陕西省西安市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679238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陕西省西安市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西安市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525 小题,计小题,计 50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栏内。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栏内。右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 1-2题。1.图中为 A. 草原 B. 荒漠 C. 针叶林 D. 针阔混交林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2、B. 洋流 C. 地形 D. 季风 美国某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湖岸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图是该湖泊湖水流入量, 流出量的月份分配图。读图完成 3-5 题。3该湖泊平均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 3 月 B. 6 月 C. 9 月 D. 12 月 4该湖泊 7、8 月水量特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B. 受极地高气压控制 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5.该湖泊沿岸植被景观是: A.针叶林 C.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 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完成 6-7 题。 6田纳西河能够进行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是:A.洪涝灾害多发 B.土地

3、荒芜严重 C.河流落差大 D.流域面积广大27甲地综合治理和开发的主要措施是:A.建立公园,增加旅游经济收入B.种棉花和玉米等,发展种植业C.植树造林,减轻水土流失D.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 下图为吉林西部湿地分区图,湿地面积季节 变化率反映了湿地年内的稳定程度。据此完成 第 8-9 题。分区区区区区湿地水资源补给类型降雨季节性河水、降雨河水、降雨地下水、降雨湿地面积季节变化率/%3020301020108.想要准确及时地了解湿地面积的变化状况,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数字地球A. B. C. D. 9.影响湿地面积季节变率的主要因素是 A.冬季积雪量多

4、B.夏季风的强弱 C.地势高低差异 D.植被覆盖度高低 下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读图完成 1011 题。 10.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A.扩大市场份额 B.分散投资风险 C.建立营销网络 D.利用廉价原料 11.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交通 B.人才 C.市场 D.资金 12.右图为青海省玉珠峰 2 号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及 1069 至 2009 年间冰川缩减区域示意 图。据此判断图中 2 号冰川主体的流动方向是: A.向南 B.向西 C.向北 D.向东 下图为我国能源基地示意图。据此完成第 13-14 题。 13.下列关于我国主

5、要能源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3A.新疆基地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和风能 B.鄂尔多斯盆地基地能源主要从俄罗斯进口 C.西南基地主要能源是水能、天然气 D.蒙东基地主要生产石油、天然气 14.各能源基地地区环境问题及其调整方向是: A.鄂尔多斯荒漠化严重,应全面转向第三产业 B.新疆水资源短缺,应兴建坎儿井保证矿区用水 C.西南地区土壤侵蚀加剧,应保护并恢复森林植被 D.内蒙古草场退化面积增大,应停止畜牧 业发展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 图回答 1516 题。 15.农业地带沿 0 经线变 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 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 B热量C地形 D土壤 16.甲(尼罗河)地区是世 界

6、上名的棉花产区,其形 成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 B热量C水源 D土壤 读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图,完成第 17-18 题。 17.从图中可知,该地 A.城市化水平高 B.工业发达 C.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D.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 18.为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为 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二、三产业 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 C.以旅游业为主导,增加就业机会 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大第二产业的比重 右图为近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中三大产业所占份额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第 19-20 题。 19.我国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对应图中的A. B. C.

7、D. 20.图示时期内 A.2007 年国内生产总值最高4B.第一产业总产值持续下降 C.第三产业表现出衰退现象 D.第二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最大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 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 完成第 21-22 题。 21.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 产业转移的是 A.汽车零配件生产 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 D.高端装备制造业 22.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 效应是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

8、等问题 结合某日四川气象干旱监测图,回答 23-25 题。 23要持续监测该地区的旱情,需要运用 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24该幅干旱监测图的绘制主要是依赖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25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 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农作物 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 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 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这一过程中,依 次使用的技术是 ARSGISGPS BGPSRSGISCGISRSGPS DRSGPSGIS 二、综合题:(二、综合题:(4 4 小题,共小题,共 5050 分)分) 26.

9、(14 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 题。 (1)图示地区冲积扇面积广阔,分析其形 成原因。 (4 分)(2)读河南省快速铁路规划示意图,描述图中快速铁路的分布特点,并说明河南省发展现 代综合交通枢纽的有利条件。 (5 分)5(3)结合生活实际,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河南发展速冻食品(如三全水饺、思念汤圆等) 的有利条件。 (5 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为珠江流域示意图,下表为 A 区域产业转移走向。 (14 分) (1)与 A 区域相比,B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和限制因素是什么? (4 分)(2)说明如何治理 A 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分)(3) A 区域的一些

10、产业部门逐渐向其他区域转移,分析其产业转移的原因。 (6 分)28.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分) (1)图示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 A 是 ,该主体工程西起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区。 (2 分) (2)宁夏彭阳县曾经植被稀少,如 今通过造林工程,该县森林覆盖率 提高到 26.2%。这使大气降水后,地 表水下渗量 ,使地表径流对 土壤的 ,生态环境改善。 (2 分) (3)图中 B 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渭河谷地的地质构 造属于 ,关中地区冬季易发 生雾霾天气的原因有:。 (6 分)地 区承接产业部门粤东地区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家电制造等粤北地区纺织服装、建材装饰等粤西地区有色金属、家具

11、制造等629.(12 分)下面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 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材料二 M、N 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 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 桑麻翳野” 。 (1)描述 M 城气候特征。 (4 分)(2)分析图示区域荒漠化的因素。 (4 分)(3)指出 M 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4 分)7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单项选择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525 小题,计小题,计 5050 分)分)1.A 2.D 3.A 4.C 5.D 6.C 7.B 8.D 9.B 10.A 1

12、1. B 12.C 13.C 14.C 15.B 16.C 17.C 18.A 19.C 20.D 21.C 22.B 23.C 24.B 25.A 二、综合题:(二、综合题:(4 4 小题,共小题,共 5050 分)分) 26. (14 分) (1)河流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泥沙来源多;河流流量较大,输沙 量大;河流流出山口,地势平缓开阔;河流流速减慢,泥沙在山麓地带沉积。 (4 分) (2)分布:以郑州为中心,呈放射状。 (2 分)条件:地处中原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地 势平坦,利于铁路建设;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大;政府政策支持。 (3 分) (答三点即可) (3)地处粮食主

13、产区,原料丰富;交通运输便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冷藏保鲜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靠近我国人口密集地区,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等。 (5 分) 27. (14 分) (1)优势:自然资源(能源)丰富。限制因素:深居内陆,对外联系不便;地形 崎岖,交通不便;资金、技术、人才缺乏。 (4 分) (2)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城市绿化系统;加强城市规划,改善城市交通设施; 调整城市产业结构;进行旧区改造,改善住房条件。 (4 分) (3) 从 A 区域(珠江三角洲)向周边地区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 业。 (2 分)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价格上

14、涨、交通状况变差、环境 污染严重,该地区开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使其部分产业部门向周边地区转移。(周边地 区资源较为丰富,同时地价低、劳动力丰富等优势比较明显) (4 分) 28. (10 分) (1)西气东输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2 分) (2)增加 侵蚀减弱(2 分) (3)南北地理 地堑 燃煤取暖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增多;当冬季风弱时,受地形影响, 污染物不易扩散;降水较少,尘埃颗粒不易沉降;冬季植物的吸烟滞尘作业弱等。 (6 分) 29.(12 分) (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太阳辐 射较强。 (4 分)(2)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植被稀少;人口增长,环境压力大。 (4 分)(3)连接东西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