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防灾计划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79153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矿井防灾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煤矿矿井防灾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煤矿矿井防灾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煤矿矿井防灾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煤矿矿井防灾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矿井防灾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矿井防灾计划(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一、矿井概况一、矿井概况( (一一) )交通位置交通位置1、矿区位于贵阳市金阳区金华镇翁贡村。距离贵阳21 公里,距离清镇市 17 公里,贵黄高速公路经过矿区,交通运输较方便。2、矿区范围:面积 1.1km2。3、矿区自然地理:柜子岩煤矿井田为高原丘陵地貌,无高大山岭,地面标高+1300m 左右,相对高差 20-100m,该区域属于亚热带高原气候,春冬两季气候寒冷,腊月、正月降雪,年均降雨量 115.2mm,平均温度 15左右,春冬季节为东北风和西北风,夏季潮湿多雨。多东南风和西北风。4、电源条件:本矿有 10 可 KV 电网通过矿区作为第一回路,第二回路由林东矿务局矸石电厂专线供给

2、矿区使用。5、矿井地质构造和煤层特征:哑口寨至摆岗坡段是被4 条断层切割成 4 条断层切割为有限的块段,断层内呈弧形舒缓背斜状,背斜轴位于 1#勘探线一带,轴向 140方向倾斜,北西段的倾伏角 520南东段为 720,断块东翼宽 700-800m,煤层走向 40-80倾向东南,南东倾角 5-8,断块内煤层产状遵循上述规律,比较稳定。6、煤层特征:矿井内主要开采 k7、k8 煤层。- 2 -K7 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三段(P2L3)中部,该煤层结构简单 ,产状稳定,夹矸石 13 层(厚 0.1-0.3m) ,均为粘土质页岩,煤层厚 1.21-3.75 米,一般为 2-2.2 米。K8 煤层位于龙潭组

3、第四段(P2L4)底部,该煤层结构简单 ,产状稳定,偶含矸石,煤层厚 0.99-2.27 米,一般为1.1-1.3 米。K7、K8 层间距 14-16 米。7、顶底板情况:K7 煤层顶板为中厚层燧石灰岩,底板为砂质页岩,顶底板岩石含黄铁矿;K8 煤层顶板为厚层燧石灰岩,底板为含黄铁矿页岩。8、煤质:本矿区内的 K7、K8 煤层为中灰、富硫的贫煤。9、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倾向性矿井瓦斯鉴定为低瓦斯矿井,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为类。10、水文地质特征:本井田范围内主要含水层为二叠统大冶组,上二叠统长兴组及二叠统龙潭组第三至第六段的灰岩,其余岩石均为各水层。在矿井范围内做过专门的抽水、注水试验。根据目前

4、的矿井涌水量计算,涌水量为 200m3/d 左右,随开采面积的增大,涌水量有所上升。11、目前矿井的开采情况:- 3 -2009 年采掘安排为:k8 煤层过断层掘进下山及回风系统巷道,施工新主井。( (二二) )矿井状况矿井状况 矿井目前仍处于技改阶段,开拓方式斜井开拓方式,主斜井为皮带运输井,副井为材料运输井,经批准开采K6、K7、K8 三个煤层。二、矿井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二、矿井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根据矿井开采经验和一些资料表明,二九年度应严防的重大灾害事故有:瓦斯、煤层爆炸事故,冒顶片帮事故,提升运输事故,火灾事故和水灾事故。三、瓦斯、煤尘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三、瓦斯、煤尘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煤层

5、开采过程中,瓦斯通过煤层裂隙,孔洞涌向巷道、工作面,同时吸附瓦斯转为游离瓦斯,其涌出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普通漏出: 瓦斯通过煤体或煤岩层的裂隙,从露面上缓慢涌出来,普通涌出是缓慢的,其涌出量在矿井涌出中占比重较大.2、喷出:含有瓦斯在煤层或岩层的地质破坏带,有广泛的相互沟通的裂隙或孔洞,往往积存着大量具有压力的瓦斯,当采掘工作接近或沟通这些区域时,瓦斯会从裂隙中喷出,这种形式喷出的时间几小时、几天、甚至几月,喷出量达几万- 4 -立方米.3、煤与瓦斯突出:当煤层含有大量瓦斯地带掘进工作面接近时在很短的时间几秒到几分钟,由煤层内向采掘工作面喷出大量瓦斯和带出大量碎煤,并出现高压、瓦斯气浪的响

6、声,这种放出形式被称为煤与瓦斯突出.4、瓦斯的燃烧与爆炸性矿井瓦斯能够燃烧和爆炸,一旦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不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会使矿井受到破坏,生产停顿,必须了解瓦斯的燃烧和爆炸性.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一)瓦斯事故的预防(一)瓦斯事故的预防1、瓦斯爆炸的条件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具备一定的浓度(516),高温火源(650750)和足够的氧气(12)。2、爆炸的原因(1)发生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是通风系统不合理,供风不足或风流短路,自然风压使某些巷道的风流不稳定,采掘局扇任意停关,揭露老窑无排放瓦斯措施。(2)引燃瓦斯爆炸的火源主要是放炮火焰、电器火花、

7、静电火花,杂散电流,摩擦和撞击火花等。(3)放炮不符合规程规定,放明炮,糊炮或炮泥不- 5 -足引起的炸药起火等。3、可能发生的地点(1)掘进工作面和工作面开切眼未透之前,若切眼内通风不好,瓦斯容易积聚,当瓦斯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会引起爆炸。(2)采煤工作面的上隅,因瓦斯比重轻能沿工作面向上移动,在上隅形成涡流区,当瓦斯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会引起爆炸。4、预防措施防止瓦斯积聚(1)加强通风管理工作,使采掘工作面有足够的新鲜风,并及时调节风流,使供风稳定,有效、连续不断。(2)禁止自然通风,使用机械通风,主扇风机要有完好熬。就位的备用设备,做到一套运转,一套备用。如主扇风机出现故障,备用风机应在

8、 10 分钟开启并运转正常。(3)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每一采区,每一掘进工作面都必须有单独的回风巷道,各种通风设施符合质量标准要求。(4)掘进巷道要利用全风压和采用局部扇风机通风,风机安装要合理,防止生产喝循环风。(5)局扇实行风电闭锁,配齐局扇管理人员,确保局扇- 6 -正常运转。(6)按规程规定设置瓦斯传感器,加强瓦斯监控系统的使用和维护,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7)采空区和盲巷要及时封闭。(8)临时停工的工作地点不能停风,否则要切断电源,打上栅栏和设警示牌,禁止人员入内。(9)为了预防瓦斯突出,在掘进迎头布置三个钻孔释放瓦斯,一次钻进 70 米,中心眼打直眼,帮眼的角度为

9、15。钻眼要打在煤层中,不能打到顶板或底板上,平巷沿煤层的走,向布置,上下山沿煤层的倾向布置。(10) 、加强瓦斯检查:经常检查矿井通风及瓦斯涌出情况,准确掌握矿井中瓦斯含量,建立瓦斯巡回瓦斯检查制度.防止瓦斯引燃(1)加强明火管理,严禁下井人员携带烟火及点燃物,禁止穿化纤衣物下井,井下禁止明火、明电,禁止打开矿灯。上井口和抽风机风房周围 20 米范围内禁止明火。(2)井下必须使用矿用安全炸药和电雷管。不合格或变质的炸药禁止使用,放炮按规程执行。(3)井下供电网络都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4)严禁带电检修电器设备,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并禁- 7 -止带电检修和带电搬迁电气设备,严禁电气

10、设备失爆。(5)在井下搞焊接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并报主管矿长批准。(6)严格执行放炮的规章制度.(7)矿灯发放符合要求,严禁在井下拆卸、敲击矿灯.防止煤与瓦斯突出:(1)加强采面、掘进工作面施工中的瓦斯预测、预报工作.(2)按照”四位一体”进行管理,在采面必须如有瓦斯突出预兆必须采取瓦斯超前排放孔措施进行排放瓦斯,同时进行效果检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正规回采.(3)在掘进工作面施工中打超前钻孔排放瓦斯,同时按照预测预报、远距离爆破、必须施工防突设施,采取压风自救、避难所进行防护.(4)在石门接煤、过地质构造带等特殊地段必须进行”四位一体”防突.(5)进行区域防突、开保护层,

11、如有必要采取抽放瓦斯.(6)所有突出煤层,作业人员必须要佩戴隔离式自救器.( (二二) )煤尘事故预防煤尘事故预防1、煤尘爆炸的条件(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Vr15)(2)煤尘在空气中浮游必须达到一定浓度(45 克立方- 8 -米2000 克立方米)。(3)点燃煤尘爆炸的火源(65008000C 以上),含氧气量大于 17。煤尘爆炸指数以鉴定,按照规程要求加以预防:2、煤尘爆炸的原因。造成煤尘爆炸的原因是因为通风不畅、防尘系统不完善,采煤工艺不合理,造成煤尘飞扬和积聚。煤尘在飞扬时与氧气接触面大,尘粒吸氧放热、产生可燃性气体,遇高温火源产生爆炸。另一种原因是由违章放炮引起,再一种原因是由瓦斯

12、爆炸引起。3、可能发生的地点可能发生煤尘爆炸的地点主要是各采掘工作面尘源产生处。4、预防措施(1)有效地减少煤尘产生是预防煤尘事故发生最有效的办法。具体做好通风防尘、喷雾洒水、湿式凿岩,密闭抽尘、使用水炮泥、个体防护、静化风流等。(2)使用规程规定的电器设备。(3)放炮时严格执行规程中的有关规定。(4)按照要求设立、使用隔爆水袋.( (三三) )瓦斯、煤尘事故的处理瓦斯、煤尘事故的处理- 9 -1、事故发生后,矿负责人应迅速查明灾区危围和受威协区域人数,全力以赴由进风巷尽快组织灾区人员和抢救遇难人员,并立即向矿山救护队呼救。2、在抢救过程中,首先要切断电源,控制范围,加强通风,遇有火源要立即清

13、除火种,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同时严密监视瓦斯浓度的变化情况,防止二次爆炸,遇到危险情况,要立即通知人员撤到安全地点。3、灾区人员要立即采取自救与互救措施,尽快撤离灾区,涉及灾区人员在接到通知后也要及时撤离。4、对堵在灾区的人员应利用压风管,硬质风筒,打孔等方法供给新鲜空气或开掘新的巷道,由矿山救护人员携带隔离式自救器或呼吸器进入,引导遇难人员脱险。5、尽快修复被堵塞被破坏的通风设施,使其正常供风,保证工作区域中的瓦斯和一氧化碳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规定。四、火灾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四、火灾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一一) )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1、外部原因(1)井下使用电气焊作业时

14、,防护措施不力。(2)井下各种电器设备失爆、以及井下电器设备选型不符合规程要求等。 - 10 -(3)机械摩擦或撞击引起的火源。(4)不按规程规定放炮(如使用明电放炮,放炮线破皮漏电、接头多接头不实,炮泥不足或炸药变质等)。(5)瓦斯、煤尘爆炸与燃烧引起等。2、内部原因(1)煤层本身具有自然性,与空气接触后氧化生热,当散热条件不好时,部分会自然。(2)当采煤工作面较多加之煤层干燥,也容易引起煤的自然。( (二二) )预防火灾事故的措施预防火灾事故的措施1、封闭通往采空区的巷道。2、冲刷巷道积尘,防止煤层氧化。3、选择正确的采煤工艺,采空区少留煤柱,提高煤炭回收率。 4、实行分区通风,不得扩散通

15、风。( (三三) )火灾事故的处理火灾事故的处理1、发生火灾后,现场人员要积极组织灭火,并组织自救与互救,同时立即向矿负责人报告。2、矿井负责人接到通知后要立即派人控制井口,保护主扇正常运转,并按计划组织灭火和抢救人员。3、保护井下工人安全,立即通知受威胁人员撤出危险区,并迅速控制火区范围。- 11 -4、灭火前迅速切断电源,保证通风。人员站在风流上方进行灭火。5、在火灾初期火灾事故不大时,应积极组织灭火,控制火势,直接灭火。直接灭火无效时,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6、应考虑是否需要反风。五、矿井水灾的预防与处理五、矿井水灾的预防与处理( (一一) )可能发生水灾的原因可能发生水灾的原因1、山

16、体(或地表)有岩溶存在,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周密或制度执行不好。2、开拓布局不合理,破坏或采动靠近风氧化带的保护煤柱。3、矿井某些水文地质不清。( (二二) )可能发生水灾的地点可能发生水灾的地点1、靠近风氧化带的小窑附近。2、靠近断层的采煤工作面。3、靠近空区的采掘工作面。 (三)井下透水预兆; 1、煤层发潮、变冷、发暗。2、巷道壁或煤壁“挂红” 、 “挂汗” 。3、顶板来压、淋水增大或底鼓有渗水。4、煤层有水叫并伴有嘶嘶声。- 12 -5、工作面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加。( (三三) )矿井水灾的预防矿井水灾的预防1、确定开采上限,在小窑附近留足隔水保护煤柱。2、经常进行小窑调查,采空区及时上图,对开采深度和给水情况进行仔细的调查,划定探水线,以确保安全生产。3、按照“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施工超前探水钻孔,在巷道底板以上 1 米高的位置布置,探水钻孔的深度、个数、布置方法同释放瓦斯的钻孔一样,做到一眼多用途,即释放了瓦斯,又起到探水作用。4、严格按地测人员给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