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已尘封过往事,上市前夜惹纷争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678308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已尘封过往事,上市前夜惹纷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本已尘封过往事,上市前夜惹纷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本已尘封过往事,上市前夜惹纷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本已尘封过往事,上市前夜惹纷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本已尘封过往事,上市前夜惹纷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已尘封过往事,上市前夜惹纷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已尘封过往事,上市前夜惹纷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已尘封过往事,上市前夜惹纷争本已尘封过往事,上市前夜惹纷争本已尘封过往事,上市前夜惹纷争本已尘封过往事,上市前夜惹纷争上市,并非像企业申请项目立项或者科研基金那么简单,胡乱整理些资料草草填写些表格就可以了。上市,对于一家企业来讲,那是一个完全脱光了洗澡的过程,那是完全回炉再造的过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甚至是犄角旮旯。如果你不上市,天大的事情都是小事,但是如果你选择了这条路,那么任何微不足道的事情都有可能成为天大的事情。或许你觉得这样并不合理,但是这就是中国的发审制度。 就像 Q 公司和张总遇到的那样, 本来已经是盖棺定论的陈芝麻烂谷子,可是在你上市的时候,依旧是你不得不防的大事情。真是所谓

2、:上市无小事!题记题记如果不是有唯恐天下不乱的好事者在网上发了那个该死的帖子, 张总早就把这件旧事给抛在脑后了。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件自己觉得不值得一提的小事让企业的上市进程推迟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其实,本来就是一件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没有人去关注早就应该放在棺材里刨个坑埋了,结果还真就有人去关注,或许这就是企业上市的效应吧。送走了最后一批政府领导和业界贵宾,张总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在中介机构的严格要求下陪着企业一起经历的炼狱过程即将结束了, 企业和他本人都将迎来一片红彤彤的艳阳天。就在这顿庆功宴和答谢会的三天之后,Q 公司即将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实现中国企业家梦寐以求的一个梦想。可就是在这

3、个时候,连酒杯里残留的红酒都还没有风干,秘书就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并且这个消息帽子大的可不是一般人能接的住的:Q 公司欺骗了财政部。张总也让这个消息好好吓了一大跳,这年头企业谁敢欺骗国家部委啊,那还不是自寻死路吗?如果这件事情要当真了, 这企业别说上市了连生存都成问题了啊。怎么回事呢?就算是亲历者都不能一下子想起来事情的来龙去脉了。 张总跑到公司档案室里把以前的资料全部收拾出来, 才勉强将曾经的那段往事恢复了大体的印象。三年之前,财政部曾委托中海公司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采购一批公用卫生设备,不仅是数量巨大并且是价格优惠,地球人知道,那就等于是一块肥的不能再肥的大蛋糕啊。蛋糕谁都想吃啊,那竞争再说

4、难免,并且肯定是消停不了。硝烟过后,胜利者即将登上最高的堡垒,经过过五关斩六将,Q 公司和 P 公司终于从几十家的竞标者中成功突围。旁观者一阵惊呼,这两家公司可有的 PK 了,不论规模还是知名度那都是半斤对八两,潘长江对武大郎。两家公司不仅实力相当,并且是哪家公司都志在必得。几天之后,投标结果出来了,Q 公司成功中标,而 P 公司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并且大家期待的剧情元素一点没有表现出来,Q 公司赢得有点毫无悬念。大家伙有些失望,不过也只是少了点热闹看而已,可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 P公司能愿意吗?P 公司赶紧跑到中海公司去告状,一大摞材料报上去就是举报 Q 公司的生产规模根本就不具备投标资格,

5、根本就不配与我 P 公司竞争, 所以就更不能中标了。结果中海公司把 P 公司给挡回来了,说人家没有任何问题,你爱上哪举报去哪里举报去。P 公司不服,心里想,你不管用那我直接找你老大说理去,于是转身直接找到财政部要求给个说法。财政部作为老大肯定不能再踢皮球了,一看你要说法,那我就给你个白纸黑字的呗。于是,财政部要求 Q 公司就投标类产品的当年产量情况进行说明,于是 Q公司说公司最近三年设备的产量分别达到了 3000 台、5000 台和 8000 台。自己说自己好还不能完全算数,企业还专门找到了镇政府和县政府给盖章确认。财政部就把这个拿给 P 公司,你现在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吧。还能说什么呢?P 公司

6、只能是打碎牙往肚子里咽有苦说不出,既然你们都这样了,那就算了呗。本来这件事情也就算是历史的一页翻过去也就翻过去了, 想不到 Q 公司的首发上市让这件事情又成为了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药桶。得了便宜的 Q 公司可能早就把这件招标的事情给忘了, 可是吃了大哑巴亏憋了一肚子窝囊气的可一直念念不忘呢,这下好了,Q 公司申请上市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数据正好给了 P 公司一个复仇的机会。根据 Q 公司在信息披露文件披露的数据显示,Q 公司某类设备在最近三年的产量分别为 800 台、1000 台和 1200 台。这类设备就是 Q 公司与 P 公司曾经竞标的标的,而 800 台就是曾经中标时 Q公司出具证明的 80

7、00 台。为什么同样的设备同样的时间年份,产量为什么差别会这么大呢?这不是明摆着在欺骗财政部、欺负老实人吗?没说的,P 公司又是一摞材料这次直接就寄到了证监会。这还没完,既然是新帐旧账一起算,那动静就来个大的,举报信之外 P 公司还将财政部和 Q 公司一起告到了法院。企业上市有什么都好说,有什么毛病证监会都会耐心的听你的解释,可就是群众的举报那可不能半点的马虎没有任何周旋的余地。 本来你的企业马上就要成为公众公司接受投资者监督的,既然没上市之前就有人意见很大,那么当然上市之前就必须得先把这些问题给解决了。 更何况, 这件事情已经闹的是满城风雨了。证监会赶紧叫来企业和保荐机构,一定要查清楚具体是

8、个什么情况,自然而然的上市的事情那就暂缓吧。那就赶紧找应急措施吧,怎么跟证监会解释呢?哪边也不能承认是错了啊。你说当年报给财政部的数据是错的,那你是欺骗政府罪责担当的起吗;回过头来你说招股说明书的数据是错的,那你是虚假披露欺骗广大投资者罪过也小不到哪里去。那该怎么办呢,只能硬着头皮一口咬定是统计口径有问题,两边的数据都没有问题。那两边的口径都是什么呢, 为什么口径不一样就会闹出好几十倍的差异呢?企业和保荐机构只能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摊开双手和稀泥。不管怎么样,反正打死我也就是说统计口径不同。既然企业和中介机构都这么说了,证监会也就只能认了。话说回来了,如果Q 公司真是有一头做了欺诈的事情,你证监

9、会的脸上也得抹一层灰吧。既然企业是四处骗人的货,那你证监会为什么不能把眼睛再擦得亮一些,不让这样的小鬼跑到资本市场去骗老百姓的钱呢?还有,如果 Q 公司真的有错,那财政部会好受吗?你说你们政府部门是干什么吃的,企业随便编个数据你就相信啊,政府的工作能力何在呢。所以,不管从哪头看,Q 公司必须得没有错,就算是真的有错大家也要一起帮忙把这件事情给蒙混过去。首先得证监会出手。经过一段时间的核查和求证之后,证监会给 P 公司出具了回复,内容无非是经过核查,Q 公司的数据差异是由于统计口径不同而导致,不存在数据造假和欺诈的问题。法院那头呢?行政主管部门都认定没有违规事实了, 那么法院自然也就没有立案的依

10、据了,法院以诉讼理由不充分为理由,没有受理 P 公司的诉讼。P 公司再一次觉得有点喊冤无路告状无门的感觉。现在网络那么发达,那就上网发泄发泄吧,结果发现此路在危机公关公司面前也已经走不通了,不是账号被封就是帖子被删。而就在这时,Q 公司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地立即恢复了新股发行的工作。 “冲喜” 工作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在 Q 公司敲锣打鼓的庆祝氛围中,曾经的那一幕陈年恩怨又归于平静,慢慢回归尘土。故事到此也算是有了一个结尾,尽管最后还是一部喜剧片,但是也是给我们很多拟上市的企业家提个了醒吧。你不打上市这个念头不走上市这条路,自己藏在自己的角落里干事业, 你想怎么说你想怎么做你想怎么折腾都没有关系。 但是,如果你要走上市这条路,那就要做好迎接任何可能风雨的心理准备,比如投资者无休止的争议和责难,再比如这陈年恩怨的回马枪。怪不得在企业上市的紧要关头,企业家往往都吃不香睡不稳呢,因为就像谁都不知道哪块云彩下雨一样,不知道企业曾经的哪件事情就会吓出自己一身冷汗。拔凉拔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