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673362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7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 “有意味的形式( s i g n i f i c a n t f o r m ) ”是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C l i v e B e l l )首次提出来的,在其美学名著艺术中,作者认为: “在每件作品中,激起我们审美情感的是一种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 以及某些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这些线条和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组合,这些给人以审美感受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 。1 贝尔提出这一命题在当时有两方面的历史原因。一是当时新兴的后印象画派的崛起和对传统写实主义的反叛;二是古代原始主义艺术的复活。2 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他把这一命题主要限制在视觉艺术领域,认为“ 有意味的形式也

2、就是所有视觉艺术作品所共有的一种性质。 ”3 同时他又说: “被创造出来的形式之所以如此深刻地感动我们,那是因为它表达了创作者的感情。艺术品的线条和色彩可能将艺术家的感受传达给了我们。 ”4 这样,他的说法既缺乏严格的科学意义上的界定,又过多地局限于艺术家。虽然他指出: “我现在正在谈论的它 ,就是在万物的表象之后的东西即给万物以个别意义的、自身即目的的终极实在。 ”5 表明他已意识到并触及到了这一命题所具有的深层内涵,但他又把所谓的“终极实在”归结为“上帝” ,这使他的理论有了缺憾。 不过,这一说法无疑给人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正如他自己说的, “我的理论为某些人开辟了一系

3、列的可能性。 ”6 在其后的西方现代艺术批评特别是形式主义的批评中就时有涉及。 苏珊 朗格就从符号哲学的角度,对此作了系统的分析,并把它归结为“情感的形式” 、 “生命的形式” 。在我国,在美的历程中曾经提到,并把“有意味的形式”归结为理性沉淀的结果。朱光潜先生也曾在其文艺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这一说法应当引起重视。7 他们都注意到了其中潜在的蕴含,惜未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证。总之,关于“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命题,尽管后人意识到了其中所具有的“意味” ,但不是把它作为艺术作品的衍生物,就是仅停留在艺术本文或经验层面的泛化描述上。而艺术并不是现实生活的点缀,其“意味”也不只是艺术作品的衍生物。我们应把这一

4、说法提升到艺术本体论的层面来加以观照。 因此, 本文所要谈论的 “艺术意味”不仅限于贝尔和朗格所说的形式构素,而是把它作为包含作家、作品、世界和读者在内的整个艺术系统的本体性的核心构素来看待的。 作品及其形式不过是作为艺术意味的物化表征而成为联结四者的载体和纽带。 它源于世界本身的多样性及其不可表达之物的确实存在, 同时也是为满足人对无限及永恒的渴望和对自由的精神追求,它的最终生成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之中。它是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的根本特征,是意向性的最高生成物,也是欣赏者之所以欣赏艺术的魅力所在。创作出富有艺术 “意味” 的艺术作品应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在艺术欣赏中能体味领悟

5、到艺术作品的“意味”则是欣赏活动所应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同时,不应该把“艺术意味”仅仅局限于视觉艺术领域,它应涵盖文学等所有艺术形式,是艺术现象的本质特征之一。本文将以哲学和解释学作为出发点,从艺术意味的审美本质,艺术意味的形态特征,以及艺术意味的生成这三个层面来对其进行解说和论证。这对理解艺术的本质,认识艺术作品的形态特征,以及了解艺术价值的最终实现方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艺术意味的审美本质 艺术意味作为作家艺术家和欣赏者所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 是人类追求自由精神和自我超越的必然诉求。人的本质就是要寻求自由,寻求在对象中的自我确证。但这种确证并不是一个确定性的终极式的存在,永远处于建构和

6、生成的状态中。因而,人类必将在有限的时空中去追求无限和永恒。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人类一直沿着两个大的方向在作不懈的追索: 一是对以自然物质世界为主的外部世界的探索,一是对人类主体精神世界的追问。并进而形成了人类把握世界的四种基本方式:即科学的、实践精神的、宗教的和艺术的。8 从本质上说,这四种方式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能使人成为自由的主体性的存在物, 但这四种方式在使人类获得自由的过程中,各自针对的对象,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最终的指归是各不相同的。 、科学和实践把握世界方式的确定性和有限性 科学把握世界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无法在终极意义上使人类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我们把它和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

7、作一下对比,它的这种局限就会明显地表露出来。科学追求的是唯一确定性,艺术追求的是多样可能性;科学追求的是普遍有效性,艺术追求的是个体独创性;科学追求的是现实的真,艺术追求的是情理的真;科学追求的是认识价值,艺术追求的是审美价值;科学的结果要经受的是实践的检验,艺术的结果只能由心灵来体验;科学追求的是明晰性,艺术追求的恰恰是模糊性;科学的结果要竭力排除情感因素的介入,追求完全的客观性,艺术的结果则要求最大限度的情感满足,具有极大的主观性;科学是铁面无私的,艺术是通情达理的;科学要求同一,而艺术最忌雷同;科学使人明理,艺术让人动情;科学要尽最大可能逼近有限,艺术则尽最大可能展示无限;科学运用的是逻

8、辑和理性,艺术运用的是情感和直觉;科学遵循的是形式逻辑,艺术遵循的是情感逻辑;科学的目标是要穷尽一切,它的方式是发现和发明,艺术的终极是要创造一切,它的方式是创造和生成;科学止步的地方,往往是艺术生起的地平线。科学要在坚实的土地上建造一座坚实的大厦,艺术却要在大厦的顶部打开一扇天窗。科学所提供的自由并不能使人获得最终的满足,因为人类脱胎于物质世界,人类只能在不违背自然的根本属性的前提下去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面对自然的物质世界,人类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受动性的存在,不可能完全打破和超越自然物质世界所设定的铁律,超越和摆脱自然物质世界的束缚和制约,就像人不能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 但人类的精神

9、欲求又必然地要寻求自我超越。要想获得绝对的自由,便只能在精神上予以超越。登月的成功,标志着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也正在打碎人们曾经有过的对月游目骋怀的精神梦幻。月球照片上那无尽的沙漠,正使人类曾经有过的美妙梦想变得黯然失色。技术的不断扩张正在使人类的精神家园逐渐缩小。在现代西方,由于工具理性不断地放逐人文精神,由于物质手段的不断提高反而迫使人类精神不断地萎顿、匮乏和异化,因此才有了后现代主义的“消解”和“颠覆” 。从此种意义上说,这种带有一定消极意义的颠覆和消解,正是对人文精神的渴望和呐喊。可以设想,假如人类有一天真的把物质实存世界全部探索清楚了, 人类能够用科技理性的手段来把握控制整个物质世界

10、,是否人类就真正获得了自由和解放,达到人类自我追求的极致了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只有艺术才能给人类开辟出新的精神领地,让人类的梦想有一片可供栖息的家园。 “科学的理论认知行为并未穷尽或囊括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除了科学理性的把握世界方式之外,人还需要对现实进行伦理的、审美的、艺术的把握。人还有极为丰富的、情感的、直觉的、无法言说的模糊性感性诉求。 ”9 “科学意味着抽象,而抽象总是使实在变得贫乏。 事物的各种形式在用科学的概念来表述时趋向于越来越成为若干简单的公式。 这些公式是令人惊讶地简单。各种科学抽象所能理解的而且是能被这些抽象穷尽的。但是一旦我们接近艺术的领域,这些就被证明是一种错觉。因为

11、事物的各个方面是数不清的,而且它们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任何想要把它们包含在一个单一公式内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1 0 “太阳落山了” ,这种表述,按科学的规律严格说来是不正确或不准确的,带有很大的模糊性。 虽然科学可以对此运动形式作出非常精确的描述,甚至能对产生这种运动的原因作出明确的解释,并用公式表达出来。但科学却无法对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等等情形下, 日落时的千姿万态都做出确切的描述或展示。 特别是对于不同心态和不同的情绪下人类面对日落时的感觉如失落或感伤、壮观或悲凉的描述则显得无能为力。 “大漠孤烟直”只能是诗人眼中的景物和笔下的意境。 科学可以用万有引力来解释月亮和地球之间的旋转现象

12、,但“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晴天”的人生感慨和“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却是只有诗才能展示出来的美妙。而这既不是虚无飘渺的梦幻,也不是精神病患者的呓语,它是活生生的人类的一种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人类也许有能力穷尽一切客观规律,人类却没有能力穷尽世界万物的一切变化形态。 “有着一种概念的深层,同样,也有一种纯形象的深层。前者靠科学来发现,后者则在艺术中展现。前者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理由,后者帮助我们洞见事物的形式。 在科学中, 我们力图把各种现象追溯到它们的终极因,追溯到它们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在艺术中,我们专注于想象的直接外观,并且最充分地欣赏着这种外观的全部丰

13、富性和多样性。 在这里我们并不关心规律的齐一性而是关心直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1 1 意义的世界一方面由科学和理性来构成,另一方面是由感性的美的意味世界所构成。人类一方面要穷尽物质规律的同一性,另一方面又不可遏制地追寻事物变化的无限丰富性。失去任何一个,意义世界都将是一个缺失性的存在。在这种双向的建构过程中,人类不断地丰富着自身的意义世界。人类穷尽所有审美样态之时,可能就是艺术终结之日。因此,美的不可穷尽性和不可完全预知性, 会给人类带来比科学和理性所能给予人类的更大的玄密和诱惑。 人类就在这种追寻的过程中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和意义世界。 “实践精神”的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无法替代艺术进而使

14、人类最终走向自由。 “人还通过实践的活动来达到为自己(认识自己) ,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 而且就在这实践过程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人这样做,目的在于要以自由人的身份,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 ”1 2 但是,“物质实践活动是人以具有物质实在性的劳动工具或者是直接的肉体器官为中介对对象的实在性的把握, 而精神实践活动则是人以具有象征性的语言符号系统为中介对于对象的非实在性、 象征性的

15、把握过程。人的物质实践因其中介体系的物质性、实在性、直接性就决定了它所指向的对象领域的唯一性、现实性、有限性;而精神活动则由于符号系统的象征性、非实在性、间接性,决定了它所指向对象的多种可能性和无限性。 ”1 3 科学和实践的方式只能给人类提供驾驭物质世界的自由,创造一个现实的生存家园,艺术则能给人提供最大的精神自由,为人类开拓一片精神领地,构建一座宏伟的理想殿堂。这样,精神居所的构建任务就只能交托给了宗教和艺术。那么宗教是否能担此重任呢? 、宗教把握世界方式的虚幻性和消极性 宗教和艺术都是人类用来克服、摆脱和超越现实生存境遇的缺憾,满足精神上对自由的渴望这一共同需要而创立的。它们都有非现实的

16、理想性。早期的人类社会,由于对自身和世界认识的有限性,还把这一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宗教上。并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二者联袂而生,相互依存,宗教甚至还曾养育过艺术,但二者之间其实是具有本质性的区别的。 其一,从其发生和最终效果上来看:宗教是消极地束缚,艺术才是积极地建构。宗教的前提是假定性的,所谓的上帝只不过是个虚拟的存在,因此,宗教具有虚幻性。宗教所能给人带来的自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消极自由。虽然宗教是人创立的,但它一经取得凌驾于人自身之上的独立的统治地位,就又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他者” ,反过来成为限制和束缚人类自由的精神枷锁。宗教所创设的精神家园, 由于彼岸世界与现实存在之间的巨大鸿沟而成为遥不可及和无法亲历的虚幻的终极式的存在。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物质世界和自身认识的不断提高,宗教越来越失去其原有的光环。而艺术则植根于现实的土壤,立足于此岸世界,建立一个现实的理想境界,给存在命名,给人类精神寻找一个皈依。在情感表现上,宗教要求人的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虔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