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县社会福利院建设项目实施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73288 上传时间:2018-07-0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1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栗县社会福利院建设项目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上栗县社会福利院建设项目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上栗县社会福利院建设项目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上栗县社会福利院建设项目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上栗县社会福利院建设项目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栗县社会福利院建设项目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栗县社会福利院建设项目实施(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概论概论1.1 项目名称及项目法人(4)1.2 设计依据及设计资料(4)1.3 编制原则及范围(4)1.4 城市概况 (5)1.5 项目所在地基本情况(7)1.6 上栗县社会福利中心新建的必要性(7)1.7 设计范围及分工(7)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建设规模工程建设规模2.1 采用的标准和主要资料(8)2.2 项目建设规模(8)2.3 项目工程的建设规模(9)第三章第三章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3.1 上栗县社会福利中心新建总体规划原则(11)3.2 设施配置(11)3.3 规划结构和特征(11)第四章第四章 工程设计工程设计4.1 院区域设计(14)4.2 院民及工作人员生活用

2、房(14)4.3 医疗卫生所用房设计(14)4.4 行政办公室用房设计(14)4.5 特殊教育与技能训练用房(14)4.6 围墙与门卫设计(14)4.7 给水工程设计(15)4.8 排水工程设计(15)4.9 电气工程设计(15)4.10 花坛与绿化带设计(15)4.11 总平面设计(16)第五章第五章 工程估算工程估算5.1 工程总投资(17)5.2 编制依据(17)5.3 其他费用计取(17)5.4 几点说明(17)5.5 资金筹措(18)第六章第六章 环境保护、消防和节能环境保护、消防和节能6.1 环境保护(19)6.2 消防(20)6.3 节能(20)第七章第七章 工程项目实施的方案工

3、程项目实施的方案7.1 实施原则与步骤(21)7.2 项目实施与管理机构(21)7.3 设计、施工与安装(22)7.4 项目实施计划 (22)第八章第八章 经济与社会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8.1 招标工作依据(23)8.2 招标工作原则(23)第九章第九章 经济与社会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9.1 经济效益评价 (25)9.2社会效益评价 (25)第十章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10.1 结论(26)10.2 建议(26)7第一章第一章 概论概论1.1 项目名称及项目法人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江西省上栗县社会福利院二、项目法人项目法人单位:上栗县民政局项目法人代表:王运明项目负责人:三、项目建设地点项

4、目建设地点:上栗镇胜利村1.2 设计依据及设计资料一、国家民政部十一五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规划二、上栗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新建上栗县社会福利院的批复三、上栗县发改委关于同意“上栗县社会福利院”的立项批复四、 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五、 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六、 江西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参考资料七、 上栗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3 编制原则及范围一、编制原则1.在上栗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规划的上栗县社会福利院地址进行规划建设。2.体系“以人为本”的风格。3.注意项目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协调。4.按照国家建设部、民政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的通知(建标1999131 号)以及

5、国家民政部关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民发2006107 号)所确定的标准,根据上栗实际,把握设施建设的水平。二、编制范围1.上栗县社会福利院房屋初步规划设计。2.上栗县社会福利院房屋功能室的初步规划设计,包括基本生活、日常防疫、疾病治疗、康复训练等功能性用房及辅助用房。3.设备及相关设施初步规划设计。4.特殊教育用房及设施功能用房的规划设计。5.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1.4 城市概况1.4.1 地理位置上栗县位于萍乡北部,东与本省宜春市相邻、南与本市安源区接壤、西与湖南省醴陵市交界、北与湖南省浏阳市交接。系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城市群腹地,为湘赣边贸重地。自古商贸云集,边贸活跃,素有小

6、南京之称。全县总人口 48 万,辖区面积 721.11 平方公里,辖 6 镇 3 乡1 个垦殖场,154 个村委会,8 个社区居委会。境内交通便捷、通讯发达,319 国道纵贯南北,长(沙)南(昌)公路和沪瑞高速分贯东西。320 国道和湘赣主失修擦境而过,正在建设的萍栗高速公路贯穿全县,萍栗高速建成后,往长沙黄花机场仅需半小时。全县公路村村通达 1310.2 公里以上。全县电路容量达 90000 门以上,广播电视、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县。1.4.2 上栗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突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突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7、突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全县生产总值由 2006 年的 48.2 亿元上升到 2010 年的 98.87 亿元,年均增长 19.7%;财政总收入由 2006 年的 3.24 医院上升到 2010 年的 9.02 亿元,年均增长 29.2%;全社会固定生产投资由 2006 年的 25.8 医院上升到 2010 年的 79 医院,年均增长 32.3%;社会消遣的零售总额由 2006 年的 15.9 医院上升到2010 年的 32.35 亿元,年均增长 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06 年 10480 元上升到 2010 年的 16652 元,年均增长 12.3%;

8、农民人家纯收入由 2006 年的 4010 元上升到 2010 年的 6778 元,年均增长 14%;外贸出口由 2006 年的 678 美元增加到 2010 年的 6682 万美元,年均增长 77.2%;实际利用外贸由 2006 年的1085 万美元增加到 2010 年的 2453.5 万美元,年均增长 22.6%。1.4.3 发展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级创新为动力,以转型跨越、绿色崛起为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跻身全省先进行列这一目标,坚持“三区推进”(县城、经济开发区和旅游景区),加快

9、“三化互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注重“三大发展”(安全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努力把上栗建设成与长株潭城市群高效对接、与萍乡中心城浑然融合的赣西工业、商贸、旅游重镇。到 2015 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 170 医院,按可比价年均增长 11.4%,三次产业比优化为 6:62:32;财政收入达 20 亿元以上,年均增长超过 17%;建材、非全金属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三大工业产业形成集群;城镇化率超过 48%,提高 11 个以上百分点,城区检查面积超过 12 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25620 元,年均递增 9%,农村人均纯收入突破

10、 10200 元,年均递增 8.5%。1.5 项目所在地基本情况规划上栗县社会福利院中心占地面积 120 亩,位于上栗镇胜利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上栗县社会福利中心担负着全县 6 镇 3 乡五保对象、优抚对象、城镇三无对象的集中收养。本项目服务范围内总面积为721.11 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为 48 万人。1.6 上栗县社会福利中心兴建的必要性1.6.1 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的兴建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进一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1.6.2 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的兴建,可改善全县五保对象、优抚对象、城镇三无人员等困难群体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同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7 设计

11、范围及分工1.7.1 设计范围1.敬老院、光荣院、老年公寓、儿童福利院住宿用房。2.行政办公、医疗卫生用房。3.院内其他业务用房。4.院内的给、排水工程。5.院内的照明工程。6.院内的道路、停车场及绿化。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建设规模工程建设规模2.1 采用的标准和主要资料2.2.1 采用的主要标准和技术规范1、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关于儿童福利院机构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2、 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19-87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6、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TJ36-797、 建筑涉

12、及防火规范GB16-72.1.2 主要资料1、 上栗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15)2、上栗县有关统计资料2.2 项目建设规模上栗县社会福利中心的规模根据辖区内五保对象、城镇三无对象及重点优抚对象的数量及经济、地理、交通和服务半径等因素合理确定。管辖区人口数量、流动人口数及其政治、经济、地理条件,县城的城市发展规划,严格按照国家民政部关于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以满足给全市民政服务对象提供预防、医疗、康复、特殊教育、心理辅导、职业培训等需要。2.2.1 服务范围上栗县社会福利中心担负着全县 6 镇 3 乡五保对象、优抚对象、城镇三无对象的集中收养。本项目服务范围内总面积为721

13、.11 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为 48 万人。2.2.2 项目服务区域的经济状况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突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突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突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全县生产总值由 2006 年的 48.2 亿元上升到 2010 年的 98.87 亿元,年均增长 19.7%;财政总收入由 2006 年的 3.24 医院上升到 2010 年的 9.02 亿元,年均增长 29.2%;全社会固定生产投资由 2006 年的 25.8 医院上升到 2010 年的 79 医院,年均增长 32.3%;社会消遣的零售总额由 2

14、006 年的 15.9 医院上升到2010 年的 32.35 亿元,年均增长 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006 年 10480 元上升到 2010 年的 16652 元,年均增长 12.3%;农民人家纯收入由 2006 年的 4010 元上升到 2010 年的 6778 元,年均增长 14%;外贸出口由 2006 年的 678 美元增加到 2010 年的 6682 万美元,年均增长 77.2%;实际利用外贸由 2006 年的1085 万美元增加到 2010 年的 2453.5 万美元,年均增长 22.6%。2.3 项目工程的建设规模严格控制建设规模,主题建筑以多层为宜。兼职设计使用年限按 50 年计。合理控制门厅、走廊、楼梯间等辅助面积,私用面积系数不低于 60%。建筑层高应控制在 3.3 米-3.6 米,室内应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