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669090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89 大小:14.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南省人民政府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 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编制, 主要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政府履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第一篇 发展目标发展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全面建成小康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经济转型的爬坡过坎时期。必须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趋势特点,

2、 准确把握我省发展面临的问题矛盾, 积极适应新常态,充分挖掘新优势,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步伐,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章第一章 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省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大力实施“四化两型”战略,总体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三量齐升”新态势。 1.“十二五”奠定的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2015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9 万亿元,继续保持全国前 10位

3、,五年年均增长 10.5%,高于规划目标和全国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2968 元,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9.2 万亿元。财政总收入 4008.1 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2513.1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8.7%,比 2010 年提高 2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2 万亿元。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1.544.643.9,第三产业比重比 20101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年提高 4.2 个百分点。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6 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 4.6 个百分点,做大并形成了 9 个

4、千亿产业,3 个千亿产业集群,4 个千亿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业成为万亿产业。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总产稳定在 600 亿斤左右,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万亿元, 年均增长 25.6%。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1.3%。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0.9%,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所有制结构持续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占比接近 60%。 基础设施实现新突破。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5653 公里,铁路通车里程 4591 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 1296 公里,居全国前列。机场总数达到 6 个,新开通国际航线 40 条

5、。水运能力稳步提高,千吨级及以上航道达到 700 公里,千吨级及以上港口泊位达到 106 个。能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电力装机总容量 3889.1 万千瓦,500 千伏主干网基本建成,农村电网村改率 98.7%,天然气燃气管网覆盖 9 个地级市。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稳步提高,新增供水能力 2.7 亿立方米。信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固定宽带接入端口达 1508 万个。 两型建设取得新成效。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阶梯电价、水价、气价、排污权交易等改革初见成效。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 21%,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降低 51.6%,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森林覆盖率稳

6、定在 57%以上,主要江河类以上水质达到 96.9%,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严格保护。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水土流失、石漠化综合治理以及退耕还林、重要水源地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进展顺利。 区域发展呈现新格局。 省域四大板块实现国家战略全覆盖。 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 42%以上,核心增长极作用进一步增强。大湘西地区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特色经济发展迅速,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22.8%,扶贫开发成效明显。湘南地区进出口年均增长45.5%,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 20.8%,承接产业转移示范效应加速显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全面铺开,水域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 2中经未来产业

7、研究院 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 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385 万人,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60 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 28838 元、10993 元,是 2010 年的 1.74 和 1.96 倍。农村贫困人口减少541 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 95%以上。 城乡低保分别覆盖 127.3 万人和 318 万人, 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各类棚户区 222.5 万套,改造农村危房 91.6 万户,解决了 1000 万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 3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社会建设开创新局面。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8、到 53.2%,综合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 10 位。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民族、宗教、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联、红十字会等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公检法司、信访维稳、救灾应急、安全生产等防控处置能力明显提升,法治湖南加快建设,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提高,双拥共建取得新成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改革不断深入,财税、金融、投融资等要素市场改革继续深化,医药、文化、教育等社会领域改革迈出实质步伐,国资、国企、商事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开放步伐加快,新引进世界 500 强企业 83 家,总数达到 1

9、374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 17.4%,实际利用内资年均增长 16.4%,对外实际投资年均增长 30.2%。湘潭、衡阳、岳阳综合保税区以及长沙市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岳阳城陵矶港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等相继获批,内陆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回顾“十二五”发展历程,我省取得了显著成就,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力加快发展步伐,做大经济总量,不断夯实“两个率先”的物质基础。二是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个基本核心,着力强化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盼。三是牢牢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百年目标,着力强化特色优势,突破薄弱环节,

10、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人均均量。四是牢牢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这个历史机遇,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增添发展动力,破解发展难题。五是牢牢抓住依法治省这个关键环节,着力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加快步入法治化轨道。 2.“十三五”面临的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世情、国情、省情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发展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 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 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

11、续增强, 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 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内看,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增速放缓、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考验。经济发展加快向更高级阶段演化,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 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等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 区域战略加快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更加注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加快欠发达

12、地区发展。国家治理加快向现代化目标推进,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更加注重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治理,更加注重治理过程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5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从省内看,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经过长期发展,我省物质技术基础日益雄厚,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科教水平不断提升,人力资本累积效应逐步显现。发展区位优势凸显。随着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和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入推进,我省将由沿海开放的内陆变为内陆开放的前沿,具有巨大的商圈辐射优势和产业投资市场价值。发展潜能依然巨大。我省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中期阶段,在推动消费主导型需

13、求结构、服务业主导型产业结构、城镇主导型城乡结构形成过程中,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同步发展孕育巨大潜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将极大地释放制度新红利、激活发展新动力。 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基本省情还没从根本上改变,诸多矛盾叠加、风险挑战并存的局面有待进一步扭转。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较低、综合实力不强,城镇化率、服务业比重和外贸依存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收入差距较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突出。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存在薄弱环节。县域经济、开放型

14、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和金融服务业仍是发展短板。 改革攻坚日益触及深层次体制矛盾和利益调整,经济环境不优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改革举措落地需下更大功夫。 综合判断,我省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区域发展黄金期、创新活力迸发期和转型升级关键期,只要我们适应新变化、把握新机遇、引领新常态,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必能开拓发展新境界。 第二章第二章 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3.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15、,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一带一部”战略,促进“三量齐升”,推进“五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6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4.总体要求 落实上述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省,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遵循以下总体要求。 贯彻“五个发展”新理念。创新、协调

16、、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未来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创新发展,注重于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于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于解决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 注重于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五个发展”新理念, 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互为条件,关键在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 把握“一带一部”新定位。 “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决定了我省发展的战略布局和战略重点。“过渡带”体现在地理空间上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结合部”体现在经济发展上的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