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标卡尺,是一种测量长度、内外径、深度的量具游标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主尺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而游标上则有10、20或 50 个分格,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 五十分度格游标卡尺等 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上有两副活动量爪,分别是内测量爪和外测量爪,内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内径,外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长度和外径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游标卡尺是工业上常用的测量长度的仪器,它由尺身及能在尺身上滑动的游标组成,如图2.3-1所示若从背面看,游标是一个整体游标与尺身之间有一弹簧片(图中未能画出),利用弹簧片的弹力使游标与尺身靠紧游标上部有一紧固螺钉,可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的任意位置尺身和游标都有量爪,利用内测量爪可以测量槽的宽度和管的内径,利用外测量爪可以测量零件的厚度和管的外径深度尺与游标尺连在一起,可以测槽和筒的深度尺身和游标尺上面都有刻度以准确到0.1 毫米的游标卡尺为例,尺身上的最小分度是1 毫米,游标尺上有10 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9 毫米,每一分度为0.9 毫米,比主尺上的最小分度相差0.1 毫米量爪并拢时尺身和游标的零刻度线 对齐,它们的第一条刻度线相差0.1 毫米,第二条刻度线相差0.2 毫米,,, ,第10 条刻度线相差1 毫米,即游标的第10 条刻度线恰好与主尺的9 毫米刻度线对齐当量爪间所量物体 的线度为0.1 毫米时,游标尺向右应移动0.1 毫米。
这时它的第一条刻度线恰好与尺身的1 毫米刻度线对齐同样当游标的第五条刻度线跟尺身的5 毫米刻度线对齐时,说明两量爪之间有0.5 毫米的宽度,,, ,依此类推 在测量大于1 毫米的长度时,整的毫米数要从游标“0”线与尺身相对 的刻度线读出游标卡尺的使用用软布将量爪擦干净,使其并拢,查看游标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如果对齐就可以进行测量:如没有对齐则要记取零误差 :游标的零刻度线在尺身零刻度线右侧的叫正零误差,在尺身零刻度线左侧的叫负零误差(这件规定方法与数轴的规定一致,原点以右为正,原点以左为负)测量时,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动游标,左手拿待测外径(或内径)的物体,使待测物位于外测量爪之间,当与量爪紧紧相贴时,即可读数. 游标卡尺的读数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如第6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齐,则小数部分即为0.6 毫米(若没有正好对齐的线,则取最接近对齐的线进行读数)如有零误差 ,则一律用上述结果减去零误差(零误差为负,相当于加上相同大小的零误差),读数结果为:L=整数部分+小数部分-零误差判断游标上哪条刻度线与尺身刻度线对准,可用下述方法:选定相邻的三条线,如左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右,右侧的线在尺身对应线之左,中间那条线便可以认为是对准了,如图2.3-4 。
L= 对准前刻度 +游标上第n 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 * (乘以)分度值如果需测量几次取平均值,不需每次都减去零误差,只要从最后结果减去零误差即可游标卡尺的精度常用游标卡尺按其精度可分为3 种:即 0.1 毫米、 0.05 毫米和 0.02 毫米精度为0.05 毫米和 0.02 毫米的游标卡尺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与本书介绍的精度为0.1 毫米的游标卡尺相同精度为0.05 毫米的游标卡尺的游标上有20 个等分刻度,总长为19 毫米测量时如游标上第11 根刻度线与主尺对齐,则小数部分的读数为11/20 毫米= 0.55 毫米,如第12根刻度线与主尺对齐,则小数部分读数为12/20 毫米= 0.60 毫米一般来说,游标上有n 个等分刻度,它们的总长度与尺身上(n-1)个等分刻度的总长度相等,若游标上最小刻度长为x,主尺上最小刻度长为y 则 nx =( n-1) y,x=y-( y/n )主尺和游标的最小刻度之差为Δx=y- x=y/n y/n 叫游标卡尺的精度,它决定读数结果的位数由公式可以看出,提高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在于增加游标上的刻度数或减小主尺上的最小刻度值一般情况下y 为 1 毫米, n 取 10、20、50 其对应的精度为0.1 ,0.05毫米、 0.02 毫米。
精度为0.02 毫米的机械式游标卡尺由于受到本身结构精度和人的眼睛对两条刻线对准程度分辨力的限制,其精度不能再提高游标卡尺的使用用软布将量爪擦干净,使其并拢,查看游标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如果对齐就可以进行测量;如没有对齐则要记取零误差:游标的零刻度线在尺身零刻度线右侧的叫正零误差,在尺身零刻度线左侧的叫负零误差(这件规定方法与数轴的规定一致,原点以右为正,原点以左为负)测量时,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动游标,左手拿待测外径(或内径)的物体,使待测物位于外测量爪之间,当与量爪紧紧相贴时,即可读数游标卡尺的保管游标卡尺使用完毕,用棉纱擦拭干净长期不用时应将它擦上黄油或机油,两量爪合拢并拧紧紧固螺钉,放入卡尺盒内盖好游标卡尺有0.1 毫米(游标尺上标有10 个等分刻度)、0.05 毫米(游标尺上标有20 个等分刻度) 、 和 0.02 毫米(游标尺上标有50 个等分刻度) 、0.01 毫米(游标尺上标有100 个等分刻度)4 种最小读数值注意事项1.游标卡尺是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要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使用时不要用来测量粗糙的物体,以免损坏量爪,避免与刃具放在一起,以免刃具划伤游标卡尺的表面,不用时应置于干燥地方防止锈蚀。
2.测量时,应先拧松紧固螺钉,移动游标不能用力过猛两量爪与待测物的接触不宜过紧不能使被夹紧的物体在量爪内挪动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如需固定读数,可用紧固螺钉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防止滑动4.实际测量时,对同一长度应多测几次,取其平均值来消除偶然误差.应定期校验游标卡尺的精准度和灵敏度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 micrometer )、螺旋测微仪、分厘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测量 长度的工具,用它测长度可以准确到0.01mm ,测量范围为几个厘米它的一部分加工成 螺距为 0.5mm的螺纹,当它在固定套管 B的螺套中转动时,将前进或后退,活动套管C和螺杆连成一体,其周边等分成50 个分格螺杆转动的整圈数由固定套管上间隔0.5mm的刻线去测量,不足一圈的部分由活动套管周边的刻线去测量螺旋测微器的分类一种电子千分尺(螺旋测微器) 螺旋测微器分为机械式千分尺和电子千分尺两类①机械式千分尺简称千分尺,是利用精密螺纹副原理测长的手携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1848 年, 法国 的 J.L. 帕尔默取得外径千分尺的专利1869 年,美国 的 J.R.布朗和L. 夏普等将外径千分尺制成商品,用于测量金属线外径和板材厚度。
千分尺的品种很多改变千分尺测量面形状和尺架等就可以制成不同用途的千分尺,如用于测量内径、螺纹中径、齿轮公法线或深度等的千分尺②电子千分尺也叫数显千分尺,测量系统中应用了光栅测长技术和集成电路等电子千分尺是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出现的,用于外径测量螺旋测微器的组成螺旋测微器组成部分图解图上 A 为测杆,它的活动部分加工成螺距 为 0.5mm 的螺杆,当它在固定套管B 的螺套中转动一周时,螺杆将前进或后退0.5 毫米,螺套周边有50 个分格大于0.5 毫米的部分由主尺上直接读出,不足0.5 毫米的部分由活动套管周边的刻线去测量所以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长度 时,读数也分为两步,即(1)从活动套管的前沿在固定套管的位置,读出主尺数(注意0.5 毫米的短线是否露出) ( 2)从固定套管上的横线所对活动套管上的分格数,读出不到一圈的小数,二者相加就是测量值螺旋测微器的尾端有一装置D,拧动 D 可使测杆移动,当测杆和被测物相接后的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棘轮将滑动并有咔咔的响声,活动套管不再转动,测杆也停止前进,这时就可以读数了不夹被测物而使测杆和小砧E 相接时, 活动套管上的零线应当刚好和固定套管上的横线对齐。
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初始状态多少和上述要求不符,即有一个不等于零的读数所以,在测量时要先看有无零误差 ,如果有,则须在最后的读数上去掉零误差的数值螺旋测微器原理和使用螺旋测微器是依据螺旋放大的原理制成的,即螺杆在螺母中旋转一周,螺杆便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的距离因此,沿轴线方向移动的微小距离,就能用圆周上的读数表示出来螺旋测微器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 ,可动 刻度 有50 个等分刻度,可动刻度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可前进或后退0.5mm ,因此旋转每个小分度,相当于测微螺杆前进或推后0.5/50=0.01mm 可见,可动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 0.01mm ,所以以螺旋测微器可准确到0.01mm 由于还能再估读 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千分尺测量时,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若恰好与固定刻度的零点重合,旋出测微螺杆,并使小砧和测微螺杆的面正好接触待测长度的两端,那么测微螺杆向右移动的距离就是所测的长度这个距离的整毫米数由固定刻度上读出,小数部分则由可动刻度读出螺旋测微器的注意事项①测量时,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旋钮,而改用微调旋钮,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既可使测量结果精确,又能保护螺旋测微器。
不同尺寸的螺旋测微器②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③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随便扔掉,即使固定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 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④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与固定刻度的零点不相重合,将出现零误差,应加以修正,即在最后测长度的读数上去掉零误差的数值螺旋测微器的正确使用和保养1. 检查零位线是否准确;2. 测量时需把工件被测量面擦干净;3. 工件较大时应放在V 型铁或 平板 上测量;4. 测量前将测量杆和砧座擦干净;5. 拧活动套筒时需用棘轮装置;6. 不要拧松后盖,以免造成零位线改变;7. 不要在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间加入普通机油;8. 用后擦净上油,放入专用盒内,置于干燥处百分表:刻度值为0.01mm,指针可转一周以上的机械式量表利用精密齿条齿轮机构制成的表式通用长度测量工具通常由测头、量杆、 防震弹簧、齿条、齿轮、游丝、圆表盘及指针等组成百分表是美国的B.C. 艾姆斯于1890 年制成的常用于形状和位置误差以及小位移的长度测量百分表的圆表盘上印制有100 个等分刻度,即每一分度值相当于量杆移动0.01 毫米。
若在圆表盘上印制有200 个或100 个等分刻度,则每一分度值为0.001 毫米或0.002 毫米,这种测量工具即称为千分表改变测头形状并配以相应的支架,可制成百分表的变形品种,如厚度百分表、深度百分表和内径百分表等如用杠杆代替齿条可制成杠杆百分表和 杠杆千分表,其示值范围较小,但灵敏度较高此外,它们的测头可在一定角度内转动,能适应不同方向的测量,结构紧凑它们适用于测量普通百分表难以测量的外圆、小孔和沟槽等的形状和位置误差一种量具主要用途百分表是利用齿条齿轮或杠杆齿轮传动,将测杆的直线位移变为指针的角位移的计量器具主要用于测量制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误差等分度值为0.01mm, 测量范围为 0-3、 0-5 、 0-10mm 测量范围百分表的结构较简单,传动机构是齿轮系,外廓尺寸小,重量轻 ,传动机构惰性小,传动比较大,可采用圆周刻度,并且有较大的测量范围,不仅能作比较测量,也能作绝对测量工作原理百分表的工作原理,是将被测尺寸引起的测杆微小直线移动,经过齿轮传动放大,变为指计在刻度盘上的转动,从而读出被测尺寸的大小由三部分组成百分表的构造主要由3 个部件组成:表体部分、传动系统、读数装置。
百分表结构原理与读数方法百分表[1]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比较量具,它只能测出相对数值,不能测出绝对数值,主要用于测量形状和位置误差,也可用于机床上安装工件时的精密找正百分表的读数准确度为0.01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