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届高三最后一课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657394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届高三最后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06届高三最后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06届高三最后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06届高三最后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06届高三最后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届高三最后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届高三最后一课(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届高三最后一课新余一中 杨安庆妈妈说: 老师的最 后几节课 一定要认 真听,否 则,上帝 不给巧克 力吃少壮很努力,少壮很努力, 老大不伤悲!老大不伤悲!为什么我不认真听课呢丹心已共高考碎, 大考常沾冷静光。 不作寻常惊慌状, 我辈含笑上考场!调节心态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题不同。 天生我材必有用, 沉着冷静定成功!考试中常见的不良心态有:(1)偏急心态态。 (2)犹豫心态态。 (3)烦烦躁心态态。 (4)固执执心态态。 (5)懊丧丧心态态。 (6)冲动动心态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 ,有这样一个字眼,无形无 象,无声无色;无香无味 ,无影无声;无所不在, 无所不能化解疲劳的法宝

2、心态平稳的妙招聚精会神的秘诀增智生慧的至途平衡情绪绪我难人难,我不畏难; 人易我易,我不大意。 大原则:1.冷静,细心,放松。切记“欲速则不达”。 2.先阅卷,通盘考虑。切记:先做会做的,再做分值大的,绝对不允许空白。但不要 先看作文题,防止感觉陌生,影响做题情 绪。 3.细心答题,尽可能在试卷上将自己思考的痕迹写下。 4.认真审题,严格按照要求答题,避免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5.选择题仔细比较筛选,使用排除法或优选法 做题。6.在文字表达题上,要善于“开中药铺”,尽可 能罗列现象,甲乙丙丁、abcd。7.保持卷面整洁,字迹不好的同学严禁使用黑 色的笔,建议使用纯蓝色墨水书写,切记“整 洁、美观

3、、有效”的原则。8.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尽量不要检查。如果 要检查,也尽量不要轻易改动自己第一次写下 的答案。 二、时间安排策略 在具体操作上,要做到“量菜吃饭” ,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 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 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 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 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 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 放在最后攻关。 时间就是分数记住: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你必须精打细算,其核心是让时间为你 高考得分最大值这一目的服务。在时间的总体把握上,答知识类题可占一 个小时多一些,最多不能超过一个半小时 ;作文最少不能少于一个小时,否则

4、,就 难以保证作文的质量当然会影响成绩 。 具体题目攻略: 选择题 (一) 1.读音辩正(考辨析,不考拼写):注意越是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这么读的字眼越 有可能是错的!2.改错别字(因计算机处理的局限,只考别字的辨析):注意两可之间的字。看词语不宜太长久 ,时间长了对的都象错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 说以上两道题目属于识记范畴,建议可使用小 纸条,将不熟悉及试卷中常见字词写下来,多看 多背,考试时自然就不愁了。 3.选词填空:用排除法,注意动宾搭配的习惯用法。对近义词,可使用组词解词法。 4.成语使用:不要望文生义,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注意古今成语感情色彩的变化(褒义、贬义

5、、中性)。 以上两道题皆属词义理解范畴,注意平时积累。 5.判断病句:注意搭配不当、主语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语意累赘、歧义几种类型。用排除法做 。 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类似于“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语段衔接:前瞻后顾,揣摩语境,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 用

6、排除法。 (二).文言文阅读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 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 ,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 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 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 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 不懂就不懂又何妨!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 活用。 7.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 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8.古今异义: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9.虚词比较:每组中利用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另一句子来推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10.

7、全文把握: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2.古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字 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 释。(“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 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 。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 明。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 惯。(“达”)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 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 完整通顺。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 或者活用。 现代文阅读1、建议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初步掌握全文 意思。2、能在原文中找到

8、答案的尽量在原文中找,不 提倡自作聪明,勉强用自己的话概括。有字数限 制的要注意提炼加工,按要求答题。3、实在要概括的题目也请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 设置,推断得分点。找到原文中出处及相关信息 ,前后兼顾,整体把握。4、字迹工整,写满为止。(五) 1.名言名句及文学常识:(考的是含义深刻、流传很广,至今仍旧被经常引用的常见 的名句,课文的主旨句或关键句)重在积累,细水长流最佳,临阵磨枪完蛋!有可能考察名篇,所以一些短小精悍的古文名篇要背熟,尤其注意古诗词的篇名要和句子 能对应。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 ,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严禁空白 !也可能将名言名句与文学常识混在一起考,

9、 所以著名人物不可或缺,要适当记一些。 3.古诗鉴赏:该题型为主观题,所以估计难度不是很大, 不必太过紧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 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 感情基调。另外注释不要忽略,要充分利用。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 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内涵 或象征意味。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对比、比喻 、衬托)。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 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 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反映作者心情的:愉悦、欢快、沉痛、悲愤 、哀伤、赞美、敬慕、惜别、依恋、豪迈、狂放 、闲适、恬淡。反

10、映诗歌风格的:雄奇、刚健、悲壮、旷达 、洒脱、苍凉、恢宏、沉郁;委婉、含蓄、缠绵 、细腻、清新、秀美、明丽等。反映诗歌结构特点的:开门见山、逐层拓展 、环环相扣、前后呼应、首尾圆合等。反映诗歌语言特色的:质朴自然、清新秀丽 、生动形象、生动贴切、凝练、简洁、犀利、老 辣、幽默、诙谐、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感染 力、对仗工整 、韵味十足等。反映诗歌表达效果的:真挚感人、耐人寻味 、发人深思、意境高远、扣人心弦等。反映诗歌总体写法的: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即时抒情、即景抒情、寓情 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有千古名句的要注意名句对全诗的作用及其在全诗中的分量;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 南宋的

11、爱国思想,明末清初的抗清复明等); 注意前后期风格变化大的作家(如南唐后主李 煜,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六)文字表达仿句,概括,句式变换,改错等(三题)审题要仔细:仿句要细到标点符号;概括 要注意信息点的把握。条件要符合形式要限制:仿句要注意修辞及字 数的规定;概括要注意字数。内容要创新:不要照搬照抄,开拓 思维,注重积累。上下要协调:尤其是结合语境下的 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协调 。如果有对话,要注意谦敬词的使用。 作文1、审题:一定要看清题意,包 括卷面上的所有文字提示,都要 认真思考,严格遵循。 另外审题时,要特别注意有 无明确要求联系自身,题目是否 要自拟。 2、标题:标

12、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 教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 考场话题作文的拟题原则为:确切、 精练、生动、新颖、有意蕴、吸引眼球 。 拟题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修辞拟 题,可以引用俗语拟题,可以化用古语 拟题,可以借用成语拟题,可以套用流 行语拟题 有些人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 后也许是没有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 补写标题。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 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 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 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 数差别一般都在8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 教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 ,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 3、文体:文体不限

13、不代表没有文体,用什么 文体写作,就要符合该文体的要求,要写什么 象什么。记叙文要三分之二的篇幅落足于叙述 ,议论文反之。 不写深奥的科幻小说,写童话、寓言不要 过于含蓄,“允许”编写故事,不等于提倡“ 编写故事”,滥编、胡编,绝对不会得高分。 严禁照搬照抄别人的范文,杜绝“无我文章” 和“抄袭文”的出现。 4、内容: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少 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要写 早恋等敏感话题。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 ,说他们想听的话。 记叙文最好要有细节描写。推己及人 ,以情动人。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 废话,要避免空发议论,无情而“抒情 ”,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 空表决心等等。 严

14、禁胡编乱造。5、开头和结尾:应试作文的开头结尾,就是 文章的刀刃。 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开头和结尾,必须做到 开头起笔入题,结尾点明主旨。为了给评卷老 师一个好的印象,开头结尾千万不要涂抹。 开头要引人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提出问题,引人注意; 说明情况,交待背景 结尾要有力 :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结尾: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考生作文来不及刹 尾,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或 干脆空在那儿,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视为未完 篇处理。 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 其整体。所以,考生交给老师的无论如何也应

15、是一篇完整的作文。 另外,要把每一段的首句写好。每一段的 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 ,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这里的“写好”,包含 两层意思,一是字要写好不涂抹,二是写成提 摄全段大意的中心句。6、段落:应试作文上最忌首、腹、 尾三段组成的“猪样式”结构。 我们把中间一大段多分几个自然 段,因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 得你成熟老练,最主要的还是能使 评卷老师一目了然。千字以内的作 文,分成58段最为适宜。7、语言:应试作文宜说大白话。 所谓大白话,就是朴实大方,干净利索。 严禁文白夹杂; 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 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 少用长句多用短句; 可引进部分时代新

16、词汇; 引用名言警句; 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 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 ) 8、字数: 应试作文一定要看清字数的要求 ,限最高字数的,不要超过;限最 低字数的,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 超过50100字才好。如果没有限最 高字数,一般就是以作文纸为限, 即要在作文纸格子内行文。千万不 要自作多情,超出作文格子,以免 出力不讨好。 9、书写:书写要认真。 近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年年书写 都占相当的比分。一般不要求写得好看 ,但要求书写整齐易辨认,虽好看,不 易辨认也并不好。 要写楷体字,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不 要写草字,以免妨碍辨认。 要规范,避免随意性,标点的书写也 要规范,不要都点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