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材料的审题立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项材料的审题立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项材料审题立意 李时珍经过27年的调查研究,写成本草 纲目; 埃文利希发明六零六药物,失败了605次; 巴甫洛夫研究条件反射30年,才写出了 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 马克思用14年时间才写成资本论, 爱迪生发明电灯也经历了数百次失败。 材料分别列举了五个人的五件事, 相对独立,各不相同。但相互间都存 在着共性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伟 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们都能认准目标 后就坚持不懈,长期奋斗,不怕失败 。这个共性就是材料的中心内涵,也 就是我们要归纳的中心论点。 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 学家。 恩格斯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 谢林。 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 毛泽东26岁主编湘
2、江评论。 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同中求异 以上5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 ,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 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还有一个 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是讲徐 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4位伟 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年青时代是 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 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 的毅力。异中求同 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 ,敢于走过去者甚少,但若横木置于此, 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做好了充分 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
3、 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 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这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 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 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 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 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 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 点: (1)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2)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异中辨异 俗话说:“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 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 过诸葛亮。” 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 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
4、 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同样是 3个人,同样是要做一件 事。可是,为何同样是3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 ?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3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 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3个和尚心 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诿,不往一处 使劲儿,3个和尚都没水吃。可见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 齐心协力。抓住分歧点,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1)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 (2)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补叠加 有些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 ,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 ,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 出正确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根据材料作文 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吧!” 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 料“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 料“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 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善于听取他人指 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 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 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很 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 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 路”的谦虚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