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女子篮球特色教材

上传人:开*** 文档编号:47655475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女子篮球特色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中学女子篮球特色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中学女子篮球特色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女子篮球特色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女子篮球特色教材(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校本教学目的及指导思 想1二、开展篮球校本教学的背 景2三、开展篮球校本教学的目 标2四、教学原 则 3五、教学方 法 3六、学习方 式 3七、教材内容(提要) 4(一)、基础知识篇(一)、基础知识篇一、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 展 5-6二、篮球运动的特点和价 值 7三、简单了解篮球场 地 8-9四、篮球比赛规 则 10-13五、篮球比赛裁判员手 势 14-16(二)、基本技术篇(二)、基本技术篇一、熟悉球 性 17二、传接 球 18-21三、运 球 19-26四、投 篮 27-29五、移 动 30-31六、打 球 32七、抢 球 33八、断 球 33(三)、基本战术篇(三)、基本战术篇一、传

2、切、突分配 合 34-35二、掩护配 合 35-37三、策应配 合 37-38四、挤过配 合 38-39五、穿过配合、绕过配 合 39-40六、交换防守配 合 40七、关门配 合 40-41八、夹击配 合 41-42九、进攻区域紧逼进攻“1-2-1-1”区域紧 逼42十、进攻区域联防“2-1-2”进攻方 法42-43十一、进攻区域联防“2-2-1“进攻方 法43-44十二、进攻区域联防“1-2-2”进攻方 法44-45十三、进攻区域联防“1-3-1”进攻方 法45-46十四、进攻人盯人防守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 守47十五、快攻短传快攻-推进阶 段47十六、快攻短传快攻-发动与接应阶 段48十七

3、、快攻长传快攻 48北兴农场中学篮球校本教材北兴农场中学篮球校本教材(试行)(试行)课程类型:校本课程课程类型:校本课程主编教师:杨蕾琦主编教师:杨蕾琦资料来源:自编资料来源:自编授课对象:普通初中学生授课对象:普通初中学生授课时间:授课时间:1 1 课时课时/ /周,共计周,共计 7272 课时。课时。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3030 课时为基础班,课时为基础班,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2424 课时为提高班,课时为提高班,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1818 课时为强化班。课时为强化班。一、篮球校本教学目的及指导思想一、篮球校本教学目的及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健康教学放在第一位,教育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

4、健身意识。只有炼就强健的体魄,才能为学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炼就强健的体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教师营造宽松的氛围,激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新课标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淡化技能教学,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篮球是极具竞争性、对抗性,也具有极高的锻炼和健身价值,以及欣赏和审美价值的运动项目。中小学生学习篮球与参加篮球活动,是为了掌握一定的基本技术技能、基本战术、简单配合与比赛方法;更是为了通过身体练习提高身体运动能力、体能和智能等多方面的能力,以达到健身健康的目的。参加篮球活动,能在奔跑、跳跃的过程中,发展力量、速

5、度、耐力和灵敏等素质;能在复杂多变的赛场上,提高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在激烈对抗的环境里,磨炼意志,发展个性和智能;能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品质;能在观赏比赛的过程中,培养审美情趣,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校通过篮球校本教学普及与提高学生的篮球的运动水平,为成为篮球特色学校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我校篮球校本教学规划要求,应运用现代篮球运动理论与概念,发扬我校篮球技、战术风格和特点,在技术、战术、心理、体能、智力等方面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强化意志品质和战斗作风的培养。二、我校开展篮球校本教学的背景:二、我校开展篮球校本教学的背景: 为了大力

6、开展素质教育,以“面向每一个学生,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享受成功”作为育人目标,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快乐的成长乐园,让师生们在小班化实验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长的幸福。我校始终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为了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为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研究日益成为广大中小学管理者和体育教师关注的对象。因此,我校在体育课中进行了篮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尝试,以体现新课程主动、创新、实践、合作的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掌握篮球运动的技能技巧,养成团结合作,敢于拼搏,不畏困难的品质,并形成终身

7、体育锻炼的思想。 三、我校开展篮球校本教学的目标:三、我校开展篮球校本教学的目标: 在常规体育课中实施“快乐篮球”,让学生在活动中求快乐,在快乐中求提高,从而激活学生参与篮球学习的热情,启发学生掌握篮球锻炼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形成有益的篮球品质。同时通过校本教学逐步选拔优秀学生,在各年级都组建男、女生篮球队,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带动各班级的篮球学习。具体目标: 1、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方法,并能在实战中加以运用。 2、提高学生的体能和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3、建立以球育德、以球强智、以球养性、以球会友、以球兴校的思想。4

8、、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团队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四、四、教学原则教学原则: 1、系统性a、基本技术为主 b、由浅入深2、科学性a、遵循心理规律 b、男女生区别对待3、技术性a、循序渐进 b、反复实践4、游戏性a、自主创编 b、语言鼓励5、趣味性a、形象生动 b、口诀教学6、安全性a、准备活动充分 b、认真督查、自查7、对抗性a、游戏教学 b、教学比赛8、创造性a、勇于尝试 b、引导创新五、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1、讲授示范法2、指导点拨法(针对性)3、竞赛法(信息反馈)4、任务驱动法(灵活运用)5、观摩法(欣赏模仿)六、六、学习方式学习方式: 1、协作式学习:师生间的互动顺延到学生

9、之间,以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讨论、练习。2、体验式学习: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加以模仿并内化。七、教材内容(提要)七、教材内容(提要)1、基础知识:A、起源与发展B、特点和价值C、场地说明D、裁判规则2、基本技术:A、熟悉球性:B、传接球:a、原地:双手胸前、双手头上、反弹球b、行进间:双手胸前、反弹球C、运球: a、原地:高地位、体前、体侧、胯下b、行进间:急停急起、变向D、投篮: a、原地:双手胸前、单手肩上b、行进间:低手、高手E、移动: a、起动b、变向跑c、侧身跑d、急停: 跨步急停、跳步急停e、转身F、打球G、抢球、断球3、基本战术:A、传切配合B、掩护配合

10、C、策应配合D、区域联防 E、人盯人 备注:备注:第一阶段基础班学习基础知识第一阶段基础班学习基础知识 A A、B B、C C、D D 和基本技术和基本技术 A A、B B、C C 及及 D D 中的中的a a第二阶段提高班学习基本技术第二阶段提高班学习基本技术 D D 中的中的 b b 和和 E E、F F、G G 并巩固第一阶段基本并巩固第一阶段基本技术技术第三阶段强化班学习基本战术第三阶段强化班学习基本战术 A A、B B、C C、D D、E E(一)、基础知识篇(一)、基础知识篇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1891 年 12 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

11、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时,在寒冷的冬季,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 10 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 1 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 13 条,奈史密斯博士于 1939 年去世,终年 78 岁。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1883 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 年篮筐开始固定在 46 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 1913 年将篮网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均无统一规定。1892 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 13 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 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