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654617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6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2006年全国高考试题的甲乙卷,在作文 命题方面又有了悄然的变化:只给出材料, 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 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 料作文,又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它没有 规定文体,而由考生自主确定文体,我们姑 且称之为新材料作文。)把审题的注意力从 关注话题本身,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 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 题意的终极范围。”(余闻2006年高考语文 试题分析)可见,正确审读材料,是立意 的关键。什么是审题?什么是审题?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 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 必须

2、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 思。怎么样审题?怎么样审题?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 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 ,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 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 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 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 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 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 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发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发 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中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中 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

3、助下,完成了 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当他得知工厂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当他得知工厂 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 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 学。学。练习:从所从所列出的审题结果中,选出最佳的一项:列出的审题结果中,选出最佳的一项:1 1、要有商品意识要有商品意识2 2、要不知足要不知足3 3、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4 4、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没有从材料的整体出发。没有从材料的整体出发。没有领悟材料的情感意向。没有领悟材料的情感意向。没有从材料本身出发,而是从头脑中固有的概念出发。没有从材料

4、本身出发,而是从头脑中固有的概念出发。符合材料要求,为最佳立意。符合材料要求,为最佳立意。一、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 、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 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 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方法点拨 :例1:2006年全国卷(乙卷)的作文材料是 一则寓言: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 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 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 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 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 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 一只

5、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 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 (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 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 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 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 啊!”分析原因立意。为什么小孩觉得乌鸦也很 可爱呢?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 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 ,更容易写出新意。 如:阅读下面寓言,自选角度,自拟题 目,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 文。 有一个人在沙漠里行走,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对他 说:“你如果捡些石子回去,到时候你就会又高兴又 后

6、悔的。”那人听了这话,就捡些石子装进行囊。回 家后打开一看,那石子都变成金子,他果然又高兴又 后悔。【阅读材料,提出问题】石子为什么能变成金子? 那人为什么要拾取石子? 怎样理解那个声音的劝说?怎样看待他的“后悔”之情? 这则材料突出反映了什么现实 问题? 这则材料蕴含哲理有哪些? (1)淘尽狂沙始得金(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2)善纳良策,把握机遇【联系实际,解答问题】1、石子为什么能变成金子? (3)行事长宜放眼量 (坚信正确的选择 )(1)困难是强者的试金石 (2)勇敢地拾取困难的石子(知难而进)2、那人为什么要拾取石子? 3、怎样理解那个声音的劝说?发挥教育者的正确引导作用4、怎样看待

7、他的“后悔”之情? (1)失望与欲望成正比(知足常乐)(2)身在宝山不识宝(3)未尽力而后悔(4)尽力而无悔5、这则材料突出反映了什么现实问题?(2)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年要知勤学早 )(3)黄金时代多淘金(身处黄金境地多淘 金)(1)让我们的行囊装满生活有用的石子6这则材料蕴含哲理有哪些?(1)事物是发展变化的(2)看事物要看其本质 (3)看似偶然,实则必然(4)善于利用外在客观条件(5)看问题要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 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 鸣,以故东徙。”鸠曰:“

8、子能更鸣可矣,不 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 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材料含意作文 ,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本次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不脱离原材料 含意,我们就不会把鸠和枭这两个形象理解为 否定的对象,显然材料中枭和鸠都是正面形象 。作为枭的迁徙,是因为乡人皆恶其鸣,首先 枭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是有不足的,而 且试图改变这种不足;因乡人皆恶而迁徙,也 能看到枭考虑到的并不是任意的放纵自己,而 是不能成为众矢之的,要赢得社会的认同并试 图改变自我向善的形象。然而枭通过迁徙,以 改变环境的方式实现自我的改变来完善

9、自己或 完美自己,通过智者鸠的建议,我们知道那是 不恰当的。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 思作文”,这就明确了作文的构思方向。可以这样立意:为别人着想是一 种好的品德;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 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赢得 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与其改变 环境,不如改变自己;治标不如治本 ;交友要交鸠一样敢于指出自己的缺 点、并提供建议的真诚朋友。 二、从抓住材料的关键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 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 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例1: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 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 说:“下一个!

10、”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 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 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 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 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 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 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 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 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 一点立意即可。 例2: 歌德的叙事谣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耶 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 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 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 腰捡起了马蹄铁,又用它在铁

11、匠铺那儿换了三 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师 徒继续赶路,二人经过了茫茫荒野。耶稣猜到 彼得一定会很渴,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 的掉出一粒,彼得一见,赶忙捡起来吃。耶稣 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的弯了18次腰。于是 耶稣就笑着对彼得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 那就不会没完没了地弯那么多次了。小事不干 ,将在更小的事上受操劳。1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那就不会没完没了地弯 那么多次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受操劳。(大事与小)2假装没听见的原因:彼得懒得弯腰(懒惰)关键句:2从耶稣的角度来看:他高瞻远瞩不简单粗暴地强 制彼得捡起马蹄铁,而是让彼得去承受懒惰带来的 不良后果,用事实教育

12、了彼得。(教育方法)1彼得的角度:懒得弯腰主动放弃捡马蹄铁卖 钱换樱桃的“机遇”,导致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那么 多次腰。(机遇)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句和人物性格特点 、形状来确定。例3:阅读下面小诗,自选角度,自拟 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风 筝 被一根线牵着, 天空再大, 却不属于我。 参考立意: 横向:摆脱束缚,成就自我;扫除羁绊,让 人生更完美 反向:约束和规范必不可少;放任自流,后 患无穷 三、从辨明关系入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是相 互联系的。阅读材料时,如果善于分析材料 中诸事物的关系,即可找到立意的依据。事 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学与问)、主次 关系(如奉献与索

13、取)、取舍关系(如自卑 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 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例1: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 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 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 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 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 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 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 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 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 鹿有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 生机。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 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 共处,相克相生,

14、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 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 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 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 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 、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 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 恢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2: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只 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 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 ,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 也是依存关系。据此,我们可立意为:小小的 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 祸患常积于

15、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 堤,溃于蚁穴。就此立意即可。 例3:读寓言诗树叶和树根,然后自选 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晴朗的夏天树叶把自已的绿阴撒向 谷地在树枝上,它们高谈阔论极力夸 耀自已。 “这也应该对我们说声谢谢。”从地底下 发出了温和的声音。“是谁说话?竟敢这样 傲慢无礼!”树叶吵吵嚷嚷,在发脾气。 “是我们,”地底下的声音回答是深深 地埋在黑土中的树根。 、 材料中涉及到哪些对象? 、主要对象是什么?态度和倾向? 树叶:自夸、目中无人 树根:奉献、默默无闻 树叶和树根:“不可数典忘祖”、“饮水要思源” 、“功成莫忘本”等等。 四、从材料的

16、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 时,明显地流露出情感倾向,此时,可从材 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例1: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 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 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 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 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 ”、“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 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 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 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 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 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例2: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 的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 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 要三千年的时间,只好忍痛放弃了这个计 划。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 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要三千年 的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 ,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 终死在了野草丛中。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