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21篇河中石兽练习册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50026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21篇河中石兽练习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21篇河中石兽练习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21篇河中石兽练习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第21篇河中石兽练习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古诗文积累与阅读专题二 2018 文言文阅读猜押训练猜押训练 17 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

2、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018 预测)阅读河中石兽一文,完成 14 题。 (15 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1)阅十余岁 (经过,过了)(2)尔辈不能究物理 (事物的道理、规律)(3)不亦颠乎 (通“癫” ,疯狂)(4)众服为确论 (信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2)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的判断呢?3.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 分)( A )A.文章讲述的是人们在河中三个不同位置寻找十多年前先后沉没的两只石兽的故事。2B.讲学家否定了顺流而下找石兽的方案,他自以为是地认为石兽应该沉得很深,被沙掩盖了。C.老河兵的身份决定了他是依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而非像讲学家那样主观推断。D.从表达方式上来看,文章以记叙为主,最后一句的议论揭示了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4.阅读以下链接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就不同人的“笑” ,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4 分)【链接一】面对要依靠一己之力移山的愚公,智叟笑着制止他:“你太不聪明了!”然而愚公最终移走了太行、王屋二山。【链接二】当孔子无法回答早晨和中午的太阳哪个大的时候,争辩这个问题的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的你见识广呢?”示例一:自以为是地笑话他人终将被他人所耻笑;示例二: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能力才有资格批评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