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林山庄社区2013年社区建设借鉴模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637054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4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翠林山庄社区2013年社区建设借鉴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翠林山庄社区2013年社区建设借鉴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翠林山庄社区2013年社区建设借鉴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翠林山庄社区2013年社区建设借鉴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翠林山庄社区2013年社区建设借鉴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翠林山庄社区2013年社区建设借鉴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翠林山庄社区2013年社区建设借鉴模板(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翠林山庄社区2013年社区建设借鉴模板要点:现代化社区管理模式及其构成要素国外现代化社区管理的主要模式及西方国 家社区管理模式的共同特点我国内陆社区管理的实践模式我国内陆社区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社区管理模式概述 一、社区管理模式及其构成要素 模式是对事物存在方式的高度抽象和概 括,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知识系统 ,按照美国著名社区工作专家罗斯曼的 看法,模式是较为具体、详细和紧凑的 内在型式或典范。 社区管理模式就是指对社区管理实践进 行反思和概括得出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典 型形式或是可以使人参照执行的标准样 式。 社区管理模式形成要素(1)行动体系的特点基层组织和精英主义的计 划委员会。 (2)地

2、点邻里和地区。 (3)所处理问题的实质性质如住房和教育。 (4)议题的特点如产生冲突的议题和产生共识 的议题。 (5)目标体系的特点如公共援助机构和教育委 员会。 (6)要发展的组织结构如大众运动。 (7)专业工作者的角色如使用能者和积极分子 。 (8)项目的资助人如志愿协会和公共机构。 二、我国内陆社区管理模式的构成要素 一、社区环境与结构特征,包含宏观社 会环境、社区性质与类型、社区居民构 成与年龄结构、社会价值观与制度环境 等。 二、党的领导和政府职能,包括社区党 建与党的领导,政府职能转变与社区管 理体制,主要说明国家与社区关系,从 国家与社区关系角度分析社区管理过程 。 三、市场作用

3、与影响,包含市场机制作用与影 响,有计划变迁与社区规划等。 四、以社区为基础民间组织的地位与角色,包 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区 互助组织状况。 五、社区工作者作用与角色,包括社区工作者 性别与年龄结构、受教育和专业化程度,社区 工作目标与方法。 六、社区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范围,包括弱 势与劣势群体、普通社区居民与社区服务过程 等。 七、社区资源结构与状况,包括各式各样社会 资源分布与资金筹集渠道。第二节 内陆社区管理的国际经验 一、国外社区管理的主要模式 (一)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 为的紧密结合,政府对社区的干预较为直接和 具

4、体,并在社区设有各种形式的派出机构,社 区发展特别是管理方面的行政性较强、官方色 彩较浓。特点:社区管理组织具有 非常完善的体系公众很少主动参加 社区管理,社区居民 民主观念淡薄(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区自治模式 社区自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 行为相对分离。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主要以间 接的方式进行,其主要职能是通过制定各种法 律法规去规范社区内不同集团、组织、家庭 和个人的行为,协调社区内各种利益关系并为 社区成员的民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而社区 内的具体事务则完全实行自主自治,与政府部 门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美国的社区自治模式有以下特点: 非营利组织美国城市社区发展的 主力军依靠社团组

5、织实行民主管理 强调法制功能,实施依法管理 社区规划较为严格合理 (三)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模式 在混合模式中,政府对社区发展的干预较为宽松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规划、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 ,官方色彩与民间自治特点在社区发展的许多方 面交织在一起。由政府部门人员与地方及其他 社团代表共同组成社区管理组织机构,或是由 政府有关部门对社区工作和社区建设加以规划 、指导,并拨给相当经费,但政府对社区的干 预相对比较宽松和间接,社区组织与管理以自 治为主。 建立以人为本、 为民服务 以及居安思危 的思想意识 城市社区管理 趋于民主化、 自治化 政府指导、 支持和监督 日本模式的 特征二、西方国家社区管理模式

6、的共同特点 1组织管理机构健全,权限职责清晰 西方国家的社区内都建有社区委员会、社区顾问团等 组织机构,并有相应的法律对各种社区组织机构的组 成及权限进行明确规定。 2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实施社区发展计划的各国,社区发展的各项服务性工 作一般是由非营利性中介组织具体操作实施。 3社区志愿者组织是社区建设和发展不可缺少 的力量 社区志愿者组织是由社会各界志愿者组成的服务团体 。 国外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基本特征有: (1)组织形式多样,服务方式灵活。 (2)社区志愿者来源广泛,数量众多。 (3)“三位一体”的资金扶持。 第三节 中国内陆社区管理的实践模式 一、社区管理实践模式概述 社

7、区管理的实践模式是对社区管理实践规律与 社区工作本质特征的理论概括,既源自社区管 理实践,又指导社区管理实践。社区管理实践 与社区管理实践模式的关系,实质便是社区管 理实践与社区管理理论的关系。 社区管理实践模式是对某类社区管理实践共同 特征的理论概括和概念化抽象,是对社区管理 实践活动的类型化概括,是对社区实践本质特 征的理论化说明。社区管理实践模式基本特征 : 高度的理论概括 相对的稳定性 相当大的代表性 强烈的排他性和有效的区分性二、我国社区管理实践模式的发展 (一)行政推进:街居一体化进程中的南京模式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 翠林山庄社区的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是:以政府 为主导

8、,以社区为支点,以居民参与为核心的一 体化管理体系。 这种模式的价值在于能够有效地利用政府部门的 主导优势,统一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搞好协 调,减少纠纷。翠林山庄社区管理的最大特点是 将社区定位于街道,即所谓的街道社区,在实际 的社区管理中,存在着街居一体化的倾向,并依 靠行政力量,在街居联动的过程中发展社区各项 事业。南京各级领导将社区管理视为巩固城市基 层政权的重要基础,并使之成为四级网络中的重 要一环。 南京的街道办事处被授予部分城区规划的参与权 、分级管理权、综合协调权、属地管理权等四项 权限。又对街道内部机构设置做了重大调整,设 立了市政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财政经济和 社会发展

9、4个委员会,具体负责社区管理、精神 文明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治安和街道经济等工 作。上海市还把原派出所、工商等十支执法队合 并为公安派出所、工商税务所和城建监察队三支 队伍,后者则归街道直接指挥调度,这些种种使 得街区行政权力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从 而以街道为中心,完成了行政权力的整合。 一般每个街道干部总数达到60名左右。为了 进一步增强街道财力,南京市采取了四项措 施:一是街道经济上缴的财政收入,原则上 返还街道;二是将市、区两极政府用于绿化 、环卫、市政等方面的专项经费全额拨给街 道,实行“条费块转”,定向支出:三是新建 办事处和居委会两年内由区财政拨经费用于 社区事业;四是居委会

10、工作人员的总收入, 应大致相当于本市职工月平均收入水平,并 规定居委会不从事以盈利性为目的的经济活 动。 (二)组织构建:以政治模仿为鲜明特征的沈阳模式 它的特征是从基层政权建设入手搞好城市社区 组织建设,构造社区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 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从而形成议行分离 、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 沈阳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借鉴我国国家政 权机构的设置,创造性地在社区设立了社区成 员代表大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和社区居民 委员会作为社区自治的主体组织,同时借鉴国 家层面政权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建 章建制,明确了三个自治主体组织之间的关系 、社区党支部的地位与作用。 沈阳模式在组织构建

11、和机制再造方面的创 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区成员代表 大会(居民代表会议)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 关系得到了明确,充实了居委会组织法 对二者关系不明确的界定;(2)在社区内 初步架设起自治组织的整体性结构框架, 为社区居委会向自治方向迈进提供了组织 载体;(3)增设社区协商议事会作为监督层 ,使得监督议事机制健全起来并正常化、 规范化。 此外,沈阳模式还在以下诸方面进行了创新: (1)科学调整社区规模,明确地将社区定位在小于 街道,大于原居委会的层面上,按照有利于社区 自治、管理资源利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原则 组建新的社区; (2)将单位纳入社区,使社区有相对完整的管辖面 积,成为完整的

12、治理单位; (3)采取公开招聘方式提高社区居委会成员素质; (4)率先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使社区真正享有自 治的权利: (5)在社区设立专业组织,使得社区组织架构更进 一步趋于完善; (6)尝试人大代表与社区定位联系工作的方式,促 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落实。专栏:沈 阳市沈河区 社区民主自 治组织框架 与管理体系 示意图社区民主自治管理领导核心 社区党的组织社区民主自治管理决策权力机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自治 管理工作 体系社区保障服务工作 体系社区环境工作 体系社区文化教育工 作体系社区治安综 合治理工作 体系社区计生 妇女工作 体系社区协调 监督工作 体系保障服务干事环境卫生干事文化教

13、育干事治安调解干 事计生妇女 干事综合协调 干事社社社 区区区 楼单成 长元员 组代 长表大会社社社社 社社 区区区区 区区 志老服经 卫再 愿年务常 生就 者人站性 服业 协协 捐 务服 会会 助 站务 站 站社 社 区 区 环 环 境 境 美 保 化 洁 协 队 会社社社社 区区区区 文青文文 化少体明 教年艺市 育协术民 协会科学 会 技校爱文好体者活协动会室社社社社社 区区区区区 治治防警义 安安盗务务 综巡门室看 合逻维 家 治队修 网 理 队 协 会 治 保 会社 社区 区计 妇划 女生 协育 会协会协协协协 调调调调 社社社社 区区区区 企业人物 事主民业 业委联公 单员络司 位

14、会员 联 合 会社区民主自治管理监督机构: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社区民主自治管理执行机构:社区委员会(下设七大工作体系)(三)自我革命: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 武汉江汉模式 江汉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明确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提升社区自治功能 ,建立政府行政调控机制与社区自治机制相结 合,政府管理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的新型 城市基层管理体制。 (2)以体制创新为重点,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其 内容包括:明确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 与政府职能部门“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 关系: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居委会各自的职能 ,居委会负责社区公共事务、福利保障等自治 事务,只协助政府部门履行职能,

15、不能承担行 政性任务指标。 (3)政府部门面向社区、转变职能、工作 重心下移。江汉区推行“五个到社区”:人 员配置到社区、工作重心到社区、服务承 诺到社区、考评监督到社区、工作经费到 社区。 (4)费随事转,责权利配套。对于确需社 区配合的工作,在与社区协商后,按照“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由职能部 门与社区共同完成。 (5)建立评议考核监督机制。 (四).武汉市汉口江岸区百步亭花园社区 百步亭花园社区地处武汉市汉口江岸区,由武 汉安居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是武汉市内 最大的安居示范工程。在社区管理体制上百步亭 花园社区作了大胆尝试和创新,采取“社区管理 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

16、“居民委员会”三位一 体的新型管理模式。此外,还设立了党委会和群 众团体组织,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以及驻区组织 辅助系统。百步亭花园社区管理模式最大的创新 是不设“街道办”,而改设“百步亭花园社区管理委 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是一个半 行政半自治的组织。所谓半行政是指武汉市江岸 区政府授权“管委会”直接履行基层政府的部份职 能,领导、组织和协调社区组织及各项活动。所 谓半自治是指“管委会”由百步亭花园社区各自治 组织负责人、各管理机构负责人和业主代表组成 。 “管委会”与“街道办”不同。首先,“管委会”根据 江岸区政府的授权履行的行政管理职能仅是“街 道办”的政府职能之一部份。其次,“管委会”不 是江岸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不具有“街道办”的 法律地位。再次,“管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同于“ 街道办”。在一个相当于“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