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江苏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36998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江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江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江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江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江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江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江苏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高考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测评集训试题含答案1专题限时集训专题限时集训( (三三)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思想与科技文艺(对应学生用书第 153 页)(时间:40 分钟 分值: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2017苏锡常镇四市二模)荀子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政治思想,他认为只有通过改造人性,才可使人人皆为尧舜,而人性的改造则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 )A荀子在儒家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儒家学派吸收了其他学派的主张C统治者已施行儒法并用的治国思想D儒家与法家事实上已经融为一体B 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不是法家学派的开创者,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而人性的改造则在于强化礼法”说明儒家学派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思想,故 B 项正确;当时儒家思想并未受到重视,儒法并用是汉代形成的,故 C 项错误;荀子的思想仍是以儒家为主,二者并未融合为一体,故 D 项错误。2 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 【导学号:40034018】A儒家 B墨家C道家 D法家B 材料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最能反映战国墨家“兼爱”的思想,故 B 项符合题意;儒家主张仁爱(爱有等差),强调等级差别,故 A 项错误;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知足寡欲、无为

3、而治,不符合题意,故 C 项错误;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加强君主专制,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2018 年高考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测评集训试题含答案23(2017无锡一模)“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以上言论应该出自( )A 论语 B 道德经C 孟子 D 韩非子D 由材料“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得知,作者主张严刑峻法,反对实行“仁政” 。 论语记载的是孔子的言论,其核心思想是“仁” ,故 A 项错误;道德经是道家老子的著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4、 ,故 B 项错误;孟子是孟子的著作,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政” ,故 C 项错误;韩非子是韩非子的著作,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 ,与材料观点相符,故 D 项正确。4(2017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 ”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C墨家 D法家C 儒家与材料中“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符,故 A 项错误。道家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与材料中“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不符,故 B 项错误。

5、墨家主张“兼爱” ,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与材料中“要视人之父若其父”相符;墨家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与材料中“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相符,故 C 项正确。法家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材料中没有涉及,故 D 项错误。5(2017苏北四市期中)墨子尚贤云:“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 “兼爱” “非攻” B以民为本C以德治国 D公正至上2018 年高考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测评集训试题含答案3D “兼爱”

6、“非攻”虽然是墨家的主张,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以民为本,故 B 项错误;材料提到了德,但是不够全面,故 C 项错误;题干主张以德、能、劳、功为依据选贤举能, “举公义,辟私怨” ,体现了公正至上,故 D 项正确。6(2017南京、盐城二模)东汉光武帝为更换太子而颁布的诏书中,即先引春秋 ,然后说:“春秋之义,立予以贵。东海王阳,皇后之予,宜承火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 ”这表明儒学在当时( )A开始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B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C作为政府选官制度的标准D成为封建君主政治利用的工具D

7、儒学开始成为国家的正统学说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故 A 项错误;适应统治需要成为官方哲学是宋代的程朱理学,故 B 项错误;信息中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东汉光武帝为更换太子而颁布的诏书中,引用春秋的言论,其目的是让自己更换太子的做法显得名正言顺。 春秋是当时儒家经典五经之一,说明当时儒学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成为封建君主政治利用的工具,故选 D 项。7(2017南京、盐城二模)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 。 “生”并没有善恶之别,只是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 ,这才称其为恶。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

8、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由此可知( )A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B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仲舒的人性观C两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D两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原C 董仲舒把阴阳五行家等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东汉末年才出现道教组织,而董仲舒是西汉儒家的代表人物,与材料中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董仲舒认为人性2018 年高考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测评集训试题含答案4中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 ,这才称其为恶” “程朱理学认为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表明两者的人性观有相似之处,故 B 项错误;材料中“

9、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 ” “程朱理学认为阴阳二气的组合不一,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表明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三纲五常,故 D 项错误。8(2017常州一模)北宋理学家“二程”说:“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 ”这表明“理”是( ) 【导学号:40034019】A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B世界万物的总根源C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D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C 从材料“天下之物,皆可以照理。有物必有则,一物统有一理”可以看出,理是一种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精神实体、万物的总根源、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与材料信息不符,C 项符合题意。9(2017

10、苏州调研)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 该言论( )A主张格物致知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C强调“心外无理” D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C 该则材料通篇强调的都是一个“心”字,主张“心外无理” ,很明显是陆王心学的唯心哲学观点。该哲学流派在方法论方面的主张是“致良知”和“发明本心” ,而“格物致知”则是程朱理学的方法论主张,故 A项错误;陆王心学强调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较先前的程朱理学更有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而非禁锢,故 B 项错误;“心外无理”是陆王心学的哲学主张,故 C 项正确;陆王心学亦是对儒学的一种继

11、承和发展,真正否定儒学正统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故 D 项错误。10(2017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萧公权在评述某思想家时指出:“良知学说似远承孟子,而含有打破偶像,摇动传统思想权威之倾向。朝廷官吏视2018 年高考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测评集训试题含答案5为邪说,东林首领顾宪成亦斥其不守礼教,一任心裁。 ”该思想家应是( ) 【导学号:40034020】A董仲舒 B朱熹C王阳明 D黄宗羲C 根据材料信息可以推断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是“致良知” ,据此可知,他是明朝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故选 C 项。11(2017如皋调研)传习录载:“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

12、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该材料体现了这位思想家( )A反对迷信权威 B反对封建礼教C抨击君主专制 D提倡经世致用A 据材料“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可以得出这位思想家反对迷信权威,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出现和封建礼教有关的信息,故 B 项错误;与君主专制有关的信息在材料中也没有出现,故 C 项错误;与经世致用有关的信息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12(2017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右图是南宋会子铜版拓片,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这一铜版佐证了( )A雕版印刷术开

13、始出现B宋代的印刷技术先进C南宋时期朝贡贸易发达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B 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于唐朝,与材料中“南宋”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表明印刷技术先进,2018 年高考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测评集训试题含答案6故 B 项正确;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材料中没有涉及,故 C 项错误;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与材料中“南宋会子”不符,故 D 项错误。13(2017南京、盐城二模)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他所说的文学体裁( ) 【导学号:40034021】A通俗

14、易懂、豪放飘逸B重章叠句、四言为主C平实浅近、句式工整D词藻华丽、手法夸张A 根据材料“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可知,宋金之际,北方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蒙古相继入主中原,他们带来的胡曲番乐与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相结合,孕育出一种新的乐曲散曲,其特点是通俗易懂、豪放飘逸,故 A 项正确。重章叠句、四言为主是诗经的特点,故 B 项错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多具有平实浅近、句式工整的特点,如白居易卖炭翁等,故 C 项错误;词藻华丽、手法夸张为汉赋的特点,故 D 项错误。14明代刻书中心在福建建阳,与传统志怪小说表现鬼神、追求怪异的叙事趣味不同,建阳刊刻神魔小说通过神仙佛道的修行故事,达到教人向善的

15、目的,与讲史小说实为异途同归,为儒教之补;公案小说还与法律文书分上下栏刊刻。这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小说的繁荣B活字印刷的推广巩固了儒学的地位C建阳刊刻神魔小说符合理学精神D公案小说极大地普及了法律知识C 明清时期,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但与材料中“与讲史小说实为异途同归,为儒教之补”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明代刻书中心在福建建阳” “建阳刊刻神魔小说”是雕版印刷而非活字印刷,故 B 项错误;宋明理学与材料中“通过神仙佛道的修2018 年高考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测评集训试题含答案7行故事,达到教人向善的目的为儒教之补”相符,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公案小说还与法律文书分上下栏刊刻”只是分栏刊刻,没有涉及普及了法律知识,故 D 项错误。15古代一位书法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做如下描述:“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竦企鸟趶,志在飞移;狡兽暴骇,将奔未驰。 ”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A B C DC 材料中“竦企鸟趶,志在飞移;狡兽暴骇,将奔未驰”表明该书法作品应是草书。A 项是行书兰亭序 ,排除;B 项是小篆,排除;C 项是草书,与材料中“竦企鸟趶,志在飞移;狡兽暴骇,将奔未驰”相符,故 C 项正确;D 项是楷书,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