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一第1课太史公自序含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36997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一第1课太史公自序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一第1课太史公自序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一第1课太史公自序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一第1课太史公自序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一第1课太史公自序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一第1课太史公自序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一第1课太史公自序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 2018 年高中语文史记选读学案- 1 -第第 1 课课 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1通假字(1)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_(2)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_(3)失之豪厘,差以千里:_(4)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_(5)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_(6)罔罗天下放失旧闻:_(7)辅拂股肱之臣配焉:_(8)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_2一词多义(1)适Error!(2)卒Error!(3)罔Error!(4)略Error!(5)论Error!3虚词归纳以Error!4古今异义词(1)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古义:_今义:_(2)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古义:_今义:_(3)礼经纪

2、人伦,故长于行古义:_苏教版 2018 年高中语文史记选读学案- 2 -今义:_(4)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古义:_今义:_(5)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古义:_今义:_(6)则文学彬彬稍进, 诗 书往往间出矣古义:_今义:_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靳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_(2)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_(3)明是非,定犹豫:_(4)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_(5)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_(6)则学者至今则之:_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程伯休甫其后也:_(2)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_(3)夫子所论,欲以何明:_(4)见父于河洛之间:_(5)此孝之大者:_(

3、6)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_7翻译下面的句子(1)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译文:_ (2)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译文:_ (3)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译文:_1作者简介苏教版 2018 年高中语文史记选读学案- 3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生卒年月不详。其父司马谈,学问广博,武帝时为太史令,专掌秘籍、职司记载,立志写一部完整的史书,未及动笔就去世了。司马迁受其父熏陶,十岁就学于长安,二十岁游历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河南等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地方风土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

4、帝元封三年(前 108 年)继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室古籍,参与修订历法,并开始写作史记 。武帝元封五年,因上书为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武帝,获罪下狱,受宫刑。他认为自己既然不能在政治上建功立业,那就得更加发愤著书。为完成史记的写作,他隐忍苟活。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写书,历经十年艰辛,终于在征和初年(前 92 年)写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又称太史公书 。其后不久就离开了人世。2背景展示处于上升时期的封建社会,要求有一部记载天子圣德、叙述功臣世家贤大夫业绩的史书,以总结历史经验。司马迁根据这一时代的要求,再加上父亲的遗愿“立志写一部完整的史书” ,广泛汲取以前的历史散文、

5、诸子散文乃至诗歌的丰富的创作经验,开创了中国史传文学,并达到了史传文学的顶峰。序序,又名“序言” “前言” “引言” ,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 ,内容多说明写书的目的及成书经过;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 ,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前者如鲁迅的呐喊自序 ,后者如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序言 。语言表达方式比较灵活,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 ,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便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 ,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

6、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白居易的琵琶行 、姜夔的扬州慢 ,前面都有一段序。1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2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 。3夫诗 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孔子厄陈蔡,作春秋 ;屈原放逐,著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 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苏教版 2018 年高中语文史记选读学案- 4 -1脉络梳理Error!太史公自序2初读感知这篇自序介绍了哪些内容?答:_1司马迁为什

7、么要写史记?答:_2父亲临终嘱托有几层意思?答:_3壶遂认为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作春秋的?司马迁同意他的看法吗?答:_4司马迁为什么要提及孔子著春秋的事?从与壶遂的辩论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否认自己是创作,而认为是“整齐”?答:_司马迁将自序放在七十列传之中,清人金圣叹说:“此篇,于史记为序,于太史公便是自己的列传。 ”(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八)自序阐述写列传的主旨是褒奖那些“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人,那么,司马迁的“义”是什么?“不令己失时”的“时”又指什么?答:_1课本素材苏教版 2018 年高中语文史记选读学案- 5 -点击素材司马迁含羞忍辱成大业由于“

8、李陵事件” ,司马迁被判处以宫刑。面对着世人的诽谤诬陷和自身不幸的遭遇,司马迁没有一蹶不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实现心中“修史著说”的远大抱负,他忍辱负重,一心沉迷于浩瀚的书海,发愤苦读,最后,终于完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面对着自己身体和精神上的不幸,含垢负重,发愤著书,终有所为,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好好地深思和学习吗?运用示例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这把犁,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新的源泉,我要坚韧,就像珍珠贝一样,重塑自己的伤口,在伤处磨练出一颗灿烂的珍珠,闪闪发光,照耀自己的人生!”而司马迁就是坚忍精神的写照。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

9、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他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认罪;面对威逼,他丝毫不畏惧;面对厄运,他永远不屈服。是什么使司马迁忍辱负重,勇敢地与命运抗争?是坚韧不拔的意志。他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才留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豪言壮语,才成就了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才铸就了流芳百世的辉煌。司马迁用他的亲身经历启迪着人们:一个人有了顽强的意志,就可以战胜一切看似艰巨的困难,坚忍比什么都重要。2课外素材桑兰用充满力量的笑容给人希望桑兰,出生于 1981 年 2 月,浙江宁波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曾在全国性运动会上获得跳马冠军。到今天为止,坚强的桑兰已经笑着

10、度过了 19 年的轮椅时光。 1998 年 7 月 21 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这确实是个意外。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栽倒在地上,而且是头先着地。桑兰在遭受到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的表达的词就是勇气 。 ”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 桑兰用她的行动印证着自己的诺言,在北大学习、加盟星空卫视主持节目、担

11、任申奥大使、参加雅典奥运北京接力她充满力量的笑容总能给人希望! 选材感言 乔贝利说:“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桑兰用自己的意志在人们心中重新站了起来。她的笑容成就了她的美丽,她的坚持又超越了这种美丽。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苏教版 2018 年高中语文史记选读学案- 6 -游司马祠行走在韩城,庙宇楼阁,行宫故居,历史古迹众多,苍松古柏也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耐人寻味,而我总以为它的厚重,源于司马迁。但凡来韩城的人,是绝不会错过游司马祠的。从韩城芝川镇向东,沿着一条宽阔明亮的柏油大道向前走,越过两边民居楼,眼界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山巍峨耸立,上面翠柏茂松、郁郁葱葱,若隐若伏的祠宇躺在翠柏的环抱之中。走过芝秀古桥,一座高大的砖木牌坊映现眼前,遒劲有力的“汉太史司马祠”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踩着青石铺砌的进山之路,踏上十几个台阶,便是正门,门匾一行隶书“汉太史司马迁祠墓” ,字体格调清雅,气息高华。进入大门,青石铺砌的小径,迤逦蛇行,直通山顶。道旁青松挺拔,耸入苍穹,松间山雀清脆的鸣叫给山上带来一片静谧。登上小坡,眼前顿然开阔,一座宏大的祠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