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4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江苏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36991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4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江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4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江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4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江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4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江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4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江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4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江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限时集训:14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江苏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年高考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测评集训试题含答案1专题限时集训专题限时集训( (十四十四) ) 现代中国的经济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建设(对应学生用书第 187 页)(时间:40 分钟 分值: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2017盐城三模)下表为 19521978 年中国主要工业、农业产品产量数据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1952 年1957 年1965 年1978 年粮食总产量(单位:百万吨)163.42195.05194.53304.77棉花(单位:百万吨)1.301.642.092.16原油(单位:百万吨)0.141.4611.31104

2、.05钢(单位:百万吨)1.355.3512.2331.78A.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长期停滞B “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C国企改革使工业生产迎来了生机D “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D 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长期停滞与表格中的数据不符,故 A 项错误;“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与史实和表格数据不符, “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 B 项错误;国企改革是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是因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表格的数据也反映出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故 D 项正确。2(2017南通一模)1958 年 8 月

3、,中共中央会议作出的决议指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下列口号能反映上述“形式”的是( )A “农业合作社,社会新气象”2018 年高考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测评集训试题含答案2B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C “吃喝不要钱,日子赛神仙”D “谁穷谁丢人,谁富谁光荣”C 从题干所给信息“1958 年 8 月”和“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判断应该为人民公社化运动。A 项是指 19531956 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生产合作社的形式。B 项是“大跃进”时期关于农业发展的口号。C 项

4、符合对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的特点描述。D 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口号,时间不符合。3(2017如东、丰县联考)1962 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把基本核算单位从生产大队下放到生产队。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样生产队既有生产自主权,又有分配决定权。这项政策在当时( )A引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成分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D清除了“左”倾错误的影响C 经济体制改革是指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的改变,1962 年的农村经济调整并未发生生产关系的变革,故 A 项错误;生产资料所有制依然是单一公有制,故 B 项错误;1962 年的农村经济调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

5、业经济的恢复,故 C 项正确;“左”倾错误并未清除,后来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其体现,故 D 项错误。4(2017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二模)邮票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图邮票纪念的是 1958 年 11 月 27 日,中国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该邮票折射出( )A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B列强对中国的水运垄断被打破2018 年高考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测评集训试题含答案3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建设带来较大成果D中共八大路线体现急躁冒进倾向C 注意题干时间信息“1958 年” ,可以排除 A、B 两项;本题容易误选D 项,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没有急躁冒进,排除 D 项;

6、“中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是在“一五”计划取得显著成就的基础上成功制造的,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带来较大成果,答案为 C 项。5(2017南通一模)下表反映的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部分年份的出口商品结构数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导学号:40034080】出口商品结构 年份 初级产品(%)工业品(%)198245551986366419902674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C 题干表格数据表明,在该阶段出口的初级产品比重逐年减少,而工业品比重则逐年增加,这说明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得到大幅

7、提高,其主要因素在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农村改革增加了粮食产量,但表格数据显示初级产品比重下降,故排除 A 项。上海浦东的开放是在 1990年,不符合时间要求,故排除 B 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是在 21世纪初,故排除 D 项。6(2017苏州调研)2016 年 1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做出新部署,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 ,对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根本地位、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关系作出了具体规定。这种“三权分置”2018 年高考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测评集训试题含答案4制度( )A是农村生

8、产关系的一种根本性变革B顺应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C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盘否定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B 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根本地位表明“三权分置”制度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是根本性变革,故 A 项错误;“三权分置”制度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故 B 项正确;“三权分置”制度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说明没有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盘否定,故 C项错误;“三权分置”制度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根本地位,农民没有获得土地所有权,故 D 项错误。7(2017苏州一模)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19791984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

9、消费水平平均增长率农村(家庭收入)17.6% 收入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农村8.9% 消费水平 城镇4.5%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C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系已建立A 根据材料表格数据,19791984 年农村家庭收入、消费水平的增长率均超过城镇,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故 A 项正确;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故 B 项错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率超过城镇,并不代表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故 C 项错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是在 21 世纪初,故 D 项错误。8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10、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2018 年高考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测评集训试题含答案5民生产积极性。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延续B是土地私有制的变型C符合当时中国农村的实际D推动农业生产的巨变C 材料中“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表明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故 A 项错误;土地私有制的变型与材料中“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不符,故 B 项错误;这种责任制克服过去人民公社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保留了公有制,与材料中“既发

11、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相符,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没有涉及生产的巨变,故D 项错误。9(2017扬州期中)下图是我国 1950 年至 1985 年城镇人口变化折线图。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A 至 B 时期,经济建设,急于求成BB 至 C 时期,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C 至 E 时期,民主政治,发展完善DE 至 F 时期,经济改革,初具成效D 题干折线图反映的是我国城镇人口在 1950 年至 1985 年的变化,即是这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A 至 B 时期, “一五”计划使各项工业迅速有序地发展起来,故 A

12、 项错误;B 至 C 时期,是调整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错误,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故 B 项错误;C 至 E 时期, “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盛行的时期,民主法制受到影响,故 C 项错误;E 至2018 年高考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测评集训试题含答案6F 时期,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故 D 项正确。10(2017如东、丰县联考)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 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 ”说明当时的中国( ) 【导学号:40034081】A

13、私有经济主体地位上升B农民已获得土地的所有权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D改革开放改变着社会气象D 1988 年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私有制经济依然受到很大质疑,故 A 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只是使农民获得土地的使用权,故 B 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及逐步确立是在 20 世纪末到 21世纪初,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农村、社会生活均发生很大变化,故 D 项正确。112016 年 7 月 4 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尽快在国企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 。下列关于国有

14、企业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改革管理体制,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分开 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改革分配形式,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改革产权制度,建设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A BC DB 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并非完全分开,故错误;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故正确;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故正确;改革产权制度,建设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符合史实,故正确,故 B 项

15、符合题意。2018 年高考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测评集训试题含答案712(2017镇江三模)观察下面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大于指数主要得益于( )A国企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C对外开放吸引了外企投资D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目标制定的科学性B 1984 年国企改革全面展开,与图中数据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大于指数是开始于 1994 年不符,故 A 项错误;1992 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材料中“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大于指数”开始于 1994 年相符,故 B 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先在深圳、珠海两地试办“出口特区” ,与材料中“国内生产总

16、值持续大于指数”开始于 1994年不符,故 C 项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于 1953 年,与材料中“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大于指数”开始于 1994 年不符,故 D 项错误。13(2017苏锡常镇四市调研)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表(部分)如下,其中顺差额持续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表(19941998)中国对美出口中国对美进口顺差1994387.8792.82295.051995455.43117.54337.901996515.13119.93395.201997625.52128.05497.471998711.56142.58568.98A.对外开放拉开序幕B人民币大幅度升值C中美关系适度改善2018 年高考历史高三二轮复习专题测评集训试题含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