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含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36901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 1 -第第 5 课课 “神五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1音正形准(1)字音识记怦怦( ) 苍穹( )斑斓( ) 椭圆( )目眩( ) 磐石( )烧灼( ) 遨游( )中枢( )(2)辨形组词Error! Error!Error!2词语积累(1)苍穹:_(2)斑斓:_(3)目眩:_(4)遨游:_(5)坚如磐石:_3辨词填空反应反映(1)我无法形容那一瞬间人们的_。(2)诗人要忠于自己的感受。所谓感受就是对客观世界的_。4名言警句有关“天”的名句(1)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水2018 版高中

2、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 2 -调歌头重上井冈山(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4)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呆在摇篮里。齐奥尔科夫斯基(5)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2003“感动中

3、国”年度人物颁奖词杨利伟1作者简介王光荣, 光明日报特派记者。冯春梅, 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程, 中国青年报特约记者。2背景展示北京时间 2003 年 10 月 15 日,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感到激动、骄傲、自豪的日子,欢乐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中国大地。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 2003 年 10 月 15 日 9 时整载着中国首名航天员杨利伟开始了 21 小时的航天之旅。从那时候开始,中国成为了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文体知识新 闻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或者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是广播中最常用的一种文体,它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新闻要求用事实说话,它篇幅短小,

4、语言精练,具有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一条新闻,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标题包括正题、引题、副题,用多行形式表示。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引题,多用来交代背景,点明中心;副题,用来揭示新闻的事实结果,或作为新闻的内容提要。有的新闻只有正题。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大多是简明地概括报道事实或中心。主体是新闻的主干,是事实的叙述和展开。背景是指事实的环境、历史条件及原因,可以在主体中出现,也可以在结语中出现。背景和结语并非每条新闻都必须具备。2018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 3 -新闻的一般写法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的事实,

5、最后说次要内容。特殊写法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1脉络梳理心随飞翔Error!2初读感知(1)心随飞翔的主语应该是什么?本文侧重记事还是写人?答:_(2)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中的“英雄”指杨利伟,由此可以推断该文侧重_,属于新闻中的_。(3)阅读课文,找出这两则新闻报道(消息与通讯)的侧重点,比较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侧重点心随飞翔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报道对象内容详略表达方式新闻时效1阅读心随飞翔一文,回答问题:(1)本文的导语是哪部分?请概括出这部分的内容,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_(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现场的所见所闻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_(3)文章以“心

6、随飞翔”为题有什么样的含意?答:_2018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 4 -2阅读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一文,回答问题:(1)文中记叙了杨利伟的哪些英雄事迹?答:_(2)作者在叙述杨利伟的英雄事迹时为什么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先从地面接受训练下笔,而是从飞天起笔?答:_3 “龙欲腾飞须妙笔点睛,文欲感人要匠心独具。 ”在记叙中作适当的抒情与议论,就如同锦上添花,会使我们的表达更具特色,使文章更具魅力。(1)“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苍穹。这一刻,我们的心也随之飞翔!这一刻,所有的语言是那样苍白!喜悦与胜利的泪水夺眶而出!” 心随飞翔中的这段抒情

7、文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_(2)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一文常在事件后,用一段简洁的议论,深化文章的主旨。下列句子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2003 年 10 月 15 日这一天,成就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想,也书写了一名青年军人的特殊光荣。杨利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是当今青年人真正的偶像。答:_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答:_杨利伟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答:_作者说,杨利伟“是当今青年人真正的偶像” 。作为一位偶像,杨利伟具备了哪些素养?他和你心目中的偶像是否吻合?答:_2018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 5 -1课本素材点击文本 (克服失重)不是一个简单的经历,杨利伟回忆时

8、用了三句话:“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 ”(“空间运动病”)严重时,会使人产生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 ,后果将不堪设想。教练黄伟芬说:“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 ”运用示例 诗人艾青说:“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 ”英雄杨利伟潇洒走苍穹令人羡慕敬仰,但潇洒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和超出一般的艰苦付出。杨利伟挑战生命极限的惊心动魄的经历,扣人心弦,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那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人生路途坎坷曲折,磨难、险象时有发生,面对出现在身边的险情,我们要有无私无畏的勇气,用自己的智慧去摆脱险境,去挑战人生的极限,赢得最后的胜利。2

9、课外素材中秋月夜明 天宫再升空“天宫二号”是一个长期在轨自动运行、短期载人的飞行器,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的空间实验室。它是继“天宫一号”后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2016 年 7 月 9 日, “天宫二号”安全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9 月 15 日, “天宫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9 月 16 日, “天宫二号”成功实施了两次轨道控制,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阅读感悟 在这个曾伴嫦娥升空、送“神五”飞天的中国航天飞行

10、控制“神经中枢” ,人们再次用掌声标记出人类航天探索的又一个“中国时刻”:“天宫二号”发射。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飞天梦想正一步一步地变成了现实。先有梦想,然后敢做、会做,梦想就一定会实现。有了梦想谁都了不起。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_2018 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五学案- 6 -与梦同飞献给中国航天事业(1)五千载沧海桑田,六万旬崎岖坎坷;十八遭风起云扬,一百年无语沉默(2)铸就了中华民族这股伟大、神奇而又不可磨灭的力量!千年飞天梦,一朝终成功。有谁能数得清这其中究竟凝结了几代人的心血?有谁说得明这几世间的拼搏?有谁懂得一场场生与死、成与败的惊心动魄的较量?从不知矮了

11、多少的地平线开始,从外邦轻蔑的冷嘲热讽开始,更从炎黄这充满想象力的企盼开始,六七十年代你们让中国成为举世瞩目的星座!真想问一问,那成功发射的第一枚探空火箭和自制运载火箭是否去慰问了你们于奋斗时斗转星移的星辰?那“东方红一号”是否真的红似你们赤子般的诚心?那“返回型人造星”载得回新发现,却是否载得回那些流逝的生命与青春?(3)二十年前风化的额前,是老一辈航天人光荣的皱痕,任期望的刻刀留下他们毕生的印记,却一刻也不曾有过悔不当初的誓言!世界日新月异,中国匍匐前进。转眼到了八九十年代,这是航天人又一个探索的黄金时代,又一个牺牲的二十年:“东方红二号”继续让国人看到他们的心一直如红旗的光泽;第一艘“神

12、舟”号更是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技术与精神共同的峰巅!时间的巨型磁针倏然划过 2000 年,一个崭新的世纪。这个时代的中国罩着层层光环:神五神六载了三个华人升向太空,也带着华夏儿女的亿万颗心飞到了太空。我们都不曾身处船舱,却能深切体会到那种胜则英魂、败则冥魂的义无反顾;却能显然听得见点火的刹那幕后工作者异常猛烈的心跳;更能看得见飞船安全着陆时那么多人泪流满面2013 年 12 月 2 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并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开始了“观天、看地、测月”的科学探测任务。2011 年 9 月 29 日发射的天宫一号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的能力。2016 年中秋之夜,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太空科技事业迈上了崭新的台阶,再次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