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学案:第四单元第14课阿房宫赋含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36897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学案:第四单元第14课阿房宫赋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学案:第四单元第14课阿房宫赋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学案:第四单元第14课阿房宫赋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学案:第四单元第14课阿房宫赋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学案:第四单元第14课阿房宫赋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学案:第四单元第14课阿房宫赋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学案:第四单元第14课阿房宫赋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1 -这是怎样的一座宫殿啊,唐人说了宋人谈,元人议了明人评。覆压三百余里的气势,没能打破秦王朝大厦将倾的危局;满宫的珍宝美女,没能满足秦王奢侈荒淫的贪欲。谁能忘记项羽那一把熊熊烈火,烧焦了秦,燃着了汉,警醒了唐、宋、元的历代君主。听,有人还在低声吟哦:“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有这样一位文人,他满腹经纶却被一贬再贬;备受忧患,他却能从容淡定并自得其乐。因其卓绝品行,无论是荒凉的黄州还是蛮俗草莽的儋州,都成了中国文化中耳熟能详的字眼和富有诗意的天堂。他就是苏轼。苏轼不幸,被贬到了赤壁;赤壁有幸,因有了苏轼,那一缕清风、明月和浩淼江水,传唱了千年。亲情是润物的细雨,醉人的春风;

2、亲情是厚重的抚摸,深情的凝望;亲情是一缕阳光,一泓清泉什么能见证亲情?也许是一句深情的问候,也许是一个深情的眼神。 “明文第一”的归有光先生借一间小屋,见证了家族百年的兴衰史;一篇短文,记载了三代人的梦想。亲情,使这篇散文不事雕饰却自然动人。- 2 -“夜冷清,独饮千言万语;难舍弃,思国心情。灯欲尽,独锁千愁万绪;言难启,诀别吾妻。烽火泪,滴尽相思意,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一曲如泣如诉的诀别 ,感动了多少热血男儿。英雄的背影渐渐远去,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已渐渐发黄,但先烈们的浩然正气依然充塞于天地之间,激励后人。一部庄子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他永远

3、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他,是一颗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的月亮的树。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件谜一样的珍宝,它就是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 。关于这幅绝世珍品的下落,传说很多,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了墓中。我们在责怪这位自私皇帝的同时,还能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尚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等摹写的兰亭帖流传于世。我们在鉴赏书法美的同时,也不可忘了欣赏其文描写的兰亭胜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 3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缦回( ) (2)囷囷焉( )(3)不霁何虹( ) (4)妃嫔( )(5)媵嫱

4、( ) (6)摽掠( )(7)辘辘( ) (8)尽态极妍( )(9)鼎铛玉石( ) (10)逦迤( )(11)锱铢( ) (12)架梁之椽( )(13)呕哑( ) (14)横槛( )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蜀山兀:_(2)覆压三百余里:_(3)二川溶溶:_(4)囷囷焉:_(5)缦立远视:_(6)弃掷逦迤:_(7)奈何取之尽锱铢:_(8)独夫之心:_(9)日益骄固:_2写出下面通假字及意义几世几年,摽掠其人:_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_今义: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4 -(2)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_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

5、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地形等有关。(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义:_今义:称有名的演员、运动员等。(4)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_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5)可怜焦土古义:_今义:怜悯。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一Error!(2)使Error!(3)爱Error!(4)为Error!(5)焉Error!5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六王毕,四海一:_(2)辞楼下殿,辇来于秦:_(3)复道行空,不霁何虹:_(4)楚人一炬,可怜焦土:_(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_(6)奈何取之尽锱铢:_(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_(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

6、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_- 5 -6写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_(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_(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_(5)秦人不暇自哀:_(6)戍卒叫,函谷举:_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译文:_(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译文:_三、名言警句课内名句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

7、之,亦不甚惜。5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6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7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一、作者简介杜牧(803853),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在地方和中央都曾任职。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他为“杜樊川” 。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 ;他又和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其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弊;诗歌语言清丽而又风味清新,风

8、格激荡雄浑而又情致婉约。- 6 -著有樊川文集 。二、背景展示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谈到本文的写作缘起时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 ”唐敬宗李湛 16 岁继位,好声色,兴土木,游宴无度,不理朝政,在位三年便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借此赋表面铺写阿房宫的兴废,实则用秦骄奢致亡的故事,规劝本朝当政者,以古为鉴,明兴亡大道,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三、文体知识赋“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它是由诗经 、 楚辞发展起来的,到汉代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铺陈文采,描写事物,以抒写情志。重视辞藻和押韵,以铺陈、对

9、比、对偶、夸张等传统技法为主,文章显得整齐和谐、清新流畅而又具有磅礴的气势。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方法写赋,使之由骈俪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 。杜牧的阿房宫赋被视为初期文赋的典范之作。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阿房宫赋是辞赋,以整句(排比句、对偶句)为主,间用散句,长短句穿插其中,这样既显得有气势,又显得文章错落有致。B杜牧根据有关资料再造了“阿房宫” ,通篇瑰丽的想象、比喻、夸张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如“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既是比喻,也是夸张。C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个三字短句,节奏急促,写出了建宫背景及耗资,接着用几个长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写占地面积及走势。D文章前两段以议论为主,后两段以描写为主,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写法。如第三段对秦始皇奢侈的描写,一连用了六个排比句。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