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含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36168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四单元第16课过小孤山大孤山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 2018 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1第 16 课 过小孤山大孤山本文通过对小孤山、大孤山一带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了志在抗击金人、收复中原的情思。“放翁”陆游“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上苍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年少气盛的陆游,心中那一腔悲愤激昂,如山洪般爆发,他要雪国耻,救民生,整社稷然而,这一番大志,却因奸臣当道,终究还是幻影。同僚对他不冷不热,称他“不拘礼法,恃酒颓放” 。他也不在意,反而自号“放翁” ,他就是要放得开,放得起,放得下。放手一搏,重兴高祖之业。为此,他还吟啸一诗:“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丹心惟报国。 ”历史是在

2、不断地谱写、不断地重演的。当一个王朝气数将尽,任凭臣子怎样悲愤,都不会有扭转乾坤的可能。不久后,他就被谪贬,而就在这样的形势下,他仍没有放弃自己的丹心。就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仍拖着病体,挥毫写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一片赤诚,天地可鉴。就连在临终之时,也不忘山河破碎,他的遗作,更是让人不觉潸然。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厚 德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赏读: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整句反映了儒家的理想主义。人教版 2018 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22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赏读:骄傲不

3、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高兴不可过火。3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赏读: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知老之将至,情操高尚,不慕荣利,把功名富贵看得如天上的浮云一般淡薄。知识卡片背景简介宋孝宗乾道中,朝中抗战势力抬头,因“鼓唱是非”之罪一度被罢官的陆游复被起用。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陆游“得报差通判夔州”(入蜀记卷一)。因染病,迟至第二年夏初始离开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赴任夔州(今四川奉节)。 “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水亭有怀),此次赴任所,历时一百三十多天,行程五千余里,写下六万余字日记。陆游以日记形式记录沿途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结集为入蜀记

4、 。关于此段行程及交游情形,于北山陆游年谱概述如下:“闰五月十八日离山阴赴夔州通判任。六月二十五日,在镇江神庙中遇义军战士王秀,记其感叹之言二十八日与范成大遇于金山,时成大奉使赴金。行至当涂,以诗吊李白,途中曾函候曾逢。舟抵江州,游庐山。至武昌,遇诗人章甫,别后有诗寄之。在荆州,赋诗吊屈原。经巴东,登秋风亭拜寇准像。入瞿唐,登白帝庙。十月二十七日到夔州。知府事为济南王伯庠。凡旅途经见,均排日记录,成入蜀记六卷。 ”预习作业1字音识记烽火矶( ) 烽燧( ) 潦缩( )巉然( ) 西麓( ) 抟( )赪( ) 葭苇( )答案 j su lo chn l tun chn ji2古今异义与江山相发挥

5、人教版 2018 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3古义:_今义:_舟人指点岸如赪古义:_今义:_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古义:_今义:_答案 古义:辉映 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道理或意思充分表达出来 古义:以手指或其他物点示 今义: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 古义:没有前行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或者没有能力3一词多义(1)然杰然特起( )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实不然也( )答案 的样子 但是 这样(2)以今以钟磬置水中( )复以小艇游庙中(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案 把 用 用 而且 因为(3)之信造化之尤物也( )自数十里外望

6、之( )徙倚久之而归( )人教版 2018 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4何功之有哉( )之二虫又何知( )答案 的 它 语音助词,无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这(4)而突兀而已( )徙倚久之而归( )岸土赤而壁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而母立于兹( )答案 而已:罢了 表顺承 表并列 表转折你、你的4词类活用晚泊沙夹:_岸土赤而壁立:_掠江东南去:_上干云霄:_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_答案 在晚上,名词作状语 像墙壁一样,名词作状语 向东南方,名词作状语 向上,名词作状语 下雨,名词作动词5文白对照八月一日, 过烽火矶。南朝 自武昌至京口, 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

7、来从武昌到京口, 列置 烽 燧,此 山 当 是 其一也。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 自舟中望山, 突兀 而已 。 及抛江 过其 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人教版 2018 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5下, 嵌 岩 窦 穴,怪奇万状,色泽山下,(看到)裂缝的岩石和各式的岩洞,奇形怪状,色彩 莹 润, 亦与它 石迥异 。又有一 石,不 附 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 山 , 杰然 特 起,高 百 余 尺,丹藤翠蔓,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 罗络其上, 如 宝装 屏风。 是

8、日 风 静, 蒙络在它上面,像用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静, 舟行颇 迟,又秋 深 潦 缩,故 得 尽 见, 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 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正像)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过 澎浪矶、小孤山, 二山 东西相望。小孤 属舒 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 有 戍 兵。 凡 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 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 落星 之类,皆 名 天 下,然 峭拔秀丽 皆不可与小 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 孤 比。

9、自数十里外望之,碧 峰 巉 然 孤起, 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独自高高耸立着, 上干云霄,已 非 它 山可 拟 , 愈近 愈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 冬 夏 晴 雨,姿态 万 变, 信造化之尤 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 物 也。但 祠宇极于荒 残, 若 稍饰以楼美的地方。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稍微用楼 观亭榭,与江山相 发挥 ,自当高出金山之上 矣。 台亭榭装饰,与水光山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 庙在山之西麓 ,额曰 “惠济”, 神曰“安 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有“惠济”二字,(

10、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绍兴初 ,张魏公 自湖湘 还,尝加营葺 ,有 济夫人”。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碑 载其 事。又有别 祠 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 座碑记载了这件事。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 三面临 江 , 倒影 水中, 亦占一山之 胜。舟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船 过 矶,虽 无风,亦浪 涌,盖 以此得名 也。昔 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古人诗 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之句,传 人诗中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的句子,传说的 者因谓 小孤 庙 有彭郎像,澎浪庙有

11、小姑像, 实人因此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 不然也 。 晚 泊 沙夹,距小孤 并不是这样的。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人教版 2018 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6一 里 。微 雨, 复 以 小艇游 庙中 , 约一里远。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游览,南望 彭泽、都昌 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 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时隐时现, 极登 临之 胜, 徙倚 久之 而归。 登山临水游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 方立 庙 门, 有 俊 鹘 抟 水禽,掠 江东 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抓住一

12、只水鸟,掠过江面南 去, 甚可壮也。庙 祝云,山有栖鹘 甚多。 向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 二日早 , 行未 二十里,忽风云腾涌, 急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 系 缆 。俄 复 开 霁,遂 行 泛 忙系上缆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于是(船又)继续前行泛舟 彭蠡口,四 望 无际, 乃 知 太白“开帆入天 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 镜”之句 为妙。始 见 庐山及大孤 。大孤 状 镜”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类西梁, 虽 不可拟小姑之 秀丽,然 小孤之旁,颇 像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

13、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有 有 沙洲 葭苇,大孤 则四际 渺弥 皆 大江, 好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 望之 如 浮 水 面,亦 一 奇 也。江 自湖口分 远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 为南江 ,盖江 西路 也。 江 水 一支成为南江水,是长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 浑浊,每 汲用 ,皆以 杏仁 澄之,过 夕 乃可 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饮。南江 则极清澈, 合处如 引 绳,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像用绳尺划分过一样, 不相 乱。晚 抵 江州。州 治 德化县,即 唐之浔阳 不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 县,柴桑、栗里,皆 其地 也;南唐 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 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由江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