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十三动物的分类一无脊椎动物讲义新人教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29505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十三动物的分类一无脊椎动物讲义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十三动物的分类一无脊椎动物讲义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十三动物的分类一无脊椎动物讲义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十三动物的分类一无脊椎动物讲义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十三动物的分类一无脊椎动物讲义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十三动物的分类一无脊椎动物讲义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十三动物的分类一无脊椎动物讲义新人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的分类动物的分类( (一一)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本讲主题重难点突破 考试要求一、腔肠动物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2 -生活环境 (1)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海葵、海蛰、珊瑚虫 (2)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水螅 代表动物水螅生活习性 水螅多生活在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清洁淡水中,常附着在水草或他物上,以小型的水蚤、蠕虫为 食。形态特征 (以水螅为例)体色:浅褐色 体型:圆筒形、口向上,口周围有 5-12 条触手,适应固着生活; 体长:约 1cm,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及其意义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3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都能把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

2、形便于感知周围环境 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观察水螅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4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具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代表动物:水螅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许多是很好的海产品,营养价值高。 2、珊瑚可用于地质学和油气勘探。 3、珊瑚骨骼形成的珊瑚岛(礁)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境之一,为其他动物的生存提供了 多种环境。 4、珊瑚还是很好的工艺品,在旅游资源中有很高的价值。腔肠动物的刺丝囊对人的危害较大,可造成严重创伤,但某些毒素可作为新的药物开发、研究。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5 -二、扁形动物 涡虫生活环境

3、 扁形动物可生活在淡水、海水和潮湿的陆地上,多数营寄生生活,除涡虫外。 结构特征两侧对称的意义 感觉器官集中在前端,能最先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 器官,有利于动物的运动、捕食和防御。 其它扁形动物血吸虫绦虫 绦虫最发达的器官是生殖器官,消化和感觉器官退化。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6 -华枝睾吸虫具有发达的精巢 血吸虫病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我国由于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造成疫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 受到摧残。绦虫,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7 -扁形动物 主要特征 1. 身体呈两侧对称 2. 背腹扁平

4、3. 有口无肛门 主要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预防寄生虫病 三、线形动物 蛔虫 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身体一般为细线形或圆筒形,两头尖,有口有肛门。 有些是自由生活的,也有的寄生在生物体内。 线形动物不都是寄生的!秀丽隐杆线虫 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 结构特点 体表有角质层 具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有肛门,消化管结构简单) 口肠肛门 生殖器官发达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8 -无运动器官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2)体表有角质层; (3)有口有肛门。 代表动物:蛔虫 与人类的关系:预防寄生虫病 四、环节动物 蚯蚓外部形态特征蚯蚓的身体特征: 呈长圆筒

5、形,分节 蚯蚓的哪端是头部? 离蚯蚓环带近的一端是头部 蚯蚓身体的头部有多少节? 结构特征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9 -运动摄食与消化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深层土壤中;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它有机物为食(腐生) 。 肠壁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呼吸 体表有黏液,体壁上有毛细血管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10 -蚯蚓的呼吸是靠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氧气首 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管由体 表排出。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2)

6、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代表动物:蚯蚓 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蚯蚓的作用: (1)改良土壤(疏松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增产); (2)净化环境(分解有机垃圾); (3)优质的蛋白质饲料、药材。 沙蚕:鱼、虾、蟹的食饵 蛭:从蛭的唾液中提取的蛭素,可用于生产抗血栓的药物。 五、软体动物 河蚌(双壳类)结构特点运动、呼吸、摄食运动:斧足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11 -呼吸:鳃 摄食:入水管、出水管,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 其他软体动物蜗牛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多以植物的叶、茎、果实等为食,依靠腹面扁平宽大的腹足运动。章鱼 乌贼生活在海水中,以鱼虾等小动物为食,贝壳退化为内壳。 软体动物的

7、主要特征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代表动物:河蚌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牡蛎、扇贝、鲍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药用:鲍的壳(石决明) 、乌贼的壳(海螵蛸) 、珍珠粉可入药; 装饰:珍珠、贝壳;传播疾病: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12 -六、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占已知动物种数的 80%以上。 代表动物:蝗虫 蝗虫的结构特征根据观察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的躯体分为哪几部分? 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和附肢都分节(2)蝗虫的头部有什么特点?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13 -头部有一对触角,三个单

8、眼和一对复眼,负责感觉;口器用于摄食。 (3)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蝗虫的足分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蝗虫的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 适于飞翔。 蝗虫的触角是感觉器官,分节,具有嗅觉和触觉作用。 (4)蝗虫的身体结构特点有何意义? 有利于觅食、避敌、觅偶、寻找栖息地等,可以扩大其分布和生活空间,对其生存和繁衍有重要意 义。 蝗虫体表有比较坚硬的外骨骼,对蝗虫有什么意义? 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长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昆虫纲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

9、,一般有两对翅。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能飞行的动物 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超过 100 万种,这与它们的运动能力强是分不开的,它们具有 较强的飞行能力。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14 -其他节肢动物像蜘蛛、蜈蚣也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它们是否也是昆虫呢? 在分类学上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昆虫、蜘蛛、蝎子、蜈蚣、虾、蟹)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15 -身体和附肢(足和触角)都分节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食用:虾、蟹; 传播花粉:蜜蜂、蝴蝶; 药用:蜈蚣、蝎、蝉蜕; 实验材料:果蝇; 传播疾病:蚊、蝇、蜱、螨。 危害农作物:蝗虫。

10、金题精讲 题一:“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 ”描述的是下列 哪种动物的特征( ) A. 蜘蛛 B. 蜈蚣 C. 虾 D. 蜜蜂 题二:河蚌外套膜的作用是( ) A. 保护身体内部柔软部分 B. 参与呼吸和形成贝壳 C. 能使贝壳开和闭 D. 保护内部和形成贝壳 题三:下列蛔虫的形态特征中,哪项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 ) A. 身体呈圆柱形 B. 体表有角质层 C. 生殖器官发达 D. 消化管结构简单 题四:猪肉绦虫能钩挂和吸附在人体的小肠壁上,因为头节上有( ) A. 口 B. 触手 C. 唇 D. 小钩和吸盘 题五:夏季雨后,蚯蚓常会爬到地面上活动,原

11、因是 ( ) A土壤中缺乏氧气 B土壤中缺乏食物 C土壤中太阴暗 D寻找配偶繁殖后代 题六: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腔肠动物( ) A. 水螅 B. 珊瑚虫 C. 水母 D. 涡虫 题七:下列属于昆虫的一组动物是( ) A蜘蛛、蝗虫、蝈蝈 B蝗虫、蜈蚣、螳螂 C螃蟹、虾、蟋蟀 D苍蝇、蚊子、蝗虫 题八:如图,将甲、乙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装满水的试管中,甲的头部浸没在水中,乙的胸腹部浸 没在水中,但其头部露出水面。一段时间后,结果将是 ( ) A.甲、乙两只蝗虫同时死亡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16 -B.甲蝗虫死亡,乙蝗虫存活 C.甲、乙两只蝗虫均正常生活 D.甲蝗虫仍存活,乙蝗虫死亡 题九:

12、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1)它的身体分为 _部、 _部、 _部。 (2)用手触摸蝗虫和蚯蚓的身体分别有什么感觉?_。原因是蝗虫的体表有一层坚硬 的_,作用是 _。 (3)蝗虫共有_对足,_对翅,着生在 _部,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_。 题十: 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喜温,喜透气,以畜禽粪便 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蚯蚓是否喜湿润的土壤呢?李凡同学就 这个问题设计一组对照实验进行探究,他将 20 条蚯蚓放在干土与湿润土之间,每隔 2 分钟记录干 土和湿润土中蚯蚓数量,其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可以证明蚯蚓适宜生活在

13、_土壤环境中。 (2)该对照实验设置的变量因素是_。 (3)除了土壤湿度影响蚯蚓外,还有许多其他非生物因素影响蚯蚓生活,请你说出其中两个: _。 (4)蚯蚓是生态系统的_者,它能把有机废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专题复习讲义 - 17 -专题 动物的分类(一)无脊椎动物 讲义参考答案 题一:D 题二:D 题三:A 题四:D 题五:A 题六:D 题七:D 题八:D 题九: (1)一 头 二 胸 三 腹 (2)蝗虫身体坚硬,蚯蚓身体柔软 外骨骼 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3)三 两 二 胸 三 后足 题十:(1)湿润(2)水(或土壤的湿度) (3)光照、氧气含量 (4)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