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621913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渊明《饮酒》ppt课件5(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酒陶渊明1、桃花源记 (散文)2、五柳先生传(传记)3、归园田居 (田园诗)作者简介:陶渊明(365- 427),名潜,字渊明 ,一字元亮,东晋时 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 人、辞赋家、散文家 。曾著五柳先生传 以自况,卒后朋友 私谥“靖节”,故后 人称“靖节先生”。二、时代背景战乱、黑暗、灾荒三、生平思想精神自由,向往田园生活 ,不为形体欲望、后世声 名、别人的赞誉所拘束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 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 一个“真我”。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 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 的五首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 类是汉魏以来继承抒情言志传 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 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

2、园诗。后 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 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 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 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 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 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 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思路结构底色(平淡、安静) 意境深入(从容、淡定 )升华(真意无法表达)渊明诗有奇绝不可及语,如“结庐在人境 ”四句,有诗人以来无此句。 (王安石)思考:“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的 “真意”是指什么? 乞食:饥来驱我去, 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 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 副虚期。

3、谈谐终日夕,觞至辄 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 诗。感于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思考: 对于陶渊明归隐的内 心真实性,大家是否也有怀疑? 大家对他的归隐持怎样的看法?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 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 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觞酒, 日夕欢相持。更(gng):相互更替 ; 邵生:邵 平,“生”中国古代对于男子的通称 ; 宁:哪里 ; 似:比得上 ; 逝: 发语词 思路结构论点(衰荣无定,相互更替 )论据(邵平的典故 ) 结论(人道亦如此 )应对态度(释怀、饮酒 )陶渊明诗歌特征 :一、真真实率性,能够将景、事、 情、理融为

4、一体。方东树昭昧詹言:读陶公诗,专取其真事、真 景、真理。真,不烦绳削而自合 。施补华岘佣说诗:陶公诗,一往真气自胸中 流出,字字淡雅,字字沉痛。 语云:识曲听其真,读陶诗亦 须识出真处。二、淡淡然自得,泊然无为。追求可 与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 “素心人”为邻。(素心人:心地淡 泊之人。)严羽沧浪诗话:谢所以不及陶者,康乐之诗 精工,渊明之诗质而自然耳。朱熹朱子语类论文下: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 。(二)、梁萧统陶渊明集序说:“有疑陶渊明 之诗,篇篇有酒,吴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 ”即用含蓄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苦闷与追求。正如 欧阳修所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三)北宋的苏轼说

5、:“不知陶公方饮酒中,何缘记得此 许多事。”(书渊明饮酒诗后)。 饮酒诗中并不单纯写饮酒,其中 的内容实际上相当复杂,结合时代背 景,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将这组诗题为“ 饮酒” ?解题(一 )、饮酒诗是陶渊明归田数年 后(具体年数有争议)写的一组咏怀 言志诗,题为“饮酒”,应该说是用 心良苦,是为逃避当时的文网。既有 时代色彩,又富于个性特征。 三、简其源出于应佉璩,又协左思风力 。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 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 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 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 岂直为田家语耶?古今隐逸诗人 之宗也。陶诗下辞简洁,造句省净、深刻 。 钟嵘诗品:余闲居寡欢,兼比夜

6、已长,偶有名酒,无夕 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 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 以为欢笑尔。兼:加之,并且 ; 比(b):近来 ; 聊:姑且 序文二、 饮酒 一、主要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 。 陶诗的创作题材以组诗的形式写成的咏怀诗,共 二十首,不是一时所作。内容借饮酒书写情怀,寄寓很深 的感慨。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 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四、仕宦经历五次出仕: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 ,29岁,第一次做官,江州祭酒 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荆州 府属吏,职务不明元兴三年( 404),刘裕幕府中,镇军参军 同年,建威将军刘敬

7、宣幕下,建威 参军义熙元年三月(405年), 彭泽县令听读全 诗,想想 这首诗讲 了几层意 思,分别 写的是什 么?饮饮 酒酒陶渊明陶渊明结庐结庐 在在 人境,而无人境,而无 车马车马 喧。喧。 问君问君 何何 能尔,心远能尔,心远 地地 自偏。自偏。 采菊采菊 东篱东篱 下,悠然下,悠然 见见 南山。南山。 山气山气 日夕日夕 佳,飞鸟佳,飞鸟 相与相与 还。还。 此中此中 有有 真意,欲辨真意,欲辨 已已 忘言。忘言。按节奏诵读诗歌:1至4句为 第一层,讲作 者因为能够超 脱现实纷扰, 有高尚的精神 境界,所以觉 得所在的地方 也偏僻幽静了 。5至10句 为第二层, 说明欣赏美 丽的自然景

8、 物,能获得 无限的意趣 。居住在喧嚣的尘世 ,为什么生活是如 此的平静、心灵是 如此的安宁呢?原 来是自己保留着一 颗远离俗世的心。 这几句语言朴实, 却道出了他自己的 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在自家的菊园里 采菊以佐酒,悠 然闲适的抬头来 欣赏南山美丽的 景色。显示出了 诗人超然物外的 生活方式,与那 些官场中人孜孜 以求名利截然不 同。(写诗人高尚情致)山中的落日, 回巢的飞鸟, 都显得那样美 妙,诗人从中 体会乐趣。而 飞鸟归巢自然 勾起了诗人辞 官归隐的联想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写南山美景)此中有

9、真意, 欲辨已忘言。由山中之景 领会到人 生真谛, 但诗人并 未明辨。 世界上美 好的东西 往往是无 法用语言 表达的, 只能用心 灵去感受 它。(总结全篇)探究:探究:1 1、本诗的主旨是什么?、本诗的主旨是什么?写田园之景,抒写田园之景,抒 隐居之情,以纯朴自隐居之情,以纯朴自 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 诗人闲适的生活,感诗人闲适的生活,感 悟到的人生真谛和对悟到的人生真谛和对 自然风光的喜爱。自然风光的喜爱。2 2、选出你喜欢的诗句,、选出你喜欢的诗句, 谈谈你喜欢的原因。谈谈你喜欢的原因。 “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物我合一 ,心和自然亲近。 “心远地自偏”,隐居 重在

10、精神上的宁静、自由, 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 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 ”好不好?为什么?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 恬淡、闲适、对生活无 所求的心情。改成“望” 不好,“见”表现出诗人 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 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 山的形象映入眼帘。结合诗作学习,评评陶渊明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有什 么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陶渊明弃官归隐,洁身自 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 善独立的人格,渴望自由,总 的特点是“淡泊”,“独善其 身”。这在当时来说,是对黑 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因此有其 积极意义。但是,要改选社会 ,消除污秽,不能

11、单靠“归隐 ”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 ,积极地 参加社会活动。从这 点来说,陶渊明的退隐思想也 有其消极的一面。思考:陶渊明在文学上的地位当然不能否认,但是他消极 颓废,及时行乐的思想对后代流毒也不小。白居易曾说 陶渊明的诗是“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这种乐天安 命,知足保和的思想与当今时代精神相不相违背?我们 该怎么认识和对待这种思想? 一、背诵默写: 1、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 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 。2、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 ,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对陶渊明的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诗歌表现了诗人不慕功名利禄

12、的高尚 节操以及在自然景物中寻找乐趣的恬适 心情。 B、本诗平淡自然而诗意隽永,情与景相 应成趣。 C、本诗的主旨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 地自偏。” D、诗中的“菊”、“山”、“气”、“ 日”、“鸟”这些极富诗情画意的景物 都点出了“真意”的所在。二、选择题2、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 灵的宁静,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 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快乐。 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了作 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一景象的赞美,表 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 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 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 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3.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 悠闲欣赏,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 隐自洁的人生追求。 B、第一、二句直接道出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 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生活的厌倦。 C、第三、四句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 在、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D、第五八句将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 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作者完全陶 醉在悠闲自得之中。 E、“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是全诗的 总结,意即大自然有人生的意义,作者想说出 来却不能说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