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19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含解析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20398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19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19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19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19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19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19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课时作业19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课时作业课时作业(十九十九) 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澳大利亚与极地地区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澳大利亚沿 28S 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 13 题。1图中( ) A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B从东到西多为热带草原 C东岸比西岸年降水量大 D东西沿岸自然景观相似 解析:澳大利亚沿 28S 的地区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 较少,但东部大分水岭以东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降水量较 大,故该地东岸比西岸年降水量大。 答案:C 2图中地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 A自给自足 B农产品商品率高 C刀耕火种 D劳动密集型农业 解析:位于澳大利亚中部的大自流盆地,该地有世界著名的 混合农业,这种农业的农产

2、品商品率高。 答案:B 3图示海域( ) A两岸洋流性质相似 B西侧洋流能降温减湿 C两岸洋流流向相同 D东侧洋流能形成渔场 解析:图示海域,东侧有向南流的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起 增温增湿作用;西侧有向北流的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沿岸起降温减 湿作用。 答案:B 读下图,回答 46 题。24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 AT BQ CR DS 5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 AT BQ CR DS 6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 P 地 相符的是( )A B C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第 4 题,读图可 知,R 位于澳大利亚东部

3、沿海,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明显。第 5 题,图中 Q 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 控制,形成“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第 6 题,P 地位于澳大利 亚内陆南回归线附近,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 因此图中与 P 地相符。 答案:4.C 5.B 6.A 读下图,回答 78 题。37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动物是鸸鹋和有“跳远名将”之称的 ( ) A考拉 B袋鼠 C琴鸟 D鸭嘴兽 8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几千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 B四周被海洋包围,生物进化缓慢 C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 D气候非常寒冷 解析:澳大利亚有许多特有的动物,如有袋

4、类动物袋鼠和树袋 熊,形似鸵鸟的鸸鹋,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等。图中国徽上的动物 是袋鼠和鸸鹋。大约两亿年前,澳大利亚大陆就与其他大陆分离, 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中,以后就没有再发生联系。生物种类的长期 独立发展演化,使澳大利亚拥有许多与其他大陆不同的独特动植物。答案:7.B 8.D 读下图,并结合 P 地气候资料回答 911 题。9P 地的气候特点( ) A全年温和湿润 B年均温在 0 以下 C全年高温多雨 D各月降水差异较大 解析:由图可知 P 全年温差较小,降水均匀,最低温在 0 以 上,最高温度在 20 左右,全年温和湿润。 答案:A 10一月由 P 地乘船经甲海域驶向 Q 地( ) A一路

5、逆水 B航向为东北 C一路逆风 D航向为东南 解析:1 月为南半球夏季,盛行西北风,为顺风、顺水,所以 航向为东南。 答案:D 11七月 Q 地比 P 地( ) A人口密度大 B黑夜时间长 C日出时间相同 D平均气温高 解析:七月南半球为冬季,Q 地纬度较 P 地高,黑夜时间较长。4答案:B 镌刻有“中国南极昆仑站”的玉碑永久矗立在(8025S,77 07E),成为我国南极昆仑站最为重要的标志物。读下图,完成 1213 题。12图中 M 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3关于我国南极昆仑站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该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该地气候酷寒、干燥、烈

6、风 该地降水丰富常年积雪多 该地海拔高、气压低、空气稀薄 A B C D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可判知,M 地位于南极半岛附近,该地域 受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影响,常年吹东南风。昆仑站位于南极地区, 该地受冷高压控制,气压较高,降水较少。 答案:12.A 13.A 二、综合题 14(浙江卷)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 图 1 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 2 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 区的构成图,图 3 为图 1 中三地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 下列问题。5(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 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2)说明、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 (3

7、)比较地和地水资源的异同点。 解析:(1)通过图 1 可以看出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 由图 2 可以看出出口地主要是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从离港口近、 离国外市场近等角度分析,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2)地属于 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明显交替,夏季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多 雨的湿季。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 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 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3)根据澳大利亚地形特点可知,地下 水资源丰富,为两地共同点。不同点从两地所在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上分析降水情况带来的地表水变化。 答案:(1)地理分布: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州

8、的中西部;主要出 口地为东亚。6优越条件: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 港;距离东亚市场较近。 (2)地夏季降水集中;地冬季降水集中。 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 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 带来降水。 (3)相同点:、两地都有丰富的地下水。 不同点:地水资源总量比地少,地表水终年缺乏。地地 表水较为丰富,集中在冬季。 15极地地区是科学研究和考察的天然场所。2015 年 4 月 10 日,我国执行第 31 次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顺利凯旋,标志着 我国第 31 次南极科考任务顺利完成;2015 年 7 月 11 日,我

9、国第六 次北极科考队又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穿过北极圈,开始实施 北冰洋科学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大洋名称:A_;B_;C_。 (2)中山站在长城站的_方向。这两个科考站中,距离北 京较近的是_。 (3)我国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地 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常年盛行东北风的是_。 (4)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的时间都是在 2 月, 建立北极科考站的时间最佳应是几月?原因是什么? (5)结合下表,描述南极大陆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气候特 征形成原 因干燥解析:第(1)题,南极洲与三大洋的位置可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和 南美洲、大洋洲进行判断。

10、第(2)题,首先根据两科考站所处的纬度, 可判断出中山站位于南侧;然后在两科考站所对应的劣弧间按顺时 针(南半球)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出中山站在东侧;也可判断 出两科考站各自的经度,然后再判断两者的东西方向。两科考站与7北京的纬度相差不大,中山站与北京的经度相差较小,而长城站与 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因此可判断出中山站与北京的距离较近。第 (3)题,首先确定出四科考站所在地区的经纬度:长城站(62 1259S,585752W)、中山站(692224S,762240E)、 昆仑站(802501S,770658E)、黄河站(7855N,1156E), 由此可知只有长城站位于西半球,长城站的纬度最

11、低,自转线速度 最大,黄河站位于北极圈内,常年盛行东北风。第(4)题,极地建站 应选择在暖季。第(5)题,对于南极洲气候特征的形成,要从纬度、 大气环流、地形、下垫面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 答案:(1)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2)东南 中山站 (3)长城站 长城站 黄河站 (4)8 月。此季节北极地区大部分是极昼、暖季,利于建站和科 学考察。 (5) 气候 特征形成原因酷寒南极洲几乎全部位于南极圈以内,地处高纬度,获得 的太阳热量较少;南极洲平均海拔 2 350 米以上,地势 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南极洲表面被 冰雪覆盖,对阳光的反射作用强 南极洲终年在极地高压的控制下,降水稀少烈风由于低温,南极大陆形成强大的高压中心,与周围形成 强大的气压差,因而形成强大的极地东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