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同步导学人民版必修二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含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20354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同步导学人民版必修二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同步导学人民版必修二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同步导学人民版必修二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同步导学人民版必修二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同步导学人民版必修二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版 2017-2018 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导学案1课时作业(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吕氏春秋召类中写道:“吾恃为鞔(指鞋)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尤吾不食也。”这里“吾”的身份是( )A官营手工业者 B民营手工业者C家庭手工业者 D雇佣手工业者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吾”需要通过制作鞋子、销售鞋子来维持生计,说明是民营手工业者,答案为 B 项。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流入市场销售,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家庭内部消费和交纳赋税,雇佣手工业者不考虑产品的销售,因此,A、C、D 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 B2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

2、:“通身长度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掘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的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A制瓷 B冶金C纺纱 D织锦解析: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根据材料中“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结合所学知识知道明中叶以后,使用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由此可以判断出材料描述的是明朝时织锦用的花楼机。答案: D3元史食货志一记载:“成宗元贞二年(1296 年),始定征江南夏税之制夏税则输以木棉布绢丝绵等物。”由此可以看出元朝时( )A经济重心仍在南方 B赋税品种相对单

3、一C棉纺织技术更新较快 D棉纺织业发展比较迅速解析: 材料提及元朝对江南地区征夏税,与经济重心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只提及元朝对江南地区征夏税,不能得出国家赋税品种单一的结论,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这一时期棉纺织技术的变革,故 C 项错误;国家对江南地区征税内容以棉绢为主能够推断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发展迅速,故 D 项正确。答案: D4“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诗句中这些纺织产品的主要用途是( )A自我消费 B对外出售C交纳赋税 D捐赠礼品解析: “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体现了产品主要用于自家消费,故选 A 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外出售、交纳

4、赋税和捐赠礼品,故排除 B、C、D 三项。答案: A人民版 2017-2018 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导学案25太平御览载:杨(贵)妃宠爱特甚。宫中主贵妃刺绣者七百人,扬益及诸戚里每岁进衣服,布之於庭,光夺人目。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宫中刺绣属于官营手工业 扬州和益州丝织业发达唐代的丝织业代表古代最高水平 唐代贵族生活攀比之风盛行A BC D解析: “宫中主贵妃刺绣者七百人”表明是官营手工业,故正确;“扬益及诸戚里每岁进衣服,布之於庭,光夺人目”说明扬州和益州丝织业发达,故正确;唐代的丝织业代表古代最高水平,材料没有涉及,故错误;唐代贵族生活攀比之风盛行,材料没有涉及,故错误,选择

5、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6景德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面增,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由此判断此窑的性质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解析: 根据题目中“真宗命进御瓷,瓷底书景德年制”得知,瓷器是专门为皇家生产,不在市场上流通,是官营手工业,故 A 项正确;民营手工业是为市场而生产,在市场上流通,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家庭手工业是农业的副业,生产主要是供自己和交纳赋税使用,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私营手工业即是民营手工业,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答案: A7明、清时,周村成为全国瞩目的丝绸生产中心,出现了收蚕、烘煮、缫

6、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由此可见周村丝织业生产的特点是( )A丝绸生产技艺高超且物美价廉B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日益严格C种植业发展推动纺织业的进步D专业手工业作坊生产分工细致解析: 题目中并未体现丝绸技艺高超以及丝织品价格,故 A 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官府,根据题干提供的明清这个时间,此时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 B 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种植业与纺织业之间的关系,故 C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可以得出手工业分工越来越细,故 D 项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亩之宅,树

7、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人民版 2017-2018 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导学案3材料二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传材料三 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一作唤找)。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苏州府志(1) “匹妇蚕之”属于哪一手工业经营形态?材料一又是中国哪种经济形式的真实写照?(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8、指出“三服官” “东西织室”属于什么性质的手工业,其生产经营的特点有哪些。(3)据材料三,指出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并从材料中找出一句话作为最有力的证据。解析: 第(1)问,回答时要结合所学及材料“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分析解答,其手工业形态是家庭手工业;经济形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第(2)问,回答时注意结合所学及材料“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由此可知是官营手工业,其特点是做工人数多、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第(3)问,从“匠有常主,计日受值”可以判断“主”与“匠”之间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答案: (1)形态:家庭手工业。形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性质:官营手工业。特点: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任答三点即可)(3)现象:资本主义萌芽。证据: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