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课后知能检测含解析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20215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课后知能检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课后知能检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课后知能检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课后知能检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课后知能检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课后知能检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5-3课后知能检测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版 2017-2018 学年高中历史必修 3 试题含解析1第 3 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基础巩固1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归国科学家满怀爱国热情 邓稼先是在“双百”方针的感召下回国的 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A B C D答案 D解析 从材料“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生产力还非常落后,正确。邓稼先放弃了国外优厚的条件归国可以体现出。邓稼先在 1950 年获美国普渡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立即归

2、国,可以排除。是成功爆炸原子弹的意义。符合题意。2新华社电:“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电文讲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枚自行研制火箭发射成功C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 “神舟 5 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从电文中“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可知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32001 年,袁隆平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与他相关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人民版 2017-2018 学年高中历史必修 3 试题含解析2A “两弹一星” B杂交水稻C “神舟 5

3、号” D “银河号”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袁隆平的杰出贡献是杂交水稻。4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是指(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D “神舟 5 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答案 D解析 “走出了自己的摇篮”是指中国人离开地球,走向太空,因此选D。5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 “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在此基础上,

4、中国政府于 20 世纪 90年代进一步提出( )A “载人航天工程” B “双百”方针C “科教兴国”战略 D “三个面向”方针答案 C解析 1995 年中国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符合“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的要求,故 C 项正确;1992 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题干中“进一步提出”要从科学和教育两方面来看,A 项更多的是体现科学而未体现教育方面。 “三个面向”方针提出于 20 世纪 80 年代,D 项错误;“双百”方针提出于 1956 年,可以排除 B 项。能力提升61956 年,中共中央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任务,制定了十二年科技人民版 2017-2018 学年高

5、中历史必修 3 试题含解析3发展远景规划 。对这一决策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D “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答案 A解析 从 1953 年开始,在经济恢复的基础上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为服务经济建设,中共中央制定了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故 A 项正确;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是 1958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一五”计划是 1957 年底超额完成的,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双百”方针与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无直接关系,故 D 项错误。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

6、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C “神舟 5 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D选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答案 D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 ,只有 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的籼型杂交水稻走在世界最前列,故本题选 D 项。A、B、C 不符合“之最”的要求。8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A “双百”方针、 “教育大革命” 、 “三个面向” 、和平赎买B “两弹一星” 、 “科教兴国” 、 “双百”方针、载人航天工程C上山下乡、籼型杂交水稻、 “三步走”

7、 、和平共处D “863 计划” 、 “样板戏” 、三个世界、希望工程人民版 2017-2018 学年高中历史必修 3 试题含解析4答案 B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教科文” 。 “和平赎买”属于经济方面, “和平共处” “三个世界”都是外交方面,四个选项中属于教科文这几个行业的只有 B 项。9新中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布满荆棘,但成果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弹一星”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全国各族人民喜迎新中国 50 华诞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功臣。我们向功臣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所有

8、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了这一事业献身的同志们表示深切的怀念。1999 年 9 月 19 日人民日报社论材料二 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材料三 到 2020 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

9、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国家中长期(20062020 年)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在此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尖端科技成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的现实条件是什么?此论断对中国未来发展有何意义?(3)联系材料三并结合现实,阐述中国要实现 20062020 年的科技发展总人民版 2017-2018 学年高中历史必修 3 试题含解析5目标所具备的有利因素。答案 (1)精神内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10、,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同、勇于攀登。科技成就:1964 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 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7 年又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 年我国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73 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2)现实条件: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更多的成果;世界总的趋势走向缓和,各国都把提升以科技、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作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意义: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推动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具备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基础和能力;坚持对外开放,日趋活跃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使我们能分享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有利于形成独特的创新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