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7-4随堂双基达标含解析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20159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7-4随堂双基达标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7-4随堂双基达标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7-4随堂双基达标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7-4随堂双基达标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7-4随堂双基达标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版 2017-2018 学年高中历史必修 3 试题含解析1第 4 课 向“距离”挑战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给交通工具带来革命性飞跃的重大发明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推广 B飞机的发明和使用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电动机的广泛应用答案 A解析 从 19 世纪 70 年代起,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直接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故 A 项符合题意;B 项是交通工具发生革命性飞跃的表现之一,C、D 两项均与交通工具的变革没有内在联系。21909 年,一位 35 岁的科学家荣获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后人誉为“无线电之父” 。这位科学家是( )A西门子 B贝尔 C马可尼 D赫兹答案 C解析 马可尼横跨

2、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成功,被誉为“无线电之父” 。3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德律风”(telephone)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而有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此亘古未有之便益,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 ”这项发明是( )A火车 B电话C电报 D电影答案 B解析 “德律风”(telephone)即电话的意思;另外,从李鸿章的描述也可以判断该发明为电话。4在人类历史上,曾产生过一系列改变时代的重大发明。在这些发明中,来势最猛、发展速度最快、对人类文明进程改变最大的是( )人民版 2017-2018 学年高中历史必修

3、 3 试题含解析2A火车 B飞机C电话 D互联网答案 D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互联网的特点。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来势最猛”“发展速度最快” ,由此可判断是互联网。其他三项从发展速度和影响上都比不上互联网。5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 、 “交通”和“交流” 。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答案 D解析 材料认为网络就是传媒,就是“交通”和“交流” ,这成为人类交往的

4、一种方式,故选 D 项。6阅读下面材料:材料 某校一个班级开展研究性学习,全班分成三组了解两百余年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项典型成就,在他们的报告中分别出现了以下三句话。第一组:恩格斯说:“分工、水利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 18 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第二组:恩格斯说:“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我们认为爱迪生是这条道路开辟的伟大旗手。 ”第三组:比尔盖茨说:“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请回答:(1)第一组同学涉及的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我们把这一事件称为什么?期间最具代表性

5、的成就是什么?(2)请列举两项发明成果,证明“爱迪生是这条道路开辟的伟大旗手” 。人民版 2017-2018 学年高中历史必修 3 试题含解析3(3)第三组中涉及的比尔盖茨的设想依据的主要是哪种科技成果?请概述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4)请代表该班同学用一句话归纳科技的作用。答案 (1)工业革命(或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2)电灯。创建了第一个中心发电厂,把输电线连接成网络。(任意举两例爱迪生的发明均可)(3)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技术。影响:四通八达的计算机网络,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使全人类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遍布世界的互联网,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