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612412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明 杨慎群英会蒋干中计 罗贯中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 ,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 说家,相传为施耐庵学生,两人曾共 同从事创作。他著有十七种通俗演义 ,代表作三国演义,最早版本为 明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它是我国 古代著名的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也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杰出 的长篇历史小说,也是我国小说发展 史上里程碑式的巨著。这部小说尊重 史实,又带有传奇色彩。以史料为基 本依据,但又不拘泥于史

2、料,而是按 照历史生活的本质,进行精炼的概括 和合理的虚构,既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又体现了艺术的真实。小说善于描写大大小小的战争。 总计有四十余次交战,千变万化,摇 曳多姿,注重写出战争的复杂性、多 样性、特殊性。这部小说还塑造了一 批栩栩如生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善于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不同 的故事情节,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 格特征。“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则是 这部小说的语言风格。本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是赤壁之战的著名片断。在此之前,曹操大 军南下,刘琮投降,曹操得了荆州,气焰很 盛,准备顺江东下。东吴孙权经过一阵犹豫 之后,接受了诸葛亮的劝说和内部主战派的 主张,决定联合刘

3、备抗击曹操。曹操的青州 、徐州之兵不习水战,顺江东下要依靠荆州 水军。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深得水军之妙” ,被曹操任命为水军都督。周瑜为了要打败 曹操,决心用反间计除掉蔡、张两人。曹操 手下的蒋干盲目自信,以为可以凭交情去劝 说周瑜降曹,结果送上门去充当了周瑜实行 反间计的助手。复述故事1234一、整体阅读,概括情节整体阅读,按照小说序幕、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 序概括小说情节。周瑜毁曹操书斩了来使,初战告捷后,夜窥曹 军水寨,下决心除掉蔡瑁、张允。此时蒋干请 命说降,周瑜定计,接着大会群英,巧设妙计 ,引诱蒋干进入圈套,蒋干偷盗书信,并坚信 书信内容属实。蒋干回报,曹操中计,误杀

4、蔡 张二人。最后反间计成功,周瑜大喜。情 节 ()毁书斩使 ()挫败曹军 ()暗窥曹寨 ()定反间计 ()款待蒋干 ()舞剑作歌 ()施反间计 ()细作来报 思考:从题目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 1、蒋干是谁? 2、“中计”指中谁的计? 3、“计”指什么计谋? 4、计谋的目的是什么? 5、设此计的原因呢? 6、周瑜怎么知道的呢? 7、计谋的结果呢? 1、曹操帐下幕宾。 2、周瑜的计。 3、反间计。 4、杀蔡、张二人。 5、二人 “深得水军之妙” 6、亲往探寨。 7、曹操误杀此二人。一(1-3) 开端 周瑜决定除掉蔡瑁、张允 。 二(4-8) 发展 高潮 周瑜巧施反间计,蒋干中计 。 三(9-10)

5、 结局 尾声曹操杀蔡、张二人,周瑜计成 。文章结构第二段一 (4) 蒋干来访,周瑜定计二 (5-6)大会群英,制止说降三 (7-8)入帐共寝,蒋干上钩巧施反间计周瑜定计制止说降 入帐共寝蒋干中计蒋干来访大会群英蒋干上钩 决定除掉 蔡张二人起因曹操中计 周瑜计成结果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思考:周瑜用了什么方法除去蔡瑁和 张允的?全文的主线是什么?明确:使的是借刀杀人反间计。诱 骗蒋干盗书,离间蔡、张与曹操的 关系,借曹操之手除掉蔡张二人。设计、用计、中计是情节的主线。 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3):周瑜决定除掉蔡 瑁、张允。1、 能用几个字概括第1段内容吗?周瑜为 什么要这样做? 明确:毁书斩使。

6、曹操来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 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 1)回击挑衅 2)以示决心 3)激励士气2、第2段写什么?曹操为什么吃败仗 ?回去后怎么办?明确:写曹操折兵和曹操练兵。曹操所 以失败,一方面由于“青徐之兵,不习水 战”,另一方面突出周瑜善于调兵遣兵。 曹操回去后采纳蔡瑁、张允意见,让他 们操习水军。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通过探 看曹军水寨发现什么?如何解决?明确:得胜后犒军、报捷、“亲往探看曹 军水寨”。看到曹军操练水军井井有条、 声势浩大(结合书上具体描写),悟出 要破曹军,先要除掉“深得水军之妙”的 蔡、张。于是一条反间计就在心中酝酿 了。4、课文为什么从周瑜毁书斩使

7、,两 军大战三江口写起?这与本文的中 心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 密切的因果关系。毁书斩使才有三 江口之战;由于曹操三江口战败, 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由于这 两人整治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 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这一部 分是周瑜设计的背景。第二段一 (4) 蒋干来访,周瑜定计二 (5-6)大会群英,制止说降三 (7-8)入帐共寝,蒋干上钩分析第二部分(4-8):周瑜巧施反间计,蒋干 中计问题探究2 “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试析周 瑜之计:B 炫耀A 堵嘴C 佯醉欲擒故纵 心理震慑示之以隙玩于彀中有口难开 自愧不如环环相扣,天衣无缝, 假戏真做,水到渠成步步窘迫

8、,进退失据, 自作聪明,贻笑千古问题探究2 周瑜又是如何设计使蒋干对密信 内容深信不疑的?1.密信:措辞设计周到备至,富有迷惑性。 内容在蒋干看来处处合乎情理2.梦话:周瑜两次装说梦话“教你看曹贼之首 。”这就使蒋干误以为周瑜是“醉后吐真言”。3.密报:假托北方有人来报密:“张、蔡二 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与密信内容 相互印证。使蒋干完全相信。周瑜(设计) 反间 蒋干(中计)高明的演员愚笨的木偶 周瑜之“笑” 蒋干之“愕(惊)” 曹操之“怒 问题探究4:一字传神 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瑜笑而挽其臂曰:“既无此心,何速去也?”试分析周瑜

9、六笑蒋干四惊的含义?为蒋干送上门来助施反间计而高兴,自信之笑。 “笑”里有对蒋干的嘲弄和计策有了着落之后的自鸣得意。早已看透蒋来意,嘲笑蒋欲盖弥彰。虚情假意地表亲切,以便让他上钩。 为稳住蒋干而作的姿态说罢,大笑畅饮。瑜佯醉大笑曰: “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 有今日!”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让蒋干感到自己毫无戒心,以便麻痹他。一是 为自己先发制人的成功而得意,二是为了向蒋 干表明自己够朋友,三是为下面装醉做准备。为今日成就自豪,让蒋干知抗曹之心不可动摇。是佯 醉借酒撒疯,以自己事业上的成功压制蒋干。进一步显示自己在东吴地位,以绝蒋劝降之念。笑中 暗含威慑,吓得蒋干“面色如土”。 总之,

10、周瑜的几次“笑”,都不是朋友间真诚的“笑”,而是 居心叵测的假笑,是要用笑来掩饰他的真实意图。周瑜之“笑” 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 敏锐机智,将计就计,计划周密 笑曰:“闻弦歌而知雅意”擒纵自如,震慑对手,成竹在胸笑挽其臂曰“何速去也?” 大笑畅饮豪放自信,躇踌满志,睥睨群雄佯醉大笑曰:“不曾想有今日” 言罢大笑周瑜之“笑” 对文章的主要人物周瑜的刻画,作者着意于 对其“笑”的描写。 这“笑”,有天赐良机的得意,有对愚笨对手 的嘲弄鄙视引诱,有对自己功成名就的情不 自禁的炫耀。笑”中有心理,“笑”中有性格,“ 笑”中有计谋,“笑”中有成功。 总之,对周瑜“笑”的描写,洗练传神,使人 物之风采

11、神韵,跃然纸上,真可谓“着一笑 字,境界全出”。周瑜性格他勇敢善战(三江口初捷 的布置指挥),足智多谋(反间 计是在他夜探曹军后定下的,实 施过程步步紧逼,精密周到。) 他又是年轻潇洒,豪放自信(酒 席上舞剑作歌,接待蒋干时的 内紧外松,几次大笑) 。 周瑜形象 才思敏捷 足智多谋 英勇善战 慷慨豪爽 处处主动 有控制局势的能力重视调查研究、能做到知己知彼此外,还是个骄矜自傲之人1、愕然:2、惊愕:3、面如土色:4、大惊:蒋干四惊周瑜开口便说破自己来意。监酒戒言公事,堵住蒋干的嘴,使他 想开口而不得;周慷慨豪迈,立场坚定, 更使他开口不得蔡张怎会给周瑜写信?莫不是结连东 吴?思之有理,却是受骗

12、。总之,蒋干狂妄自大,不自量力;既无自知 之明,也无知人之明;贪功心切,鬼迷心 窍,失去判断真伪的能力。盲目自信 自命不凡志大才疏自作聪明自荐说降 昂然而来 东吴会友中计东吴问题探究3(蒋干性格)蒋干形象 口出狂言 自视甚高 胸无城府 懦弱胆怯 明明愚蠢无能却爱自作聪明分析第三部分(9-10):曹操中计杀蔡、张, 周瑜庆计成 。曹操为什么会中计?为什么又马上省悟?为什么 又知错不认错? 明确:曹操对降将蔡、张二人本来不大信任, 三江口折兵,回去就怪他们“汝等不用心耳”, 所以后来会一时相信密信内容。看到首级想到 水军的重要,失去两将也就意味着失去水上优 势。但他刚愎自用,主观自信,不肯承认错误

13、 反而找杀蔡、张两人的借口,说他们“怠慢军法 ”。 曹操杀蔡、张二人后,课文为什么还要选入“ 细作探知”一段作尾声?明确:选这一段作尾声,情节才完整。周瑜的“ 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剿除。吾无忧矣!” 与第3段中“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 曹”呼应,说明计策的成功。曹操失去能使水 军由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将领,对于随后的赤壁 大战曹败吴胜有很大关系。周瑜可以说除去最 主要的障碍,所以“大喜”。 曹操他是一位老谋深算的政治 家,军事家。他刚愎自用,骄 傲轻敌,自恃“率兵百万”而不 重视水战劣势。他天性多疑, 对降将不信任、不重视,以致 后来会一时上当。他急躁而奸 诈,因急躁,会错用蒋干,因 奸

14、诈,知错不认错,还要寻找 借口。曹操形象骄傲轻敌轻信多疑阴险奸诈文过饰非作者用哪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 明确:在事件的叙述中作者用白描手法简略 交代。以人物自己言行神态表现。细节描 写(如周瑜佯醉呕吐;周瑜假喝“低声”,便唤“ 子翼”;蒋干窃听等)。气氛烘托(如对曹军 水陆军营的气氛描写,蒋干盗信时的紧张气氛 设置等)。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两人性格 更鲜明。总结:主题思想通过这个故事反映曹操与 东吴间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 斗争,赞美周瑜的卓越军事才 干,也告诉了我们知彼知己方 能百战百胜的道理。拓展1、小说的内容与史料相同之处:(1)历史上的确有蒋干这个人。(2)赤壁之战前,蒋干确曾往东吴游说

15、过周瑜 而没有成功。(3)周瑜确曾设宴招待过蒋干并请他参观军营 仓库等。(4)有些对话(如周瑜迎接蒋干时说的话)是 照录史料,有些略有变化。2、小说与历史不合的地方: (1)历史上曹操从扬州请来蒋干去游说周瑜,小说中蒋 干自荐往东游说周瑜。 (2)历史上蒋干是周瑜的同乡,小说中蒋干与周瑜“自幼 同窗交契”是同学。 (3)历史上周瑜两次设宴招待蒋干,留宿三天,住在军 营外面的宾馆里;小说中设群英会招待了一次,留宿一 夜,与蒋干同榻而眠。 (4)历史上周瑜未对蒋干设圈套,小说中周瑜利用蒋干 施行反间计。 (5)历史上蒋干游说虽未成功,却没有成为笑柄,对蒋 干的才能是肯定的;小说中蒋干是一个口出大言,胸无 城府,志大才疏,自作聪明的可笑的庸才。2、一封假书信为什么能瞒过蒋干、曹操 二人? 蒋干除了由于受急于要捞点情报以便回去 交差这一心理因素驱使而使他分不清真假 以外,还因为周瑜特意安排了一些迷惑他 的细节,被一步步引入圈套。一是周瑜故 意合着假书信的内容说梦话,让蒋干相信 降书属实;二是安排人在四更时来向周瑜 报告“江北有人到此”,还在与周瑜密语时故 意漏出一句“急切不得下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