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612398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41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主讲人 吴歧范Date1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内 容 1、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西方比较) 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功能 3、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学习方法 4、答疑Date2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與根基,歷史 悠久的中華傳統文化,早已融入了每一個 中國人的血液之中,她決定著我們的生活 方式、思維特徵、價值取向以及文學藝術 的總體面貌。Date3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从未 间断,受西方文明冲击也不泯灭。是世界上自成 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给我们以无比的自豪、 自信和自尊。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2、也”。(诸夏的礼仪 文明是高度发达的,远超过四方夷狄。因此,即 使夷狄们有了国君,但他们没有礼仪制度,单纯 靠武力称霸;而诸夏虽然没有当政的国君,也能 通过礼乐制度来取得社会的有序安定。)2018/7/34 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不是发思古 之幽情,食古不化。复兴儒学,是 为了把握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质, 进行吸收和改造,建构社会主义新 文化,使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 文化之林。Date5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求是务实、 先国后家的精神,在建设现代化 的今天,鼓舞人们不畏艰难曲折 ,朝着理想境界迈进。 中华民族贵和持中、正道直行的 精神,对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有 积极的意义。D

3、ate6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儒学长 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 、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中了。它已成为规 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并且 “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仅极大地 支配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理解和认识,而且也 作用于人们的感情、想象和信仰,起到了宗教的 作用。Date7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所谓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着人们实 践的思想,意即世界观和人生观。无疑, 中国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几千年中国 文化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Date8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崇德尚义 儒家文

4、化重视人的德性品格,重视德性的培 养和人格的提升。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 矣”, “杀身以成仁”,孟子“舍生而取 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儒家的这种思想在社会上造成了 崇德尚义的气氛。Date9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儒家一贯强调明辨义利,主张明理节欲, 对坚持道德理想追求的人进行褒扬,对追 求个人私欲的人加以贬斥。 在政治上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注 重用道德礼俗实现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反 对以刑罚暴力管理社会;对外则强调“以德 服人”,反对“以力服人”。这些都凸显了中 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道德文明的特色,形 成了中华“礼义之邦”的社会风尚。 Date10苏州高博

5、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群体优先 在中国传统的人文文化中,重视人但不是强调 个人,而是重视人伦。中国传统文化总是把人 作为一定的伦理关系中的人、在一定的伦理关 系中负有伦理责任的人,从而使个人的德性和 价值的实现紧密地与他和他人的关系相联结。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所代表的 政治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和忠孝仁爱 信义的德性品格相互配合与对应。人活着不是 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人伦关系的美满。 Date11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处理群己关系,强调群体的利 益高于个体的利益。于是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天 下事就成为中国人发自内心的责任,成为一种可 贵的忧国忧民情怀。 孟子说,君

6、子要“自任以天下之重”,就是要把天 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北宋范仲淹自颂其志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东林 党人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初顾炎武 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这种思想文化里,不仅个人对他人、对群体的 责任意识始终被置于首位,也凸显了以小我成就 大我、以牺牲个人和局部利益维护整体和全局利 益、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上的价值取向。 Date12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注重践行 中国文化注重实践的精神品质,引导人们抨击空 谈和玄想,执着于现实的创造,务实求是,脚踏 实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 。 孔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陆游:“纸上得

7、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尧、舜、禹 以身作则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Date13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进取有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 不息、积极进取,坚持独立意志、人格尊 严和做人原则。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 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 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因 素。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 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 Date14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进取有为的精神,不仅在我们民族兴旺发达的时 期起过巨大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我们民族危亡之 际更成为激励人们的强大精神力量。 杜甫的诗“出

8、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陆游的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文天祥的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些读来回肠荡气的诗句具有强烈的感召力量 ,无不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发挥了爱国主 义的激励功能,培育了中华民族反抗压迫、维护 民族文化生命的精神。 Date15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早在多年前, 在国语郑语中 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 。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 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 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在中国历史上 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增

9、强民族凝聚力 ,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 Date16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在人类历史的文化宝库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 个是以中国封建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一个是以 西欧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人类文明80%以 上的优秀成果都源于这两种文化。 东西方文化有某种惊人的对称性,两种文化相互借 鉴、融合。 西方国家主要强调一分为二,而中国主要强调合二 为一,西方主张物质与心灵,现象与本质的分离, 中国主张天人合一、主客融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Date17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西方强调个性的突出,注重个人潜力的开发 与目标的追求,而中国更偏向于集体主义, 和谐中庸;西方进取心更强,利于

10、开拓创新 。中国文化则有利于修身守序。Date18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表现在:宇宙观 人生价值观 政治观 思维方式Date19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西方:天人二分;中国:天人合一。 宇宙观是文化的核心,西方文化的宇宙是建立在人 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凡与神等一分 为二和抽象逻辑思维基础上的机械综合论宇宙观。 界线分明,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 这一基本思想奠定了对立型西方文化的基础。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等人及基督教都把灵魂、 精神、上帝等与现实的世界区分开来,把人与自然 、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Date20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这种对立的宇宙观,“

11、使精神无形中成为改造自 然界的一种巨大的、能动的力量,成为世界发展 的动力。由此基点出发,西方文化重视人对外物 的征服和改造,科学技术的发达乃势所必然”。 希腊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 立足点,我可以转动整个宇宙。” 西方人总是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对立面在进行探索 和研究。神凡对立表现为人们虽然认为上帝创造 了世界,但却并不相信天命,而相信人自身的努 力和抗争。Date21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东方文化,自古习惯于从总体方面去认识事物, 强调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凡与 神均合而为一,环抱涵容,注重二元的依存和统 一。东方文化,尤其是“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宇 宙观,在对

12、待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中,突出人 对人之间的依赖、分工合作关系;对物质与精神 的关系上,注重二者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如“道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 抱阳,冲气以为和。”Date22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中国古人早就有二元的辩证思想,但他们所强调的 不是二元的分离对立,而是二元相辅相成的统一。 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 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 我为一”。这一思想经过禅宗派佛教的传布而逐渐深 入人心。于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便成了中国 文化对宇宙的基本态度。 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

13、,是 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民 都是我的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充分肯定了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2018/7/323 汉语中有很多成语反映了这种态度,如“天 理人情”、“天怒人怨”、“吉人天相”等等, 天和人总是相通的。诗人和作家赋诗、写 文章常喜欢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追求情 景交融,相信“天人感应”。大自然的万物 等都感应了人的喜、怒、哀、乐,人和自 然浑然一体。 “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王维) “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欧阳修 )Date24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念是西方文化的内核。西方人 的价值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

14、出发点, 有个人才有社会整体,个人高于社会,人必须为自 己的个人利益而奋斗,爱自己才能爱别人,为自己 才能维持社会正义,为自己奋斗也是为他人和社会 奋斗。每个人应该表现自己的个性,自我个性的表 现,体现了一定的人生价值。这种价值观可能源于 西方的重商社会,经商者四处流动,家庭观念相对 淡薄,家庭规模缩小。在群体观念微弱的社会里, 个人主义必然扩张。Date25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一个独立的点,一个不依赖 他人的自足的实体。这个点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向不 断向前运动,形成一条自我实现的直线。在很多情 况下,不同个体的直线是平行的。“在我们的社会中 ,人人都自私。你自私,我也

15、自私。但你不妨碍我 ,我不妨碍你。我们都自私,我们也都快乐。”这是 典型的平行直线论。 在这种线性的、充满竞争意识的价值观的指导下, 人人注重自立,也人人感到自危。Date26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东方文化以整体作其为价值基础,注重群体 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实现。个体包含在 整体之中,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保持稳 定,个人才能得到最大利益。东方伦理强调 亲属之间、朋友之间,应为一体,天下一家 。这种群体意识与古代东方地区的农耕文化 有直接关系。他们在长期共同地域生活中处 于稳定状态,彼此相互交往、互相帮助,比 较容易形成浓厚的群体观念。Date27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修身、齐家、

16、治国、平天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抒怀)。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 )。 从这些话所表达的信念中,都可看出古人以家、 国、天下利益为重的群体价值取向。当代中国尽 管国门大开,各种观念纷至沓来,但维护整体利 益仍然是主流的价值取向。所谓“追求个人吃喝玩 乐和攫取个人权位,是渺小的、卑劣的,只有把 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才是 最有意义的人生。”Date28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因此,西方的价值系统以权利为基础,重 视个体权利的维护,而中国的价值系统则 以义务为基础,强调对他人及群体的义务 的履行。Date29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中:德治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