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05440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中考真题2014 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2014荆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波是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发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烛“跳舞” ,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 听众在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时,能分辨处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响度不同D 次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人耳不能直接听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与能量 专题:声现象 分析:声波与电磁波的特点:相同点是都可以传递能量,不同点是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 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 量;我们判断出不同的声音是根据音色判断出来的;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20000Hz,低于 20Hz 的叫次声波,高于 20000Hz 叫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 的 解答:解:声波和电磁波是两个概念,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A 错误; “蜡焰跳舞” ,是因为它获得了能量,它所获得的能量是由后面的喇叭发出的声波传递来的,由此 可以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 B 正确; 我们能听出不同的乐器的声音是根据音色不同辨别的,故 C 错误; 次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不能听到,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

3、查知识点较多,理解记忆即可2 (2014荆州)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 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 “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D 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漫反射;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掌握三种光现象:在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等都 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一部

4、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有: 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有:看 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当 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 个原理制成的; 漫反射是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解答:解: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正确;2014 年中考真题B、水中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错误; C、 “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故 C 错误; D、电影院的荧幕做的很粗糙,光线射到上面能发生漫

5、反射,使坐在电影院的任一角落里, 都能看清屏幕上的图象,故 D 错误 故选:A点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 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 理3 (2014荆州)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 )A 棉被放在太阳下晒的暖暖的,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B太阳出来后,大雾逐渐散去是升华现象C小草上挂的露珠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D 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

6、热传递其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 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是能量的转移 (2)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 华解答:解:A、棉被放在太阳下晒的暖暖的,是热量从太阳转移到棉被上,因此该过程属于热传递 改变物体内能,故 A 错误; B、太阳出来后,大雾逐渐散去,是从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故 B 错误; C、小草上挂的露珠是空气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 C 错误; D、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说法正确 故选 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判断物态,并结合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以及物态变化的名称进 行分析解答4 (2014荆州) “

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被人体吸入后会对人体健 康造成危害,它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源荆州是全国 113 个空气质量监测城市之一以下措施中 会使空气中 PM2.5 污染增大的是( )A 禁止焚烧秸秆B提倡使用太阳能设备C发展核电代替部分煤发电D 提倡城市居民开车出行考点:能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危害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的方法很多,例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多植树造林、各企业达标排 放、加强政府监督以及不要露天焚烧垃圾等2014 年中考真题解答:解: A、禁止户外焚烧垃圾,会减少空气污染,使空气中 PM2.5 污染减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8、B、太阳能利用起来无污染,提倡使用太阳能设备,能使空气中 PM2.5 污染减小,该选项不 符合题意; C、核电站在运行时不会产生对环境污染的气体物质,是比较清洁的能源,核电代替煤发电, 使空气中 PM2.5 污染减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不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尾气造成污染,使空气中 PM2.5 污染增大,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环境污染的有关知识,通过本题的练习能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5 (2014荆州)下列说法正确是( )A 某种电能表铭牌上标有 10(20)A 字样,表示该电能表的额定最大电流是 10AB使用试电笔检测火线、零线时,手指不能接触试电笔的金属笔卡C

9、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会受到力的作用D 某电路中的两个灯泡由一个开关同时控制,则两灯泡一定是串联的考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直流电动机的原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测电笔 的使用专题:电流和电路;电与热、生活用电;电动机、磁生电分析:(1) “10A)表示电能表的标定电流, “20A”表示电能表短时间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2)根据测电笔的正确使用进行判断; (3)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 (4)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解答:解:A、某种电能表铭牌上标有 10(20)A 字样,表示该电能表的额定最大电流

10、是 20A,故 A 错误; B、使用试电笔检测火线、零线时,手指接触试电笔笔尾的金属体,笔尖接触导线,故 B 错 误; C、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会受到力的作用,故 C 正确; D、某电路中的两个灯泡由一个开关同时控制,则两灯泡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故 D 错 误 故选 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电流表参数的理解、测电笔的使用、电动机的原理以及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 作用等知识点,涉及的内容较多,但难度不大6 (2014荆州)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 A 沿同一道路同 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 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 30km/h 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 5m/

11、s 的速度跑步 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 0.6km 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 )A 小张先到达 B 地B 小王先到达 B 地C 小李先到达 B 地D 三人同时到达 B 地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2014 年中考真题分析:求出每个人的速度,然后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比较运动时间长短解答:解:由题意知,v小张=30km/h,v小王=5m/s=18km/h,v小李=0.6km/min=36km/h,由速度公式 v= 可知,时间:t= ,由于他们的路程 s 相同而小李的速度最大,则小李的运动时间最短,小李最先到达 B 地,故 C 正确; 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

12、,根据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统一速度单位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应 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7 (2014荆州)如图所示的电路,L1和 L2是相同的灯泡,闭合开关后,L1不亮,L2发光,电路 故障可能是( )A L1断路B L1短路C 电压表断路D 电压表短路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常见的电路故障有:断路与短路两种,根据各个选项中故障对应的现象进行判断解答:解:A、若 L1断路,则整个电路不能工作,即 L1、L2均不发光;不符合题意;B、若 L1短路,则电路为 L2的基本电路,L1不亮,L2发光,符合题意; C、若电压表断路,电路仍为 L1、L2的串联电路,故 L1、L2均不发

13、光,不符合题意; D、若电压表短路,则灯泡 L2也被断路,电路为 L1的基本电路,L1发光,L2不发光;不符 合题意 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判断电路故障,重点是对短路和断路的理解,以及分析电路的能力8 (2014荆州)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木板,现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做匀 速直线运动如果 F 已知保持不变,那么从木板右边开始离开桌面边缘到木板中点到达桌面边缘的 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板加速运动B木板减速运动C木板匀速运动D 木板先匀速,后加速运动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运动和力2014 年中考真题分析: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有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当两者

14、都不发生变化时,滑动摩擦力不 变解答:解:木块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 F 已知保持不变,那么从木板右边开始 离开桌面边缘到木板中点到达桌面边缘的过程中,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发 生变化,则木块所受力仍然平衡,所以木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的理解和物体运动与力关系的理解9 (2014荆州)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质量约为 9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 25mm2这捆铜线的长 度约为( )A 4mB 40mC 400mD 4000m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已知铜的密度和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可求铜丝的体积,又知道铜丝

15、的横截面积,可求长度解答:解:由 = 可得,铜丝的体积:V=0.001m3,V=SL,S=25mm2=25106m2,这捆铜丝的长度:L= =40m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注意利用好体积公式 V=SL,单位换算(1mm2=1106m2)是易错点10 (2014荆州)如图所示电路,灯泡 L1标有“6V 6W”,L2标有“6V 3W”,电流表 A1的量程是 03A,A2的量程为 00.6A,电压表量程 015V,在 a,b 间接入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闭合开 关 S 后,假设电阻不随温度变化,为保证所有电学元件的安全,则允许加在 a、b 间的电源电压和通过电流表 A1的电流不得超过(

16、)A 3.6V 0.9AB 6V 1.5AC 12V 3AD 15V 3.75A2014 年中考真题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专题: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分析:开关闭合后,两灯泡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 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2测通过灯泡 L1的电流; (1)根据 P=UI 分别求出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和电阻,根据电流表 A2的量程结合灯泡 L1的额 定电流确定该支路的最大电流,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以及两灯泡的额定 电压、电压表的量程确定 a、b 间允许所加的电压;(2)欧姆定律求出通过 L2的电流,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确定电流表 A1的最大示数 解答:解:开关闭合后,两灯泡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 A1测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