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等2017_2018学年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605399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等2017_2018学年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等2017_2018学年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等2017_2018学年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等2017_2018学年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等2017_2018学年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等2017_2018学年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六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等2017_2018学年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v/ms-1t/sx/mt/st/sa/ms-200v/ms-1t/s 00A B C DAB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六校联考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六校联考高一物理试卷高一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一、单选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关于力的判断,正确的是A马拉车向前做加速运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一定大于车拉马的力B一物体放在木板上静止不动

2、,物体对木板的压力就是木板的重力C小球沿倾角为 30 的光滑斜面下滑时只受重力作用D物体与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方向一定与接触面对物体的弹力方向垂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守恒B物体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机械能一定守恒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机械能一定守恒D从高空下落的雨滴,机械能一定守恒3下列四个图象均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4两个共点力,大小均为 10N,关于这两个力的合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大小可能为 0B大小可能为 10NC大小可能为 15ND大小可能为 21N5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质量相同,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A沿曲

3、面下滑,B竖直下落,在两个球落到地面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对A球做功比重力对B球做功多B重力对B球做功比重力对A球做功多C两球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 2 -F1LF2LLAB30150甲甲 乙乙D两球重力势能一定总是正值6如图所示,质量m=2kg 的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以a=5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拉力大小一定为 10N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一定为 10NC在任意 1s 内的位移大小均为 2.5mD在某一秒内的速度增加量可以达到 10m/s7汽车以相同的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 0.1 倍和 0.2倍,最大

4、速率分别为v1和v2,则 Av12v2 Bv22v1 Cv20.2v1 Dv20.1v1 8如图所示,小孩用与水平方向成角的轻绳拉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箱子,第一次轻拉,没有拉动,第二次用更大的力拉,箱子还是不动。则A两次拉时箱子所受支持力相同B第二次拉时箱子所受摩擦力增大C第二次拉时箱子所受摩擦力减小D第二次拉时箱子所受的合力增加9物体A、B均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恒力F1拉物体A,用恒力F2推物体B,两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均为L,如图甲、乙所示,已知F1与F2大小相等,关于F1与F2对物体A、B做功W1与W2的关系,正确的是AW1=W2BW1与W2绝对值相等,而W10,W20CW1W20DW1=W

5、2010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从计时起运动过程的位移与速度关系为x=2.5-0.1v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 2 sC计时时刻的速度为 5 m/s D刹车过程的位移为 5 m二、多选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24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正确,F- 3 -OAB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得 0 分)11如图所示,铁球A和铁块B之间由弹簧相连,并用细线OA挂在天花板上,A、B的质量分别m和 2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整个系统静止,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细线对铁球A的拉力大小为mgB弹簧的长度为kmg2C

6、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2mgD某时刻烧断细绳OA,该时刻铁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 3g12如图所示,倾角=30 的斜面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不动,一铁块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 0.4g,则铁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铁块的机械能不断减小B斜面对铁块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C地面对斜面体无静摩擦力D地面对斜面体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13如图所示,竖直运动的电梯底面上放有托盘弹簧秤,质量为 2kg 的物体放在水平托盘中,当电梯运动时,发现弹簧秤的示数为 24N,g取 10m/s2。电梯的运动情况是A电梯可能以 2m/s2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B电梯可能以 2m/s2的加速度向下做匀减速运动C电梯可能

7、以 12m/s2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D电梯可能以 12m/s2的加速度向下做匀减速运动14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一个物体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从静止释放,关于物体从开始接触弹簧到速度为零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直做减速运动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15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长为 4m,以 10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现将一物块由静止轻放到传送带的A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g 取 10m/s2。则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过程中A物块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B物块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4m/sC物块

8、从A端到B端所用的时间为 5sD物块从A端到B端所用的时间为 2sAB v- 4 -砝码砝码小车小车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1234 3.523.83(单位(单位:cm)甲甲乙乙16物块先沿轨道 1 从A点由静止下滑至底端B点,后沿轨道 2 从A点由静止下滑经C点至底端B点,AC=CB,如图所示物块与两轨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不考虑物块在C点处撞击的因素,则物块沿两个轨道下滑的整个过程中A沿两个轨道下滑的位移大小相同B沿轨道 2 下滑的位移大C物块滑至B点时速度大小相同D沿轨道 2 下滑克服摩擦力做功多三、填空与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16 分)17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

9、,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现用F=14N 的水平拉力拉物体,则经过t=3s 物体的位移大小为_m,3s 末拉力F的功率为_W。(g=10m/s2)18在“研究两个互成角度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 。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用两弹簧测力计将结点拉至O点,记录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此时与细绳O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N。接下来,为了测出这两个拉力的合力,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应完成的操作是_。19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

10、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理想实验法D等效替代法1 2ABCF- 5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B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总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C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由细线的拉力与小车的质量之比得到的D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要作出am1图象就容易直观判断出二者间的关系E平衡摩擦力时砝码盘中不加砝码,当小车向下匀速运动时即完成平衡摩擦力(3)实验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 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

11、之间的距离,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求出该小车的加速度a=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 图象,图线不过原点,说明在平衡摩擦力中存在的问题是_。四、计算题(本题共三小题,共 30 分。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结果不得分) 。20 (10 分)如图所示,一人站在高台上,将质量为m=0.5kg 的石块以 30角斜向上抛出,初速度是v0=10m/s,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15m,g取 10m/s2,求:(1)若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参考面,石块刚抛出时的机械能;(2)若不计空气阻力,石块落地时的速

12、度大小;(3)若测得石块落地的速度大小为 18m/s,则石块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多少?21 (10 分)如图所示,一倾角为=37的足够长斜面固定在地面上,质量m=0.2kg 的物体以v0=14m/s 的速度从斜面底端冲上斜面,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3,已知sin37=0.6,cos37=0.8,g取 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物体沿斜面上升过程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Oa30v0h- 6 -(2)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3)物体达最高点后能否下滑,若不能,说明理由;若能下滑,求出从最高点开始下滑 2s的位移大小。22 (10 分)如图所示,质量M

13、=4 kg、长L=3 m 的薄木板静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1kg 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速度v0=4m/s 从木板的左端水平冲上木板,已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4,g取 10m/s2。(1)若木板固定,求滑块相对于木板滑行的最大距离;(2)若木板不固定,且水平地面光滑,求滑块相对木板滑行的最大距离。- 7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D 2C 3C 4D 5C 6B 7A 8B 9A 10C二、多选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24 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正确,选对但不

14、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得 0 分)11CD 12AD 13AB 14BC 15BD 16AC三、填空与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16 分)179,84183.40;结点仍拉到O点,记录下测力计的示数和拉力的方向19 (1)A (2)AD (3)0.16 (4)平衡摩擦力过度四、计算题(本题共三小题,共 30 分。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结果不得分) 。20 (10 分) (1)由E=mgh+2 021mv 2 分代数得:E1=100J 1 分(2)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则mgh+2 021mv=2 21mv 2 分解得落地速度v=2

15、0m/s 1 分(3)设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W,根据动能定理得mgh-W=2 121mv-2 021mv 2 分将v1=18m/s 代入解得:W=19J 2 分21 (10 分)(1)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mgcos37 1 分物体所受摩擦力f=N=0.48N 1 分(2)设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H,则物体从斜面底端运动到最大高度处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mgH-mgcos37037sinH=0-2 021mv 2 分解得:H=7m 2 分(3)物体到最高点后由于mgsin37=0.6mgmgcos37=0.24mg故物体沿斜面下滑 1 分- 8 -根据F合=ma得:mgsin37-mgcos37=m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