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04188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中考真题2014 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0 分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2 分)能源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诸如酸雨、雾 霾、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或说法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A 外出尽量骑自行车或公交车,做到低碳出行B 生活中要节约粮食节约用水、避免用电器待机耗电C 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和推广清洁的可再生能源D 因为能

2、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考点: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 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1)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尽量减少能量消耗,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然后根据消耗能量的产物是否有二氧化碳产生进行实例分析; (2)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人口的增长对淡水和粮食需求越来越多,如今家用电器越来越 多,它们在待机状态下也会耗电; (3)因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区别在于能否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现代能源科技的发展 方向就是力求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和推广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 (4)我们使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而能量的转化

3、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并不 是所有的能量都可以利用 解答:解: A、汽车燃油会产生二氧化碳,骑自行车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乘坐公交车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所以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A 是正确的; B、人口的增长对淡水和粮食需求越来越多,如今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它们在待机状态下也会耗电, B 是正确的; C、现代能源科技的发展方向就是力求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和推广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的利 用技术,C 是正确的; D、虽然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且并不是所有的能量都可以使用,所以能源危 机依然是存在的,D 是错误的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考查了温室效应、能源危机、新

4、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量的转 化;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是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2 (2 分)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为 20cmB一个鸡蛋的重力大约为 10NC电热水壶的功率约为 50WD 公路上汽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 300km/h2014 年中考真题考点: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大小的估测;电功率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 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 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 20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 多,在 20cm 左

5、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B、一个鸡蛋的质量在 50g=0.05kg 左右,受到的重力为 G=mg=0.05kg10N/kg=0.5N此选项 不符合实际; C、电热水壶正常工作的电流在 5A 左右,电功率约为 P=UI=220V5A=1100W 左右此选项 不符合实际; D、公路上汽车的正常行驶速度在 60km/h 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 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3 (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道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B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由光的反射产生的C用久了的

6、电灯泡玻璃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发生了汽化和凝固现象D 乘客在火车站候车时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内,原因是火车急速驶过时,安全线外的空气流速大, 压强小,人容易被“吸”过去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 用专题:声现象;光的折射、光的色散;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 关系分析:(1)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2)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程度不同,所以把白光折射分成各种色 光; (3)白炽灯在发光时,钨丝的温度是比较高的,钨会升华为钨的蒸汽,在灯泡不发光时, 钨丝的

7、温度就会降低,灯泡内的温度降低,钨蒸汽受冷凝华为黑丝的钨; (4)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解答:解: A、城市道路旁安装隔音板,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所以 A 错误; B、当太阳光射入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所以 B 错误; C、用久了的电灯泡玻璃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发生了升华和凝华现象,所以 C 错误; D、当火车驶过车站时,安全线以内的地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人与火车之间的压强小 于另一侧的压强,人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所以 D 正确 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防治噪声的途径、光的色散、物态变化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知识在生

8、2014 年中考真题活中具体应用,是一道基础题4 (2 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接地B检查维修家用电器时,应将电源断开C为防止家庭电路中的熔丝频繁烧断,可用铜丝代替熔丝D 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测电笔尾部的金属电极考点:安全用电原则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对于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一定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 当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形成电流通路的时候,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 电; 家庭电路要安装符合安全要求的保险丝,不能用铁丝或铜丝代替保险丝; 测电笔的正确使用是: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零线或火线,氖管发光的是 火

9、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解答:解: A、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金属外壳与地线相连,防止金属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此 选项正确; B、检查维修家用电器时,要先断开开关,以免电路中有电流,发生触电事故此选项正确;C、当电路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容易熔断而保护电路,如果用铜丝代替保险丝后,就起不到 保护作用了此选项错误; D、使用测电笔时,手要与笔尾金属体接触此选项正确 故选 C点评:本题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和行为,在考查安全用电的原则中,实现安全用电知识的宣 传和教育作用5 (2 分)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B卢瑟福根据实验建立了原

10、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绝对不动的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原子的核式模型;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摩擦起电的实质专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分析:(1)构成物体的分子并不是非常紧密的排列在一起的,分子之间有间隙;2014 年中考真题(2)1909 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示意图,提出了原 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4)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解答:解: 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所以 A 错误; B、物

11、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示意图,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模型,所以 B 正确; C、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所以 C 错误;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恒星是运动的,因为宇宙中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所以 D 错误 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属于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点,是我们应熟知的6 (2 分)下列诗句中蕴含一定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调辨别出钟声的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的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楼

12、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D “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参照物及其选择;光的反射;分子的运动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 不同; (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3)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4)掌握扩散现象,知道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 A、 “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根据音色判断出的,所以 A 说法错误; B、以“乘客”为参照物, “乘客”和“轻舟”之间

13、的位置没有变化,故“轻舟”是运动的;以“河岸” 为参照物,所以 B 说法错误; C、 “楼台倒影入池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 C 说法错误; D、 “花气袭人”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所以 D 说法正确 故选 D点评:此题通过诗句考查了音色、相对运动、光的反射、扩散现象,平时要注意区分在平时学习 中注意将所学知识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7 (2 分)微距摄影是指照相机通过镜头拍摄与物体等大或稍小的图象如图所示,一次微距摄影 中,拍摄图象与物体等大,光学镜头等效为一个凸透镜,则物体一定位于( )2014 年中考真题A 两倍焦距以外B两倍焦距上C两倍焦距与 1 倍焦距之间D 1

14、 倍焦距以内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据此进行分析 便可解答:解:拍摄图象与物体等大,所以物距应等于 2 倍焦距,物体放在二倍焦距处; 故选 B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难度不 大,是基础性题目8 (2 分)2014 年 3 月 8 日,马航 MH370 航班在飞行途中与地面失去联系一种叫“蓝鳍金枪鱼” 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参与了搜寻,它可以潜入水下 4500m 深处,利用声呐搜寻物体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失联前,马航 MH370 是通过超声波与地面

15、进行联系的B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蓝鳍金枪鱼”下潜过程中,其所受的浮力和压强不变D “蓝鳍金枪鱼”是利用电磁波探寻水下物体的考点:电磁波的传播;液体的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专题:社会热点综合题分析:(1)雷达、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等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飞行中飞机与地面取得 联系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 到平衡力作用; (3) “蓝鳍金枪鱼”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处深度变大,但水的密度不变,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公式 F浮=液V排g 和液体压强

16、公式 p=液gh 分析判断; (4)因为超声波的方向性好,遇到障碍物易反射的特点, “蓝鳍金枪鱼”对疑似海域水下进行 搜索时使用的声呐装置是利用超声波探测水下目标的解答:解: A、失联前,马航 MH370 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进行联系的,所以 A 错误; B、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飞机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 B 正确;C、 “蓝鳍金枪鱼”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水的密度 不变,2014 年中考真题F浮=V排g,排开水的体积不变,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受到的浮力不变; p=gh,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所处的深度 h 变大,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大; 所以 C 错误; D、 ”蓝鳍金枪鱼”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是利用超声波探寻水下物体的,所以 D 错误 故选 B点评:该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牛顿第一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