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604187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2017_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图中相邻的两个省级单位是A. K、M B. K、N C. L、K D. L、N2N 中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是A. 维吾尔族 B. 哈萨克族 C. 蒙古族 D. 藏族下列山脉都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对图中山脉的判断正确的是A. 是六盘山 B. 是昆仑山 C. 是南岭 D. 是长白山4山脉分界线,正确的是A. 山脉是年降水量 200 mm 分界线、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的一部分B. 山脉是内流区与外流区、

2、高原气候区与热带季风气候区分界线的一部分C. 山脉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小麦与水稻种植区分界线的一部分D. 山脉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的一部分读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 -5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大致呈A. 纬度地带性规律 B. 经度地带性规律C. 非地带性规律 D. 大致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6红花、番茄、枸杞是图示西部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该区适宜发展“红色产业”的自然区位优势是A. 纬度较高、晴天多、天气少变B. 海拔高、空气稀薄、能见度好C. 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 靠近兰新铁路线、交通比较

3、便利某旅行社组织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行考察活动。下为考察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旅行团在黄山、衡山、泰山、华山考察中都能见到的自然带是A.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3 -C. 山地针叶林带 D. 山地冰雪带8旅行社在本次考察中设计了下列主题活动,其中不可能实现的是A. ac:喀斯特地貌之旅 B. cd:江南奇山异水之旅C. gf:农牧文化之旅 D. df:南北景观之旅9旅行考察队员们队沿线四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其中合理的是A. 甲地立足气候和地形优势,发展彩色农业B. 乙地利用土地优势,发展粮食生产C. 丙地瞄准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农业D. 丁地退耕还林还草,发

4、展立体农业读“我国四个城市降水柱状图” ,回答下列问题。10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空间分布特点是A. 南多北少 B. 北多南少 C. 南北少中部多 D. 南北多中部少11图中显示,我国的降水多集中在A. 冬春季节 B. 春夏季节 C. 夏秋季节 D. 秋冬季节读我国两大地理区域简图及某地传统民居图,完成下列各题。- 4 -12图示传统民居位于区域图中的( )A. 地 B. 地 C. 地 D. 地13与 N 地区相比,M 地区( )A. 年降水量较少,气温年较差大 B. 河流汛期较长,含沙量较大C. 民居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大 D. 地形较平坦,水陆交通运输更便利读我国某区域图,回

5、答下列各题。14图中、两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 地形、水源 B. 水源、热量 C. 土壤、光照 D. 热量、水源15图中、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水源 B. 地形 C. 土壤 D. 海陆位置老农进城,看见一广告牌上写着: “苹果,优惠价 4688!”老农一惊:“谁吃得起?”往前走,又看见一个广告牌:“小米,2299!”老农想,八成是骗子!继续前行,又看见一个牌子写着:“小辣椒,只要 998!”老农实在忍不住了,拿起手机给儿子打电话:“娃啊,别打- 5 -工了,快回家种地吧,我们要发了”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6若老人的家乡

6、为我国苹果生产基地之一,则其家乡最可能位于A. 东南丘陵 B. 黄土高原 C. 山东丘陵 D. 云贵高原17老人的家乡与儿子打工地(重庆)的气候特点可能是A. 老人的家乡夏季高温少雨 B. 老人的家乡年降水量很丰富C. 儿子打工地冬季光照不足 D. 儿子打工地冬季寒冷降水少我国平均每年有 20 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 1052 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 83 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森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一 155m)已是一

7、片荒漠。阅读上述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8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围湖造田 蒸发加剧 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 流域内降水减少A. B. C. D. 19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 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B. 水资源减少C. 水土流失加剧 D. 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20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B. 冰雪融水量不足C. 围湖造田 D. 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21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交替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 )A. 冬小麦玉米春小麦水稻B.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8、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C. 棉花亚麻桑蚕丝剑麻D. 一年一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三熟读下面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6 -22图中山脉是( )A. 太行山 B. 天山 C. 秦岭 D. 喜马拉雅山23山脉以南地区分布的自然带主要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 温带草原带 D. 温带荒漠带24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间,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小明旅游的省是( )A. 云南省 B. 海南省C. 贵州省 D. 广东省读沿 108E 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2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为云贵高原

9、 B. 渭河平原C. 为四川盆地 D. 为汉江谷地26符合地地形特征的是( )A. 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B.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C. 海拔较高,世界屋脊 D.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27下列关于地地形区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 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C. 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 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节目介绍了一种神奇果柑-黄果柑(下图) ,每年都会出现“花果同树”的自然奇观。黄果柑产地冬季气温日较差不大,平均气温在 10左右,没有严寒,无- 7 -霜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 “花果同树”奇观出现的地区最有可能是A. 黄土高原 B. 四川盆地

10、C. 松嫩平原 D. 江淮地区29能观赏到“花果同树”奇观的季节是A. 春 B. 夏 C. 秋 D. 冬30 “花果同树”奇观产生的主导因素是A. 市场 B. 气候 C. 技术 D. 地形31我国东部地区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A. 冬季风势力太强 B. 特殊的纬度位置C. 夏季风强弱和进退早晚 D. 西高东低的地形32我国的传统民居从南到北屋顶坡度逐渐变小,其主要原因是( )A. 降水差异 B. 昼夜长短差异 C. 宗教信仰差异 D. 风俗习惯差异橡胶坝是一种新型水工建筑物,用水或气充胀形成的袋式挡水坝,通过锚固螺栓传递到混凝土基础地板上,使坝袋得以稳定,橡胶坝的坝高可调节,坝顶可溢流

11、,起活动坝和溢流堰的作用。不需要挡水是,防控坝袋内的水(或气)便可恢复原有河渠的过流断面。它可用于防洪、灌溉、供水、航运以及城市园林美化等工程中。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区河流上的橡胶坝,完成下列各题。- 8 -33该橡胶坝最主要的功能是A. 减轻城市洪涝 B. 美化城市环境C. 增大航运能力 D. 提供清洁能源34该地要放空橡胶坝袋内的水(或气) ,应该选择的最佳时间是A. 3 月底 B. 7 月初 C. 10 月底 D. 1 月初35有关我国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及我国三大自然区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400mm 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兰州昆明西藏东南部,它是西北干旱区与青藏高

12、寒区的分界线。B. 800mm 等降水量大致通过秦岭淮河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它是东部季风区内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和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分界线。C. 200mm 等降水量线大致从东北的大兴安岭起,斜向西南喜马拉雅山东部,它是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 1600mm 等降水量线通过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其西段是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线。2016 年 11 月 30 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见下图。二十四

13、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6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 “土润溽暑” “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 )A. 江淮地区 B. 华南地区- 9 -C. 黄河中下游地区 D. 川渝地区37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 ,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 ,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A. 降水 B. 霜冻期 C. 光照 D. 热量38彩虹是一种大气现象,在物候中有小雪“虹藏不见” 、清明“虹始见”的描述,主要影响因素为( )A. 空气水汽含量 B. 风速C. 太阳高度角 D. 日出日落

14、方位雪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温度和湿度。根据国际研究,树枝状“最美雪花”多在-10-20的环境中形成,同时需要充裕的水汽补给以及较为漫长的生长时间。下图为冬季温度适宜“最美雪花”生长的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9下列四个地点中,最有可能拍摄到“最美雪花”的是A. M B. N C. P D. Q40在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区域出现“鹅毛大雪”频率较高的是A. 伊犁河谷地 B. 大兴安岭西坡 C. 藏北高原 D. 内蒙古高原41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A. 季风气候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 C. 夏季普遍高温 D. 雨热同期读

15、中国东部锋面雨和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42根据雨带在 CE 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 C 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 46 月 B. 67 月C. 78 月 D. 58 月43如果在 7 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至 C 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 南旱北涝 B. 南北皆旱C. 南北皆涝 D. 南涝北旱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44该日最可能出现在A. 10 月 B. 7 月 C. 4 月 D. 1 月下图示意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分表示雨带)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45根据锋面雨带推移过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为( )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