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提升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603463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提升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提升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提升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提升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提升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提升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提升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提升理解权利义务提升【知识网络】重难点突破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有何意义?(1)内容: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2)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什么是人身自由?它包括哪些内容?有何意义?2(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内容: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

2、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典例 1 (连云港中考)2016 年 4 月 14 日晚间,高利贷逼债者长时间拘禁于欢母子,这就剥夺了这对母子作为公民的最基本权利( )A.生命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公民隐私权D.言论自由权【解析】本题考查人身自由权。题干中“高利贷逼债者长时间拘禁”可知属于非法拘禁,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B 项正确。【答案】 B3.怎样依法行使权利?(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权限,不能滥用权利。(2)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

3、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同时,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4.怎样依法维权?公民的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1)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照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2)调解也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3)仲裁是解决纠纷的又一方式。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

4、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4)诉讼。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违法或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35.为什么要遵守宪法法律?怎样遵守宪法法律?(1)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2)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3)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5、,做到依法办事。6.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7.权利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这对我们有何启示?(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表现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2)启示: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

6、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典例 2 (江西中考)2016 年 2 月,在高铁列车上,韩某因为烟瘾难忍,竟跑到列车的厕所里抽起烟来,致使烟雾警报器报警。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韩某被处以 500 元行政罚款,这告诉我们( )A.吸烟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B.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D.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题干中韩某没有依法行使权利,触犯了法律受到了应有的制裁,这警示我们要正确行使权利,D 项符合题意。“行政罚款”表明韩某的吸烟是行政违法行为,A 项错误;B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C

7、项错误。【答案】 D48.违反法定义务的表现和后果是什么?(1)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2)后果: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重难点精练1.2017 年 8 月 16 日,湖北省十堰市的小涛,因欠款一万元没有归还,被陈某和赵某关在一家宾馆的房间里,两人轮流看守,陈某和赵某的行为(D)A.是为索要欠款不得已采取的方法,并不违法B.是侵犯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违法行为C.是法律、法规允许的行

8、为D.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违法行为2.所谓文化权利,就是人们通过文化活动获得利益的权利。在我国,公民的文化权利包括(B)科学研究的自由 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 抄袭他人文化成果的自由 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A.B.C.D.3.(黄石中考)国家信访局于 2016 年开通了“手机信访平台”,这一举措进一步畅通了百姓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渠道。老百姓通过手机信访有利于(B)督促政府工作人员依法办事 从根本上杜绝违法乱纪现象 帮助解决老百姓所有的困难 公民更好地行使建议权、监督权A.B.C.D.【解析】本题考查监督权。对公民来说,行使监督权是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度

9、,维护公民政治权利,增强公民政治意识,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督促政府工作人员依法办事,正确。说法过于绝对,排除。4.(海南中考)某超市为防止员工私带货物出店,员工下班被搜身后方可离店。此举侵犯了员工的(B)A.荣誉权B.人身自由权5C.财产所有权D.生命健康权5.(南昌中考)2016 年 3 月,一则“南昌多地发现人贩子,请各位妈妈注意”的消息出现在微信朋友圈,并不断被转发和评论。经警方调查,该消息纯属谣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警方对散布谣言的刘某予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刘某散布谣言而被处罚告诉我们(B)A.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B.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C.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D.法律禁止

10、转发微信消息【解析】本题考查权利与义务。我们在享受权利的时候,要自觉履行义务,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散布谣言是法律禁止的,A、C 两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D 项说法错误,B 项正确且符合题意。6.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D)A.公民应当自觉依法纳税B.偷税、抗税等行为都是违法行为C.每个公民都应提高纳税意识D.中学生在校读书,与纳税无关7.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当在享有政治自由权利的同时,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因为(A)每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盛衰和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国家统一

11、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A.B.C.D.8.(安顺中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6 年 12 月 16 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在联合印发的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 2020 年,贫困地区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保障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材料二 2016 年 12 月 28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

12、保障,6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区、市)比例达到 95%,建成覆盖城乡、更加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1)“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有利于保障学生的什么权利?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对待这权利?受教育权。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中途辍学;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认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立志报效祖国;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增强终身学习能力;等等。(2)为让每个孩子都接受良好的教育,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党和国家近年来采取了哪些举措?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