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各章复习考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602667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4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各章复习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马克思各章复习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马克思各章复习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马克思各章复习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马克思各章复习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各章复习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各章复习考题(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一、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A、辩证

2、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二、多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 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有( ) A、自然科学的具体知识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E、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E、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新民主主义理论 E、中国哲学 三、判断题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 点和学说的

3、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各个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 一章一、单项选择题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不同看法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D、是否承认世界的运动发展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说的“客观实在”是指( ) A、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B、物质的具体形状和结构 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不能被人们所认识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 A、是否整体性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

4、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4、承认联系就( ) A、必须否认区别 B、必须承认“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C、必须承认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 D、表明事物之间没有质的差别 5、现实性是指( ) A、与过去的存在无关的结果 B、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C、个别事实和现象的实际存在 D、是事物和现象的总和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 1、唯物主义形态

5、的发展经历了(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E、辩证唯物主义2、下列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其性质属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有( ) A、自由和必然 B、真理和客观规律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D、理论和实际 E、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3、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表明( ) A、否定就是把新旧事物联系起来 B、否定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扬弃 C、否定是主观随意的 D、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因而它是绝对偶然的 E、否定就是循环 4、从起源上说,意识是( ) A、理念创造出来的 B、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社会发展的产物 D、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E、

6、所有物质都有的 三、判断题 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因为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所以有量变必然有质变。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因此,实行扩大内需的方 针政策,就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 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矛盾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 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 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 明了( ) A、实践是认识的

7、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 A、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 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D、客体的选择和重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指(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二、多项选择题 实践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它是( ) A、人类的纯思维活动 B、主体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C、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D、动物的本能活动 E、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认识的任

8、务在于( ) A、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取得规律性的认识 C、达到理性认识 D、取得真理性的认识 E、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 ) A、人们的需要决定的 B、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C、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D、阶级斗争的需要决定的 E、理论的指导决定的三、判断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 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 即是行了”。 错误认识不能反作用于实践。 每个人要想获得科学知识都必须事事经过实践。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 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群众意见都是正确

9、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指( ) A、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 B、人类自身各种生产条件的总和 C、自然界各种要素的总和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3、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关系 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平衡 C、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

10、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反作用二、多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E、人与自然的矛盾运动规律 2、唯心史观的错误在于( ) A、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否认社会历史发展有客观规律 C、认为英雄人物创造社会历史 D、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思想动机 E、否认个人历史作用 3、上层建筑由诸多要素构成,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要素的有( ) A、军队、警察、法院等设施 B、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C、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 D、逻辑

11、学、语言学、自然科学 E、文艺、道德、宗教 三、判断题 1、能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有效服务的上层建筑就是先 进的上层建筑。 2、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的规律,因此 ,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 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所说的“物以稀为贵”应理解为( ) A、商品稀少价值就大 B、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C、价值决定使用价值 D、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答案:D 2、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答案:B 3、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

12、、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D、使用价值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答案:B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 A、大量货币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剩余劳动的生产 D、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答案:B 5、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 )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贱买贵卖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答案:B 6、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物质资料的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剩余价值 D、不变资本 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 的认识主要有(

13、) 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 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C、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 D、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 E、科技已经决定所有社会劳动 答案:A, B, D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是( )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D、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E、三者没有区别 答案:A, D 3、通过对商品价值量的分析,可以得出( ) A、价

14、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复杂劳动只有还原为倍加的简单劳动才能进行价值量的比较 C、简单劳动只能换算为复杂劳动才能进行价值量的比较 D、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E、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答案:A, B,E4、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由基本矛盾决定的其他矛盾有( ) 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 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E、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矛盾 答案:B, D 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整个过程( ) A、是在流通领域进行的 B、不在流通领域进行 C、

15、既在流通领域进行、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 D、以流通为媒介,在生产领域实现价值增值 E、在生产中生产剩余价值、在流通领域中实现剩余价值 答案:C, D,E 6、对资本应该这样理解( ) A、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资本不是永恒的现象,它是历史的范畴,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 C、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生产关系 D、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机器等,所以一切机器设备都是资本 E、资本体现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答案:A, B, C, E 7、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 A、产业利润 B、商业利润 C、银行利润 D、借贷利息 E、地租 答案:A, B, C,

16、D, E 三、判断题 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 答案: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 价值的源泉。 答案: 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 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 垄断的形成是( ) A、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B、生产输出的结果 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答案:A 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 ) A、避免两败俱伤 B、联合起来共同发展 C、相互之间竞争 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答案:D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