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物理课件)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5991 上传时间:2017-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结构(物理课件)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原子结构(物理课件)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原子结构(物理课件)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子结构(物理课件)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结构(物理课件)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导学案一、三维目标(1)知道卢瑟福 粒子散射实验。(2)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理解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对 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二、知识回顾:1、阴极射线是什么?2、电子是谁发现的?它的电量和质量分别为多少?三、自主学习通常情况下,物质是不带电的,因此,原子应该是电中性的。既然电子是带负电的,质量又很小,那么原子中一定还有带 的部分,它具有大部分的原子质量。那么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以及带负电的电子可能是如何分布的?请你根据这些推测来设计一种原子模型 一、 汤姆孙的原子模型1、带着猜想,阅读第一自然段,完成刚才的问题。2、汤姆孙的“西瓜模型”: 二、 粒子散射实验汤姆

2、孙的原子模型提出后,他的学生卢瑟福想用实验的方法来加以论证。由于原子是微小的,无法直接观察它的内部结构,卢瑟福发现研究原子的有效办法是利用高能粒子去碰撞原子,引起某些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从分析这些现象的过程中逐步探索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和规律。在这样的思想方法的指导下 1909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盖革,学生马斯登等做了用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也就是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1、自主学习(阅读 粒子散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 粒子?为何选用 粒子来做实验? 2)实验装置中用到哪些器材?有何作用? 2放射源:钋放在带小孔的铅盒中,能放射 粒子。金 箔:被轰击的对象,厚度 显微镜:能够围绕金箔在水平面内

3、转到不同的方向,对散射的 粒子进行观察。荧光屏:玻璃片上涂有荧光物质硫化锌,装在显微镜上,可以记录在某一时间内某一方向散射的 粒子数。 3)实验过程4)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何?(1)绝大多数的 粒子穿过金箔后 ;(2)少数粒子发生了 ;(3)极少数粒子(约有 1/8000)的偏转角 超过 90,甚至有个别粒子 。5)实验现象分析: (1)按照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球体内。请分析: 粒子穿过金箔,受到电荷的作用力后,沿哪些方向前进的可能性较大,最不可能沿哪些方向前进? (2) 粒子大多数沿原来的方向前进的原因是什么?发生大角度散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6)实验结论是什么?原子的核式

4、结构模型:思考:1、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为什么不用铁板、纸张、铅箔,而是用“金箔”呢?实验中利用了金箔的哪些特性?金的延展性好,核电荷量大,核质量大 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必须置于真空中吗?3三、 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自主学习(阅读“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完成下表)1、原子是由 与 组成,Z 是 也是 ,它表示 。Z 是没有单位的,或者说 Z 的单位是 1。2、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3、电荷数= = = 4、原子核大小的估计 粒子散射的实验的数据,可以估计原子核的半径约为 m,不同元素原子核的半径略有不同。原子半径约为 m,原子核半径只相当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针对训练:1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

5、学家是 ( )A汤姆生B玻尔C卢瑟福D查德威克2在用 粒子轰击金箔的 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B 粒子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较大偏转,甚至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甚至被弹回C绝大多数发生很大的偏转,甚至被弹回,只有少数穿过D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3关于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核内只是由带正电的质子组成B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内的中子数4、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则核外电子的角速度 =电子绕核的运动可等效为环形电流,则电子运动的等效电流 I=(已知电子的质量为 m,静电力常量用 k 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视频课件/素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