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98385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中考真題2012 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1 个选项符合题意。个选项符合题意。 )3 (20122012资阳)资阳)下列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中,处理或应用正确的是(B)A油脂是人类所需的营养素之一, “地沟油”经处理后可作食用油来源:学科网 ZXXKB垃圾的分类回收与利用,可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C含铁酱油作为调味剂,可预防“大脖子”病D木质纤维是制造“新闻”用纸的最好原料,应大量伐木用于造纸4 (20122012资阳)资阳)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地球表面约 71%被水覆盖,因而供人类生产生活用水

2、极为丰富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C电解水得到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21D江河湖泊的水经沉淀、过滤、消毒、杀菌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5 (20122012资阳)资阳)甲醛是装修材料中常见的污染物,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D)A甲醛是由 1 个碳原子、2 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组成的B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0 gC甲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D甲醛属于有机化合物6 (20122012资阳)资阳)关于钢铁及制品的说法错误的是(C)A含有某些金属和碳元素的铁合金,其性能比纯铁更优良B高炉中炼铁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Fe2O3 + 3CO = 2Fe + 3CO2C其它

3、金属单质与铁一样,都能与盐酸反应得到氢气D家用菜刀经洗净擦干后可防止生锈7 (20122012资阳)资阳)图示为 A、B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B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x 为 12BA 和 B 分别属于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来源:学科网CA 的原子和 B 的原子分别形成简单离子的过程相同DA 与 B 可组成化学式为 BA2的化合物8 (20122012资阳)资阳)下列实验或实验现象正确的是(D)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C欲称量锌粒与烧杯中稀盐酸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用导管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蕊变

4、红;加热,溶液又变成紫色9 (20122012资阳)资阳)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A制氯化铁:2Fe + 3CuCl2 = 2FeCl3 + 3CuB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CuO + H2SO4 = CuSO4 + H2OC用硝酸钡溶液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K2SO4 + Ba(NO3)2 = BaSO4+ 2KNO3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 + 3HCl = AlCl3 + 3H2O高温2012 年中考真題二、填空题25 (20122012资阳)资阳) (3 分)人们日常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1)汽车燃烧的汽油和做饭燃烧的天然气等均为化石燃料

5、产品。化石燃料属(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不可再生 能源。(2)雨后晴天的空气清新洁净,此时的空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混合物 。(3)下列着火的应急处理不合理的是(填序号) 。 实验室燃着的酒精灯被碰倒着火,立即用湿毛巾盖灭 油在炒菜锅内因温度过高着火,立即向锅内倒入冷水灭火 电器着火时,立即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26 (20122012资阳)资阳) (4 分)从 Na、H、O、N(+5 价)四种元素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元素组成化合物,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1)一种氧化物 H2O ;(2)一种酸 H2CO3 ;(3)一种碱 NaOH ;(4)一种盐 Na2CO3 。27

6、 (20122012资阳)资阳) (4 分)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较为广泛。(1)合理使用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填序号) ; 尿素CO(NH2)2 硫酸钾K2SO4 磷酸二氢铵NH4H2PO4 硝酸铵NH4NO3(2)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适应酸碱性不同的土壤。经测定某土壤的 pH 为 5.6,该土壤为(填“酸”或“碱”) 酸 性土壤。(3)可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锅炉里的水垢主要成分为 CaCO3、Mg(OH)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之一: Mg(OH)2 +2HCl= MgCl2+2H2O 、 CaCO3+2HCl=CaCl2+H2O+CO2 ;稀盐酸选用适

7、量而不是过量,是因为 盐酸过量会与锅炉中的金属反应 。28 (20122012资阳)资阳) (4 分)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在 t1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 。其中,可能是气态物质的是 C 。(2)P 点表示 t2时,完全溶解 a g A 物质最少需 100 g 水。(3)若 B 是 KCl,则 B 溶液中的溶质粒子是(填符号) K+ 和 Cl- 。29 (20122012资阳)资阳) (3 分)漂白粉常用于灾区消毒杀菌,其有效成分为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工业上制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发生如下反应制得:

8、2Ca(OH)2 + 2Cl2 = X + Ca(ClO)2 + 2H2O,产物中 X 的化学式为 CaCl2 ;漂白粉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而硬化变质,最终生成的硬化物是(填写化学式) ? ,所以漂白粉要密封保存,开封及时使用。30 (20122012资阳)资阳) (6 分)完成下列各题:(1)已知由 Cu 到 Cu(OH)2可经三步转化:CuCuOCuSO4Cu(OH)2。而 Al 经两步反应可得到Al(OH)3,写出其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它反应物自定):2Al +6HCl = 2AlCl3+ 3H2 , AlCl3 + 3NaOH = Al(OH)3 +3 NaCl 。(2)初

9、中学过得到 CO2的化学反应有多种,可由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得到 CO2。 已知: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CO3(H2CO3不稳定,分解直接得到 CO2)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复分解 反应;2012 年中考真題由化合反应得到 CO2,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之一: C + O2CO2 由分解反应得到 CO2,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之一: CaCO3 CaO + CO2 由置换反应得到 CO2,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之一: C+2CuO 2Cu + CO234 (20122012资阳)资阳) (4 分)下列图中实验仪器分别或经组合可进行多项常见化学实验。

10、(1)若需要配制500 g 质量分数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松籽浸种试验。配制该溶液时,必须用到图中仪器 C 和(选填仪器字母代号) E ,还需要图中没有的仪器 天平、药匙、滴管、玻璃棒 。(2)粗盐中主要杂质为不溶物及少量的 CaCl2和MgCl2。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要进行过滤操作,此操作除需要用到图中 C、D 仪器外,还需要图中没有的玻璃仪器: 漏斗 和玻璃棒。过滤后,滤液中溶质除 NaCl 外,还有少量的 CaCl2和 MgCl2 。35 (20122012资阳)资阳) (6 分)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生产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

11、和少量的硬脂酸添加剂等有机物,现在让我们一起对蜡烛原料的组成元素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生产蜡烛的原料中主要有哪些元素?【假设与猜想】主要原料为有机物,猜想:一定有 碳 元素;可能还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实验设计】根据上述三种元素的猜想制订实验方案。(1)如图 1 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放置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片,一会儿观察到玻璃片上生成一些细小的水珠。(2)如图 2 所示,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附着有 澄清石灰水 的烧杯,观察现象。【证据与结论】实验(1) ,观察到玻璃片上有细小水珠时,说明原料中一定存在(填元素符号) H 。实验(2) ,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的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猜想成立。【

12、分析与交流】实验(1)和实验(2)获得的证据均不能证明原料中一定存在 O 元素,因为 蜡烛燃烧时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反应物提供了氧元素 。2012 年中考真題38 (20122012资阳)资阳) (5 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 1.0 g 二氧化锰放入盛有 20.0 g 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反应结束,共收集到 559 mL 气体。计算:(结果保留 1 位小数)(1)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 1.0 g。(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559 mL1000 mLL-11.43 g/L =0.8 g。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 1.43 g/L)(3)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百分数) 。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x 。2H2O22H2O+ O2 x 0.8g68 32x= 1.7g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