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园史(隋唐)南林园林史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597755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园史(隋唐)南林园林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造园史(隋唐)南林园林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造园史(隋唐)南林园林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造园史(隋唐)南林园林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造园史(隋唐)南林园林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造园史(隋唐)南林园林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园史(隋唐)南林园林史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造 园 史中国造园史风景园林学院 杨向青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园林n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n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园林n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园林的特点第一节 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概述n隋(581-618)n唐(618-907)n五代(907-960)n十国(891-979)隋开国建都大兴/东都洛阳n公元581年北周贵族文帝杨坚费帝立隋王朝,589年 隋南下灭陈,中国统一。惜民革政,社会安定繁荣 .炀帝穷奢极侈,终酿农民起义,豪强割据。n隋开国建都长安,于汉之旧址以南建新城大兴,隋代的 大兴城并未全部建成,宫苑和坊里部只是初具规模。n隋炀帝杨广登位后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尽情挥霍, 并建

2、东都洛阳,大肆营建宫室苑囿。隋炀帝游幸江南开掘运河n隋炀帝几乎每年巡游,其为游幸江南开掘运河:自洛阳 的西苑引谷,伊二水以达黄河;东入汴河,通泗水而达 淮河;又发民工十万,开邗河而入长江;沟旁筑御道, 植以柳树。隋唐时期的都城长安618年李渊统一全国,建立唐王朝。n唐代在隋的大兴基础上继续完成,同时恢复“长安 ”之名,作为唐王朝的都城。长安城北枕渭河,南 靠大城之北墙,东抵产河,西面包括汉代的长安故 城。宫城以北为御苑“大兴苑”。n“大兴”城东西宽9.72公里,南北长8.69公里。宫 城,皇城,大城三重环套的配置形制.宫城偏处大城 之北,它的中轴线亦即大兴城规划结构的主轴线, 由北而南通过皇城

3、和朱雀门大街直达大城之正南 门.皇城紧邻宫城之南,为衙署区之所在。唐长安城平面图n宫城和皇城构成 城市的中心区,其 余为坊里居住区 。居住区为“经 纬涂制”道路网, 采取市,坊严格分 开之制。坊内概 不设店肆,所有商 业活动均集中于 东、西二市。隋唐时期的洛阳南方粮食物资不可能及时水运到长安,因而大量 积存在水陆交通均很方便的洛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在北魏洛阳故城西约十 八里处、东周王城的东侧正式营建东都洛阳,次 年完工。洛阳城前直伊阙、后据邙山,洛,伊,谷,寡水贯城 中。规划与长安大体相同,宫城、皇城偏居大城 西北隅,这里地势较高,便于防御。n大城的西侧为御苑,紧邻宫城和皇城。这座

4、御苑 的规模极其宏大,隋代叫做“西苑“,唐代改名“神 都苑。隋唐时期的文学绘画艺术n唐初励精图治,经济发展,继秦汉之后开创中国历 史上又一次空前繁荣局面;唐人生活在开放自信 的社会环境中,因此文学艺术方面兼收并蓄其他 民族和国家的养分,使得城市建设、文学、绘画 、雕塑、建筑、园林、音乐、舞蹈、戏剧等各种 艺术,都在这一时代达到了新阶段。隋唐时期的宫室建筑及技术n唐代的宫苑承继汉制,趋于汉代的形式,但土木工 程技术,建筑之华丽,构景之精美则高超于汉代;n豪富的第宅有很大的发展,大庄园别墅也不断出 现,在庄园别墅内除了居住使用的部分外,还有 山池树木和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n各宗教建筑都力求宏伟华丽

5、。在技术及艺术方面 都有新的发展,表现了新的成就。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园林n一、隋唐五代时期的皇家的宫苑n二、隋唐五代时期的私园n三、寺观园林一、隋唐五代时期的皇家的宫苑n隋唐时期的皇家园林集中建置在两京-长安、 洛阳的城内、附廓、近郊和远郊,数量之多,规模 之宏大远远超过魏晋南北朝时期,显示了“万国 衣冠拜冕旒”的泱泱大国气概。皇室园居生活多 样化,相应地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这 三个类别的区分更为明显,它们各自的规划布局 特点也更为突出。这时期的皇家造园活动以隋代 ,初唐,盛唐最为频繁。n隋唐宫苑为数众多,课堂教学讲述的宫苑有:n大内御苑:隋洛阳“西苑”;唐长安兴庆宫;n行宫御苑:

6、曲江的芙蓉苑(兼具公共游览地的性质) 。n离宫御苑:华清宫;隋西苑(1)n隋书载:“西苑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 ,为蓬莱、方丈、瀛洲诸山,高百余尺、台观殿阁 、罗络山上。海北有渠,萦纡注海、缘渠作十六院 ,门皆临渠,穷极华丽。” n大业杂记中记载“元年夏六月筑西苑,.其 内造十六院,屈曲周绕龙鳞渠置四品夫人十六 人,各至一院,庭植名花,秋冬即剪条为之,色 渝则改着新者,其池沼之内,冬月亦剪彩为菱荷 。n每院开西、东、南三门,门开临龙鳞渠,渠面宽二十 步,上跨飞桥,过桥百步杨柳修竹,四面郁茂,名花 异草,隐映轩陛.每院置一屯其屯内备养畜豢(注 :养有各种家畜猪、牛、羊等,穿池养鱼,为园种蔬

7、,植果瓜,养膳水陆之产,蘼所不有。)隋西苑(2)n隋帝兴建西苑时“沼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天 下共进花木鸟兽鱼虫莫知其数”.六年后苑内已是“草木鸟 兽繁息茂盛,桃蹊李径翠阴交合,金猿青鹿动辊成群”足见 苑内绿化工程之浩大,树木花卉绝大部分都是从外地移栽 的,为了便于皇帝游园“自大内开为御道直通西苑,夹道植 长松高柳。帝多幸苑中,去来无时,侍御多央道而宿,帝往 往中夜即幸焉(引文见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引海 山记)n又开凿五湖。每湖四方十里,东湖称为翠光湖,南湖称 为还阳湖,西湖称为金光湖,北湖称为洁水湖,中湖称 为广明湖,湖中堆积土石以成山,构筑亭殿,屈曲环绕 ,华丽至极,皇帝日夜率宫女

8、侍臣数千骑游幸,作清夜 游之曲,于马上演奏,其豪游盛况当可以想见。隋西苑 (3)n从以上记述看来,西苑是继秦汉象征式的海上神山(模拟 自然山水)的影响而转变到以山水为骨干的一种新的园 林形式的开端,这种大规模的利用洛阳地势平坦,水源 充沛的条件创造出以湖为构图中心,以水渠为脉胳屈曲 周绕,从而形成的复杂而完整的水系:龙鳞渠北海 曲水池五湖(象征帝国版图,可能渊源于北齐的 仙都苑)的过程,是一个摹拟天然河湖的完整的水系;n另外 ,西苑开拓水上游览的内容, 结合水道的穿插,构 成十六处以建筑为中心的庭园。由众多可游可息的风景 点组成的苑中有园的独创性造园手法。为后世“水景园 ”的始例。成为影响到后

9、代造园精心安排多层次的山水 空间艺术的新形式。兴庆宫(1)n兴庆宫又叫“南内”在长安皇城东南面之隆庆坊(李隆 基为皇太子时的府邸)。此地原有一天然水池名“隆庆 池”,唐玄宗即位后714年, 隆庆坊扩建为兴庆宫,合并 北面永嘉坊的一半,将南侧隆庆池包入,并避玄宗讳改名 “兴庆池”.开元十六年(728年),玄宗移住兴庆宫听政 。此后即是玄宗一朝政治重心的所在。n“兴庆宫“它占地约二干零十六亩,超过今故宫的一倍, 是一座极其壮丽的建筑群。宫殿与园林相结合,有兴庆 殿、南燕殿、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唐玄宗和杨贵妃 长期居住于此,娱乐赏花。兴庆宫(2)n宫的总面积相当于 一坊半,东西宽1.08 公里,南

10、北长1.25公 里. 有夹城(复道) 通往大明宫和曲江, 皇帝车驾“往来两 宫,人莫知之”.n为因就龙池的位置 和坊里的建筑现状, 北半部为宫廷区,南 半部为苑林区,成北 宫南苑的格局.华清宫(1)n华清宫:唐朝著名的离 宫御苑,位于陕西省临 潼县,距西安市约二十 公里的骊山之麓,以骊 山脚下涌出的温泉得天 独厚和杨贵妃赐华清池 的艳事而闻名于世。 n华清宫绝句:“长安回 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 递开。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华清宫(2)n华清宫苑的华清温泉发现于西周,周幽王,秦始皇等都曾 在这里修建离宫,构砌汤池。n唐贞观十年644年建为温泉宫,天宝六年李隆基更名华清 宫,并利用泉

11、水建成“华清池”。并在这里大兴土木,修 筑宫墙楼殿,每年十月率后宫宾妃来华清池,岁尽始返长 安.华清宫 (3)n唐玄宗造九龙殿,是他的寓室和沐浴之处。浴室周围以石 玉砌成,上刻鱼龙花鸟浮雕,浴室中央雕刻有莲花一双,不 断喷出泉水,故曰“莲花汤”。芙蓉汤是贵妃的浴室,今 仍保留其遗址。白居易在中 “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即指此地情景。 n长生殿:早为溪涧驯鹿之处,据传说是唐玄宗与杨贵妃,起誓 天长地久不变心的地方;宫中不但有殿台楼池,还有午马台 、球场、驯鹿处。 曲江池(1)n曲江池是我国古代出现的公共游览地,曲江池位 在长安城东南隅,早在秦汉时即为名胜,秦汉王朝 在这里建有离宫别

12、馆,名为“宜春苑”;隋文帝 时改为“芙蓉苑”;n盛唐年间,唐玄宗李隆基重加疏凿开渠.把南山黄 渠水引注池中,池水穿山越岭,曲折迂回,故名曲 江.其西是杏园,慈恩寺,大雁塔。江侧两岸宫殿 连绵,楼阁起伏,菰蒲丛翠,垂柳为烟,花卉环周, 烟林明媚,景色绮丽如画。n据考古实测,曲江池南北长1360米,宽约500多 米,面积为0.7平方公里,水面呈南北长,东西 狭的不规则形状。安史之乱以后,曲江已逐渐荒 芜.曲江池(2)n唐代随着黄渠的开凿,曲 江池水量剧增,唐帝王在 这里大兴土木,新建亭阁 ,列置画舫,宫中有夹城 与曲江相通,是皇帝及达 官贵臣饮宴游乐之地;n曲江平时可供居民游赏: 春天踏青褉饮,秋

13、天重阳 登高,天旱祈雨. n诗人杜甫写道:“三月 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 多丽人。”记述了当年 的春游盛景。 二、隋唐五代时期的私园n(一)隋唐时期的私园总论n(二)隋唐时期的私园各论(一)隋唐时期的私园总论n唐代私家园林较前世更胜,表现在以下几方面:n一,隋代统一全国,修筑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盛 唐之世,政局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呈现为历史上空 前的太平盛世和安定局面。人们普遍追求园林享 受之乐,当时的发达地区如中原,江南、四川等地 均有关私家造园活动的文献记载;中原的西京长安 、东京洛阳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间 造园之风更甚。盛唐之世园林兴盛的程度也是这 个盛世的象征。隋唐时期的私

14、园总论(2)n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遴选各级官吏,宦海浮沉, 升迁贬滴无常,这种经历形成了:“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的处世哲学.在朝为官努力做出 一番事业,同时也为自己预留致仕罢官以后的退 路。经营园墅别业,便是为了将来退隐林下而独 善其身。因此,园林不仅是在野者安身立命之所 在,也是在朝者心向往之的对象。隋唐时期的私园总论(3)n三、科举取士,文人做官的比较多。园林成为他 们的社会交往的场所,受到文人趣味、爱好的影 响也就较上代更为广泛、深刻。中唐以后,文人 已有直接参与造园规划的,诗画情趣必然会渗入 私家造园艺术,从而把园林的艺术素质提高一大 步,奠定宋以后文人园林的基础。(二)隋唐

15、时期的私园各论n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n王维与辋川别邺n白居易与庐山草堂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1)n履道坊宅园:这座宅园位于坊之西北隅,洛水流 经此处,被认为是城内“风土水木”最胜之地。 白居易对这座园林的筹划是用过一番心思的,造 园的目的在于寄托精神和陶冶性情,那种清心幽 雅的格调和“城市山林”的气氛也恰如其分地体 现了当时文人的园林观-以泉石竹树养心,借 诗酒琴书冶性。 n园建成后,白居易专门为它写了一篇韵文池上 篇。篇首的长序详尽地描述此园的内容:n园和宅共占地十七亩,其中“屋室三之一,水五 之一,竹九之一,而岛树桥道间之”。屋室包括 住宅和游憩建筑,水指水池而言。在水池的东 面建粟廪,北面建

16、书库,西面建琴亭。白居易的履道坊宅园(2)n大和三年(829年)夏天,白居易被委派到洛阳任“ 太子宾客”的官职,遂得以经常优游于此园。于 是,便把过去为官三任之所得、四位友人的赠授 全都安置在园内。“每至池风春、池月秋,水香 莲开之旦、露青鹤唳之夕,拂杨石,举陈酒,援崔 琴,弹姜秋思。颓然自适,不知其他。酒酣 琴罢,又命乐童登中岛亭,合奏霓裳.散序。 声随风飘,或凝或散,悠扬于竹烟波月之间者久之 。曲未尽而乐天陶然,已醉睡于石上矣”。王维与辋川别邺(1)辋川别业:位于长安城东南郊的蓝田县西南终南山 谷里,规模很大,是王维晚年辞官隐居(因安史之 乱牵连)的庄园,其相地于天然山谷,湖水林木,筑 成一座自然山水园.王维与友人裴迪经常于此饮酒 邀诗。其岗岭起伏,连绵逶延,纵谷交错,泉瀑叠落,湖溪岩峡, 高林藤菖的自然胜景;加之构筑茅庐/草亭/馆榭/石桥/ 舟渡等园林建筑,形成既富有自然之趣,又具诗情画意 的优美园林。王维与辋川别邺(1)王维与诗人裴迪在辋川别业写下了许多富有意境 的辋川山水诗,并把它汇编成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