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专题3名句名篇默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596814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阅读专题3名句名篇默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古诗文阅读专题3名句名篇默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古诗文阅读专题3名句名篇默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古诗文阅读专题3名句名篇默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古诗文阅读专题3名句名篇默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文阅读专题3名句名篇默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阅读专题3名句名篇默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 名句名篇默写真题体验延伸 2012全国课标 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 空缺部分。(6分) (1)足蒸暑土气,_。_,但惜 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檐牙高 啄;_,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 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 赤壁赋)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记忆 和背 诵。名篇名句的考查既考名句,也考名篇, 备考时不能片面地只背名句而忽视了对整篇 的背诵。考查的句子或描写优美,或议论 精 警,或抒情味浓,并且其中必有易写错的字 。背过不是目的,写对才能得分。 尝试 解答 (1)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2)廊腰缦

2、回 各抱地势 (3)山川相缪 郁乎 苍苍基础整合覆盖 名句名篇的默写是全国课标 卷中一个比较稳 定的考点,采用3小题6句的形式考查,考查 范围均在考试说 明规定的篇目之内,且 均为直接性默写题型,难度较低。因此,只 要扎实掌握考试说 明中规定的古诗文背 诵篇目即可。 1.突破生僻难写字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多数同学能熟读 成诵,但在考试中却不一定能得分,其中一 个重要原因是对生僻难写字重视不够。如:http:/ 科目一考试 http:/ 科目1考试 2016年驾考科目一模拟考试题 http:/ 科目四考试 http:/ 驾校一点通365 仿真模拟考试C1试题 B2试题库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

3、胜簪。(杜甫春望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 (杜甫望岳 ) 以上两句中,“簪”“眦”就极易写错。我们 在复习时 ,对生僻难写字必须多写几遍, 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 的目的。 2注意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语 在名句名 篇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 点。复习时 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 ,通 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做到既知其音,更知 其义。如: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 易琵琶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游山西村) 第一句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 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成“忧”,若联系 后面与它对举 的“暗恨

4、”,理解了词义 ,就不 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 ,易误写为“岸”。 3.注意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 屡见不鲜,这类词对 考生具有更大的迷惑性 和误导 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 时应 引起高度重视。如: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论语 )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白居易观刈 麦) 这两句中,“长”容易误写成“常”,“冈”容易误 写成“岗”。 4借助语境记忆 对名句名篇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而要 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 一些关键的词语 ,做到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 忆,又有理性的思考。如: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

5、遮面。(白居易 琵琶行) 这一句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 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就会把“始” 写成“使”。 5.留心词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词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 会发生改变,如: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 隐无题)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白居 易琵琶行) 以上这三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 序 :“蓬山此去”写成“此去蓬山”,“秋月春风”写 成“春风秋月”,“浊酒一杯”写成“一杯浊酒”。 6.留意通假字 古诗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通假现象,如果没有 掌握好,就容易因读音要按照本字读而误写 成本字。如: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 轼

6、赤壁赋)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诗经 氓) 以上两句,“属”通“嘱”,在此为“劝人喝酒之 意”,但在默写时必须写成原字“属”;“说”通“ 脱”,在此为“脱身”之意,但在默写时必须写 成原字“说”。 7.留意虚词等细微处 有些名句中存在着一些语气词、发语词 等虚 词,由于没有完整的词汇 意义而不被重视, 考试时 考生就极易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出现失 误。如: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苏轼 赤壁赋) 吾尝终 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 学) 以上两句中,就存在易被忽略的语气词、发 语词 ,如“盖将自

7、其变者而观之”中的“盖”字, “吾尝终 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中的“矣”字 ,默写时很容易出现失误,故应在平时背诵 时加以重视。技法探究例破 根据对历 年考生答题情况的分析,我们发 现,在名句名篇的默写上,考生主要存在着 以下问题 :错句、上下句颠倒、添字、漏字 、写错别 字、笔画不清等。归纳 起来就是记 忆和书写两个方面的问题 。 一、关于记忆 1.要注意篇、段、层、句的关系,在前后联 系中背诵,不能死记硬背。例如:苏轼 的 赤壁赋,教材中全文共五段,先要理解各 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如第1段描写夜游赤壁的 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第2段写 饮酒放歌,由欢乐转为 悲哀;第3段借主客

8、问答,写人生无常的怅惘。再就段内的 层次理解其内在的联系,如第3段,有些同学 觉得难背,如果先把这一段文字按照所写的 内容分为两大部分,苏子的问话 与客的答话 ,则第一部分的几句(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很容易背下来。 再把客的答话按照内容分为两部分,“客曰 而今安在哉?”为一部分,“况吾与子渔 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为一部分, 前者再分为曹操之诗(“月明星稀,乌鹊 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鏖战及感慨(西 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 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

9、雄也,而今 安在哉),这样 化整为零,分块背诵,就容 易一些,也好记了。 2.要理解句意、文意,在理解中背诵。例如离骚,大多数学生认为 比较难 背,主要原因是对诗 句的意思理解不透,前后关联不起来,如果从诗句的意思出发,建立前后的联系,就容易一些了。如第1段,先以四句一节,把它分为七节,再思考彼此之间的联系。如前两节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感叹人生多艰,接下去即写“多艰”的生平经历 :“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写自己进忠言而遭贬;“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写自己的美好情操与世俗的庸俗心理发生了冲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写内心崇尚

10、美德不因加罪而后悔。 3.化整为零,分散记忆 。每天一点,天天积 累。提升名句意识,提高复习兴 趣。具体可 采用下列做法:分块切割,化整为零。将 64篇诗文按照附录的顺序做适当分配,短诗 一天一至两首,短的散文一天一篇,长的一 天一至两段。将背诵默写任务分解到每一周 甚至每一天,做到“篇篇背,段段测,句句写 ,字字清”。这样 既保证了识记 的计划性, 也可消除畏难情绪,达到了化整为零的目的 。定期检查 ,强化落实。自查:对一周计 划内要求背诵默写的课文,学生每天自记、 自测、自查。抽查:课前一分钟,老师可随 机抽三四名同学背诵或默 写,每天督查。考查:早读时间 不定时考查 ;每次阶段性考试,都

11、要设计 名句填空题进 行考查,并对测试 中暴露出来的共性和个性 问题进 行集中纠错 和个别指点。 二、关于书写 要在默写中避免出现错别 字。以下几种方法 可以帮助你默写时减少错别 字的出现: 1.注意生难字的偏旁部首。例如:韩愈马 说“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 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中的“祗”(左面是 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槽枥”都是木字旁。 再如:杜牧的阿房宫赋 “妃嫔媵嫱,王子 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中的“妃嫔媵嫱” 四个字,都是女字旁,“妃嫔嫱 ”三字都在左 边,“媵”字在右下角。如果注意到这一点, 一般就不会写错了。 2.注意领悟字的含义。例如白居易琵琶行 中的“别

12、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其中的“幽愁”义为“深重的愁思”,不能写作“忧 愁”;又如曹操观沧海中的“东临碣石,以 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其中的“澹澹 ”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不能写作“淡淡”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俄顷风定 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中的“漠漠”指天色 ,而不是拟人化的情态“默默”。 3.要注意区分同音异义词。例如苏轼念奴 娇赤壁怀古中的“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 了,雄姿英发”,其中的“初嫁”不能写作“出嫁” ;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此皆良实,志虑忠 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其中的“简拔” 不能写作“拣拔”。 4.要注意通假字。例如荀子劝学中的“则 知明而

13、行无过矣”中的“知”不能写作“智”,“君 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中的“生”不能写作“ 性”。 _。(论语 述而)”应填“ 必有我师焉”。如不留意后面标出的语句的 出处论语 述而,就可能按韩愈的师 说中“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填 写成“则必有我师”。 言名句中的生僻字、同音字、通假字、容易 忽略的虚词,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 意注意,重点把握。 8.规范书写。考生平时书 写练习时 ,要养成 良好的习惯 ,一定要做到“三清”“三不”:“三 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 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考场作答时,则要“ 怵然为戒”,谨慎小心,一笔一画书写。答这 道题尽量不要写成行书,更不能写成草书。“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中的“豗”“ 砯”字就很可能会因考生书写笔画不清晰而被 判为写错。谢谢观 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