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88504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7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 质和能量的关系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l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 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 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l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 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能l情感态度价值观 l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 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 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l重 点 化

2、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l难 点焓变,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l讲虽然力的种类和大小不同,但是本质都一样,就是形成作用力时要放出 能量;破坏作用力时要吸收能量,即物质的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l投影 l问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从两个角度来考虑:1、从 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与能量有什么关系?2、反应物和 生成物的相对能量的大小 l图像分析1molH2 和1molCl2 反应得到2molHCl要放出183kJ的能量; 断开1mol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 能量;形成1molH-Cl键能放

3、出431kJ的能量;l讲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包含两个过程: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 化学键形成。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释放出能量,断开 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通常不相等;2、反应物和生成 物的总能量通常不相等,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化学 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释放出来,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 量时,化学反应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所以化学反应 过程中总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l过断开化学键和形成化学键所吸收和放出的能量的数值是可以定量测 定出来的,可以在工具书上查到,这样我们就可以计算到反应中的能量的 具体数值了,在以上的例子中

4、我们对反应的讨论和研究中,我们的研究对 象是什么? l 反应物和生成物l讲我们对反应研究的对象是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我们把它们称为 反应体系,而把除它们之外的物质称为环境,我们把反应体系在化学反应 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用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 做反应热,又称作为“焓变”,用符号“H”表示,单位常采用kJ/mol或kJmol 1l投影 l板书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H为“ 一”或H0时为放热反应。l讲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物成具有的总能量,反应时就 会以热能的形式放出,反之,则吸热。 l板书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l(1) H = 化学键断裂

5、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 l(2) H = 生成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l讲化学键断裂或生成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叫做化学键的键能。反应 键能越小,稳定性越弱,能量就越高破坏它需要的能量就越小;生成物 的键能越大,稳定性越强,能量就越低,释放的能量就越大,故需要放 出能量,H为负,反应之为正l板书 (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生成物的键能之和l讲H有正负之分,因此比较H大小时,要连同“+”、“-”包含在内 ,类似于数学上的正负数比较,如果只比较反应放出热量变化,则只比 较数值大小。 l过渡什么是化学反应热?如何表示?如何准确地描述物质间的化学反 应及其能量变化?下面我们来学习热

6、化学方程式。 l板书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l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 程式。 例:H2(g)I2(g) 2HI(g);H=14.9 kJ/mo l投影例:H2(g)O2(g) = H2O(g);H=-241.8 kJ/mol,表示 lmol气态 H2和mol气态 O2反 应生成 lmol水蒸气,放出 241.8kJ的热量。(在 101kPa和 25时) H2(g)十O2 (g)H2O(l); H=-285.8kJ/mol,表示lmol气态H2与mo气态O2反应在101 kPa和 25时,生成lmol液态 水,放出2

7、85.8kJ的热量。l小结描述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某状态下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l讲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那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什么要求或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l板书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l讲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要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 注意以下几点:l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l板书 (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l讲但中学化学中所用的H的数据,一般都是在101 kPa和 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 注明。但需注明H的“”与“”。热化学方程

8、式一般不要求写条件l投影例如:H2(g)O2(g) = H2O(g);H=-241.8 kJ/mol H2(g)十O2 (g)H2O(l);H=- 285.8kJ/moll讲从上述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看出,lmol H2反应生成H2O(l)比生成H2O(g)多放出 44kJ/mol的热量。产生的热量为什么不同?l 板书(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l讲通常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且热化学方程式通常不用“”、 “”。l投影例如:H2(g)+C12(g) = 2HCl(g);H=-184.6 kJ/moll H2(g)+

9、Cl2(g) = HCl(g);H92.3 kJ/moll板书(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l讲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量,而不管反应是否真正完 成。H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而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的多少,并不 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所以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 H也要加倍。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l板书4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l点击试题已知在25,101kPa下,1g (辛烷)燃烧生成二氧

10、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 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l A;H48.40kJ/mollB;H5518kJ/mollC;H+5518kJ/mollD;H11036kJ/moll答案 BDl实践活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l投影一、实验原理 l讲中和热的定义是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1 mol H2O 时的反应热叫 中和热。在中学阶段,只讨论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 l回顾必修2第二章30页关于“中和热”的内容:l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l 实验2-3:在50mL烧杯中加入20mL 2mol/L的盐酸,测其温度。另用量筒量取

11、20mL 2mol/L 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缓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反应中溶 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并作好记录。 l盐酸温度/NaOH溶液温度/中和反应后温度/t(HCl)t(NaOH)t2 数据处理:HQ/n cmt/nl 其中:c4.18J/(g),m为酸碱溶液的质量和,tt2t1,t1是盐酸温度与NaOH溶液 温度的平均值,n为生成水的物质的量。l投影二、实验操作l讨论上述实验装置和操作存在哪些问题? 热量的散失l投影l问课本第5页图1-3与实验2-3相比,作了 哪些 l改进?改进的目的是什么? l 1双层烧杯、2碎泡沫塑料、3盖板、都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l思考与交

12、流课本第5页实验用品,想一想,每件用品的用途, NaOH溶液为什么不用0.50mol/L而用 0.55mol/L?l 为了保证0.50mol/L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碱稍过量。l讲阅读课本第5页实验步骤,强调下列问题l投影注意事项: l1、为了保证0.50mol L1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0.55molL1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因 为过量的碱并不参加中和反应。 l2、实验中若用弱酸代替强酸,或用弱碱代替强碱,因中和过程中电离吸热,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 。 l3、要使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先后测量酸、碱及混合液的温度时,测定一种溶液后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并 用滤纸擦干。温度计

13、的水银球部分要完全浸入溶液中,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再记下读数。 l4、实验中所用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好后要充分冷却至室温,才能使用。l5、操作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l6、实验时亦可选用浓度体积都不相同的酸碱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但在计算时,应取二者中量小的一 种,因为过量的酸碱并不参加中和反应。l操作:学生按课本步骤做实验,记录相应数据。l投影三、数据处理 l1、取三次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 (t2t1)l 思考:如果某一次实验的数据与另外两次实验的数据差异明显,怎么办?l2、计算反应热:HQ/ncmt/n。l其中:c4.18J/(g),mm1m2100g,t(t2t1) ,

14、ln0.50mol L10.50mL0.025mol。Hl总结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我们可以利用化学能与热能及其能量的相互转 变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服务。化学在能源的开发、利用及解决日益严重的全球能源危机中必 将起带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平时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关心、了解这方面的进展,从而深切体会化 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l随堂练习 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lA、放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发生lB、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除了热能外,也可以是光能、电能等lC、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lD、化学反应热效应数值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有关l2、已知 (1

15、)H2( g )1/2O2 ( g ) H2O ( g ) H1 = a kJ/moll(2)2H2( g )O2 ( g ) 2H2O ( g ) H2 = b kJ/moll(3) H2 ( g )1/2 O2 ( g ) H2O ( l ) H3 = c kJ/moll(4) 2H2 ( g )O2 ( g ) 2H2O ( l ) H4 = d kJ/moll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lA、ad0 C、2a=b0l3、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 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时,放出 445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lA、2CH4( g )4O2( g )2CO2( g )4H2O ( l ) H = +890 kJ/mollB、CH42O2CO2H2O H = 890 kJ/mollC、 CH4 ( g )2 O2 ( g ) CO2 ( g ) 2 H2O ( l ) lH = 890 kJ/moll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