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容忍与自由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88399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容忍与自由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三讲容忍与自由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三讲容忍与自由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三讲容忍与自由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三讲容忍与自由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容忍与自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容忍与自由(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容忍和自由胡适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 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 身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 你这一生的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 的生命意义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 来,决心寻求生,那么,你活一日 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 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 无穷了。胡 适适之何来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 ,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 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 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 一。原名嗣穈(mn),学名洪骍(xng) ,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 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 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

2、学说“物 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生平事件 胡适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 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早年在上海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 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 ,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 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 生,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学习。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唯心主义哲学家 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 ,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 倡“文学改良”和白

3、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 物。 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 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 “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 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 ,同时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 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抗战 胜利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我们的当务之急,实在是应该保持冷静。 让我们各就本分,尽我们的自己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就是去读书,我们不要让报章 上所传的纠纷,耽误了我们神圣的任务, 我们要冷静,严肃、不惊不慌的继续我们 的学业。 我们宁

4、愿拼死在疆场,不愿做奴隶而青云 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要做社会的栋 梁 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 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的高涨 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啊!那里是苍鹰底领土 那鸷悍的霸王啊! 他的锐利的指爪, 已撕破了自然底面目, 建筑起财力底窝巢。 那里只有钢筋铁骨的机械, 喝醉了弱者底鲜血, 吐出些罪恶底黑烟, 涂污我太空,闭熄了日月, 教称飞来不知方向, 息去又没地藏身啊!流落的失群者啊! 到底要往哪里去? 随阳的鸟啊! 光明底追逐者啊! 不信那腥臊的屠场, 黑黯的烟灶 竟能吸引你的踪迹! 白话游戏诗 文字没有雅俗,却有死活可道。 古人叫做

5、欲,今人叫做要; 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 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 古人叫字,今人叫号; 古人悬梁,今人上吊; 古人乘舆,今人坐轿; 古人加冠束帻,今人但知戴帽。理论成就 五四时期,胡适连续撰写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 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并相继完成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 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 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理论倡导的同时,胡适还进行了一些文学创作的“ 尝试”。其小说、剧本均未见成功,独有出版于1920年的 尝试集,乃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颇有开拓之 功。 文学创作非其所长,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另一主要 贡献是输

6、入新思想。其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 当年都是振聋发聩之作。而从问题与主义之争,到人权 论集,再到主办独立评论,胡适始终坚持独立姿态 和批判精神。抗战军兴,胡适出任驻美大使;胜利后又先 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但其始终保持书 生本色,不曾背叛五四主义知识分子。 胡适称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并断言 其有四重目的: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 明。照他的理解,所谓整理国故,就是用科学方法对三千 年来破碎的古学进行一番有系统的研究。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 国文学史。尽管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 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

7、 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后人可以赞赏,也可以批评,却 无法漠视其存在。前者的平视诸子以及历史的眼光,后者 的双线文学观念,都是对本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的“大 胆假设”。另外,他首创新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 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 没。抗战以后,因奔走国事,再加上自身学术路数的内在 限制,胡适学术上未能更上一层楼。晚年沉醉于水经注 疑案,据专家说,至今无人在水经注的研究上超过 他。 胡适的现代诗歌蝴蝶(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

8、开花好。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比较阅读偶然(徐志摩 1926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胡适人际关系网留美学友 中公同窗 朱经农 杨杏佛 许怡荪 赵元任 梅光迪 任鸿隽 陈衡哲 新青年同仁 陈独秀 钱玄同 刘半农 李大钊 鲁迅 周作人 陶孟和 高一涵 北大人部落 蔡元培 傅斯年 罗家伦 顾颉刚 俞平伯 梁漱溟 辜鸿铭 师之辈 梁启超 章太炎 王国维 马君武 王云五 高梦旦

9、道不同 不相为谋 郭沫若 郁达夫 人以群分 星月闪耀 丁文江 徐志摩 陈西滢 林语堂 梁实秋 闻一多 罗隆基 北大人部落 蒋梦麟 周炳琳 钱穆 毛子水 饶毓泰 吴大猷 江泽涵 罗常培 魏建功 罗尔纲 政界高端 孙中山 蒋介石 毛泽东 溥仪 汪精卫 学界政界两栖友 章士钊 吴稚晖 王世杰 朱家骅 陶希圣 友校友人 张伯苓 梅贻琦 陈垣 陈寅恪 冯友兰 周鲠生 吴晗 北大人部落 汤用彤 陈雪屏 郑天挺 季羡林 邓广铭 千家驹 故友新交在美台 陈广甫 雷震 吴健雄 王重民 李济 唐德刚 胡颂平 李敖 红颜知己 妻子 韦莲司 江东秀 曹珮英 外国友人 杜威 罗素 泰戈尔 司徒雷登 你是提倡物质文明的咯

10、, 所以我们就来吃你的面 你是提倡整理国故的咯 所以我们都进了研究院 你是提倡白话文学的咯 所以我们就啰啰嗦嗦的写上了一大片。家庭婚姻 父亲:胡传,字铁花,号钝夫,清朝贡生,官至 淞沪厘卡总巡、台东直隶州知州,著有台湾纪 事两种,1895年8月22日病殁于厦门。 母亲:冯顺娣。 妻子:江冬秀。由胡适其母包办。 长子:胡祖望(1919-2005),旅居美国。 女儿:胡素斐,早夭。 次子:胡思杜(1921-1957),留在中国大陆, 1954年被迫与胡适断绝父子关系,但仍被斗争, 后于1957年反右中自杀身亡 母亲冯顺娣父亲胡铁花胡适一家人江冬秀韦莲司曹佩声胡适隐处西楼已半春, 绸缪未许有情人。

11、非关石木无恩意, 为恐东厢泼醋瓶。胡适与妻子江冬秀胡适最终是和江冬 秀走到了最后。江冬秀 里出身于仕官之家,但 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束 缚,没有受到较多的文 化教育。但在胡适身边 众多的女性之中,江冬 秀是唯一一个伴随着胡 适到台湾在到美国乃至 走完人生路的女人。蒋 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 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 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韦 莲 司1914年在美国小城绮色佳, 胡适和韦莲司相识。此后更多 的是在离别和相思中度过,往 往是盼望了几年十几年才能见 上一面。1927年,当韦莲司 再见到胡适时,他们已经分别 10年了,韦莲司人到中年, 头上长出了白发。 韦莲司对 胡适的爱,爱得大度,爱得彻

12、骨。1962年胡适去世后,韦 莲司竟和江冬秀成了朋友,并 忙着整理胡适给她的书信,忙 着为他成立出版基金。9年之 后,空候一生的韦莲司在一个 小岛上孤独地死去,遗物里竟 然完好无缺地保存了胡适的书 信和稿件。 曹诚英(曹佩声)课文解析 胡适的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台湾出版的自由中国 1959年3月14日第26卷第6期。 自由中国鼓吹自由、民主和宪政,批评时政和国 民党的专制统治,在当时思想文化界有重要影响,并成为 销量最大的政论刊物。由此引发了执政当局的不满,1960 年自由中国被查封停刊,主编雷震则被拘捕判刑。胡 适认为自由中国为了争取言论自由而停刊也不失为“ 光荣的下场”,雷震办自由中国已成为

13、言论自由的象 征,“我曾主张为他造铜像,不料换来的是十年坐监,这 是很不公平的!”为表示气愤,胡适说此话时还用力拍了 一下桌子。 胡适此文的发表与查封相隔了一年半的时间。虽 然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胡适文章的立意显然 是针对查封行为的时代背景的。 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 中心论点: 没有容忍就没有自 由 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 ,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 。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 的人格。我更替他们刚到不安。如果骂我 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的对他有恩了 ,我自然很情愿的挨骂。如果有人说,吃 胡适一块肉可以延寿一年半年,我也一定 情愿自己割下来

14、送给他,并且祝福他。这 是胡适给杨杏佛的一封回信。课文分析第一部分(1-2):提出自己的观点:没有容忍, 就没有自由。胡适以母校史学大师布尔的一句话,“我年纪越大 ,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重要”为起兴,不仅深表同感,而且认为它“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顺着布尔的 思路,胡适进一步发挥并引申出自己的观点:“容忍是 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胡适的话 换一种表述即是:因为容忍是自由存在的前提,所以容 忍比自由更重要。打个比方来说,容忍是“根”,自由 是“花朵”。第二部分(3-12):论证自己的第一个观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思考:以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人物著称的胡适,为什么舍近求

15、远,迂回曲折,放下自由的直接张扬,间接地倡导起容忍的精神了呢?(1) 年轻人血气方刚,容易冲动激进。“我在那时候抱着破除迷信的热心”,“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一个小孩子很不容忍的卫道态度”,都说明年轻人长于积极进取而欠缺冷静反思的特点。相对而言,老年人较为心平气和,思考时较客观周详。(2)青年与老年在知识积累、认识能力上是存 在差异的。“我在五十年前,完全没有懂得这一段”“我当时也完全没有注意到郑玄注”等例,都说明知识的局限造成认识上偏差。(3)人生经历对思想的影响。胡适之所以认为“容忍比自由还重要”,是因为“我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我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这是他的社会认知与知恩图报心理。青年时期往往更多地关注社会的负面而对现实强烈不满。对于胡适的个人经验之谈,需要指出的是,社会容忍胡适主要是他的“无神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社会与旧时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