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个人风险态度与风险承受能力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88250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个人风险态度与风险承受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一章个人风险态度与风险承受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一章个人风险态度与风险承受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一章个人风险态度与风险承受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一章个人风险态度与风险承受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个人风险态度与风险承受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个人风险态度与风险承受能力(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樊国昌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1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目录4个人风险态度1235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影响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的人口特征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个人风险分析2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依赖于个人的知识、能力、 经验、偏好等因素,而个人的知识、能力、经验、偏好又与 个人的风险态度和风险承受能力密切相关。因此,要做好个 人风险管理和保险规划,必须明确个人风险态度和承受能力 。风险承受能力分析评估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它涉及 到经济学、心理学、金融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而每

2、一个领域都有不同的特色,应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个人风险承 受能力。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3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一、个人风险态度分类根据对风险的偏好或厌恶程度,可以将所有的人区分为风 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偏好(追求)型三大类。为了 分析这三种类型的风险态度,我们可以借助效用理论。效用是指从商品中获得的满足程度,效用函数描述了不 同财富水平与满足程度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为财富的增函 数(即一阶导数大于0),即财富越多,个人所获得的效用 越大,这一假设对所有人都是合理的。区分个人风险偏好程 度的关键在于财富的边际效用。 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4个

3、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效用是指从商品中获得的满足程度,效用函数描述了不同财富水平与满足程度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为财富的增函数(即一阶导数大于0),即财富越多,个人所获得的效用越大,这一假设对所有人都是合理的。区分个人风险偏好程度的关键在于财富的边际效用。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关于个人风险偏好的三种型效用函数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一、个人风险态度分类5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1、风险厌恶型效用函数。 风险厌恶型效用函数的二阶 导数小于零,意思是随着个人财富的增加,因财富增加所 获得的边际效用逐渐下降。如下图所示:财富效用第一章

4、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一、个人风险态度分类6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2、风险追求型效用函数。风险追求型效用函数的二阶 导数大于零,即随着个人财富的增加,因财富增加所获得 的边际效用逐渐上升。如下图所示:财富效用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一、个人风险态度分类7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3、风险中立型效用函数。风险中立型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等于零,即随着个人财富的增加,因财富增加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保持不变。如下图所示:财富效用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一、个人风险态度分类8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有关

5、调查表明,大多数人属风险厌恶型。比如,在美国 寿险营销和研究协会(LIMRA)所作的一项研究中,有一 个关于“被调查者是否愿意为了高收益而承担风险”的问 题,答案要求用1-10这十个数字回答,其中1表示“不愿 意”,10表示“非常愿意”。结果是,45%的人回答为1 、2或3,只有11%的人回答是8、9或10,剩下44%的人 回答在4-7之间。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一、个人风险态度分类9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研究表明,人们在确定与不确定的收益之间进行选择时,通常选择金额确定但相对较小的收益。而在金额确定但相对较小的损失与金额较大但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损

6、失之间进行选择时,大多数人表现为愿意承担风险。上述结果说明,安全性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人们对 待风险的态度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不愿意承担风险。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一、个人风险态度分类10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 视风险为危险 高估风险 喜欢低波动性 假设最差的情景 悲观主义 喜欢清晰 不喜欢变化 偏好确定性风险厌恶者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一、个人风险态度分类11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 视风险为机遇或契机 低估风险 喜欢高波动性 假设最好的情景 乐观主义 喜欢模糊 喜欢变化 偏好不确定性风险追求者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

7、与承受能力一、个人风险态度分类12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v 由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人们对人类自身经济行为的 理性程度存在很多争论。即常说的完全理性、非完全理性和 有限理性。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v 在财务决策中,人们的选择不但取决于自身的知识和理性 的思考,还取决于价值取向和情感,这些都是金融理财师在 为客户服务时不能忽略的因素。13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v 心理学家对个人如何感知和处理有关不确定事件的信息 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非 理性的判断或行为,这些判断失误或

8、非理性行为源于个人 处理信息的有限能力以及情感方面的干扰,具体表现为以 下几个方面: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14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1、直觉判断的盲目自信在实际中,大多数人(包括专业人员和门外汉)对自 己所做的判断盲目自信。某研究让人们作一个选择,然后 自己估计该选择正确的概率。结果表明,如果人们相信自 己有80%的正确概率,实际正确的概率只有70%;当一 个人完全确信某一事物时,尤其容易发生这种误差。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15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另一项研究表明

9、,当人们认为某件事一定会发生时它的 发生概率其实只有80%;而当人们认为某一件事一定不会 发生时,它仍然有20%的发生概率。虽然这些数据未必是 精确的,但人们对直觉判断过于自信却是不争的事实。通常,人们掌握相关信息越多,所作的决策就会显得越 自信,而在决策时实际使用的信息或线索往往不象自己声称 的那样多。在大多数情况下,次要信息或线索的重要性容易 被高估。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16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2、短期趋势缺乏代表性多数人忽略了大数法则,经常依据没有代表性的或偏高 的小样本进行风险评估,却没有意识到长期规律未必会在短 期

10、内表现出来的客观事实。比如,人们通常过于看重短期的 饿经济发展趋势,使得近期发生的事件对投资等各项决策产 生了不相称的影响。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17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例1:人们在看待小样本和大样本的重要性时所犯 的错误。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 硬币A:投掷10次,8次正面朝上 硬币B:投掷100次,70次正面朝上18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例2:若将一枚均匀的硬币连续投掷6次,以下哪种情 形更可能发生?情形1:正正正反反反情形2:正反正反正反结论:人们认为完全

11、随机的事件比较可能发生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19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3、否认风险的存在承认高风险可能是因为对风险水平的错误评估,也可能 仅仅是因为个人喜欢或愿意参与某项活动而忽视风险。在实 际中,当日人们自愿参与某项活动时,往往不能客观评估风 险的实际水平。虽然人们知道统计概率,但总是不愿相信这 些概率会发生在自己头上,从而主观上否认风险的存在。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20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 美国保险信息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床上吸烟的人中,只有58%的人认

12、为这是有风险的行为,而不在床上吸烟的人却有92%人认为是 有风险的,差异显著。 人们对自身熟练的技能可以降低自己所从事活动的风险。比如,很多 滑雪运动爱好者不认为滑雪运动是有风险的。 从事股市和房地产投机活动的人也往往过于自信。 还有一些人否认风险的存在是因为他们把自己想的过于幸运,即使只 有10%的可能性,也总是认为自己肯定会成为幸运儿。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21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生活中很多人不愿购买保险,部分原因就是上述盲目乐观 。一些保险代理人向具有购买力的客户介绍死亡率、伤残率 和住院率等经验数据时,多数人不以为然,

13、认为这种统计概 率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至少认为自己早逝、住院、伤 残的概率低于平均水平。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22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 一项研究首先告诉被调查者,每年遭受持续三个月以上的伤残概 率为19,然后让他们估计自己遭受类似伤残的概率。结果,被 调查者自我估计的平均概率仅为6,远低于19的经验水平。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忽视小概率事件,而且经常将小概率 事件等同于不可能事件。 这种误解使得很多人即使面临巨灾风险且在定价偏低的保险产品 ,也不愿意投保。23个人风

14、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4、对完全消除风险与降低风险的不当反映考察人们对降低风险与完全消除风险的不同反映,可以 发现大多数人不成比例地高估完全消除风险的价值。在调查 中,假设可能的收益金额为2000元,获得该收益的确切概 率不知道,考虑获得该收益的三种概率情形: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24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注意:上述三种情形都是增加1个百分点,但被调查者愿 意支付的额外代价并不相等,愿意为情形1和情形3支付的 代价均高于情形2。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情形1:从0%增加到

15、1%; 情形2:从41%增加到42%; 情形3:从99增加到100%;25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例3:为什么中国老百姓习惯于银行存款,即使征收利息税,也没有产生预期的储蓄分流效果?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26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5、熟知性偏误 例1:为什么投资者认为国外资产的风险高于国内增产的 风险?为什么一个人对国家、公司、产品等情况了解得越 多,所感受到的风险就越小?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大多数人惧怕未知和不熟悉的事物,因此,人们对未知 风险的恐惧程度远高于对

16、熟知风险的恐惧程度。27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 例2:资深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总是高于刚刚起步 的投资者。 例3:2003年春夏之交的SARS疫情就是最好的证明。 事实上,在300多人死于SARS的3个月期间,全球已有 不下1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为什么前者引起那样的恐 慌,而后者没有产生任何恐惧感?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28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还要引起注意的是,人们对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物总是 感觉特别熟悉和印象深刻,而这容易对相关风险的评估产生 影响。 例4:在生活中,如果我们熟知的某人死于某种疾病,我 们就可能高估该疾病导致死亡的概率。 例5:我们有时更相信来自朋友处的信息,而不相信更具 代表性和可靠性的统计信息。第一章 个人风险态度与承受能力二、个人理性思考的局限性29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个人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保险专业课程 例6:除非被警察多次警告,大多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