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84459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134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泥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污泥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污泥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污泥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污泥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泥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泥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议书(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皇岛污泥厂项目秦皇岛污泥厂项目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前前 言言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濒渤海,北依燕山,西近京津,东临辽宁,处于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部地带,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秦皇岛是河北省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是 1984 年经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市域总面积 7812.5 平方公里。海岸线 126.4 公里,0-25 米等深线海域面积 2660.5 平方公里。秦皇岛市现辖三区四县,三区即海港区、山海关区和北戴河,四县即抚宁县、昌黎县、卢龙县和青龙满族自治区。2000 年市域总人口 266.3 万人,其中市区(三区)总人口

2、68.7 万人。秦皇岛市西距首都北京 280 公里。西南距天津 220 公里,北距沈阳 400 公里。东与大连隔海直距 200 公里。目前秦皇岛市已建成四座污水处理厂,分别为海港区东部(第一)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 4.0 万 m3/d海港区西部(第四)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 12.0 万 m3/d,北戴河西部(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7.0m3/d,还有正在计划建设的山海关污水处理,设计规模 6.0 万m3/d。规划远期各污水处理厂还要扩建,随着污水处理厂规模的扩大,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量不断增加,现有来及填埋场已不可能容纳污水厂产生的污泥,污泥的出路问题愈加突出,亟待解决,因此秦皇岛市政府

3、决定抓紧建设污泥处理工程,该工程接纳上述四座已建污水处理厂污泥及计划建设的山海关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集中处置,并最终达到综合利用的目标。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统筹城乡规划,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稳定、无害、减量及资源化利用,提高污泥处理工程的决策和规化建设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把秦皇岛市成为清洁、文明、优美的城市,给广大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秦皇岛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该项工程实施能明显改善秦皇岛市城区的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秦皇岛市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对该工

4、程的给予高度重视并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工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本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秦皇岛市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在此表示感谢。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秦皇岛市污泥处理厂工程(2)项目建设单位:秦皇岛市城市管理局(3)工程规模:200 吨/天脱水污泥(80%含水率)(4)工程地点:秦皇岛市海港区(5)工程服务范围:秦皇岛市第一 污水处理厂、秦皇岛市山海关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 80%左右) 。(6)工程目标:达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避免二次污染,节省填埋场地。(7)主要工程建设内容:污泥处理厂主要建、构筑物包括:原料棚、堆肥车间、成品棚、综合楼、控制室、

5、配电室、除臭滤池等。(8)投资估算:项目工程总投资:4580.00 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3660.60 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429.72 万元预备费用: 327.23 万元建设其贷款利息: 117.45 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45.00 万元(9)资金筹措国家开发银行贷款: 70%自有资金: 30%(10)经济指标:总成本(万元/年): 1065经营成本(万元/年): 778单位处理成本(元/吨) 146单位经营成本(元/吨) 107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1.1 编制原则、依据和范围编制原则、依据和范围1.1.1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

6、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依据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对污泥综合治理,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发挥工程的社会效益。3)污泥最终处置路线既要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又要适合秦岛市当地实际情况。4)污泥处置工艺力求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高效节能,确保污泥处理效果,最大限度减少工程投资与日常运行费用。5)妥善处置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水,避免二次污染。6)选择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维护的污泥处置专用设备。7)采用先进可靠的控制系统,提高污泥处理厂的自动化水平。8)做到近远期结合,为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1.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秦皇岛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

7、2020)山海关区垃圾处理场简介秦皇岛市海港区张桥庄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工程概算书秦皇岛市海港区石山垃圾卫生填埋场资料汇编“绿满港城”二八年工作方案海港区园林管理局秦皇岛市污泥检验报告 (第四污水处理厂)秦皇岛市现状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情况调查1.1.31.1.3编制范围编制范围根据秦皇岛市污水处理工程指挥部提供的有关污水厂运行资料以及计划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有关资料,提出适合于秦皇岛市污泥处理厂的污泥处理系统方案设计,对污泥处理厂的建设投资进行估算并进行经济评价。1.21.2 主要规范及标准主要规范及标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二版) (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1993 年)城市污水处理工程

8、项目建设标准 (修订) (建设部 2001.6.1 施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泥质 (CJ/T249-200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园林绿化用泥质 (CJ/T249-2007)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4284-84)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200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5085.3-1996)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5-200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9、200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3025-9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9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 年局部修订)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

10、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T5057-199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01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000 年版) (GB50057-94)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9-92)

11、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2-9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 (CJJ31-89)1.31.3 城市概况和自然条件城市概况和自然条件1.3.11.3.1城市位置及行政区划城市位置及行政区划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位于东经 11833至 11951,北纬 3923至 4037之间,南濒渤海,北依燕山,西近京津,东临辽宁,处于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中部地带,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秦皇岛是河北省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是 1984 年经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 14 个沿海开

12、放城市之一。市域总面积 7812.5 平方公里,海岸线 126.4 公里,0-25 米等深线海域面积 2660.5 平方公里。秦皇岛市现辖三区四县,三区即海港区、山海关区和北戴河,四县即抚宁县、昌黎县、卢龙县和青龙满族自治区。2000 年市域总人口 266.3 万人,其中市区(三区)总人口 68.7 万人。秦皇岛市西距首都北京 280 公里,西南距天津 220 公里,北距沈阳 400 公里,东与大连隔海直距 200 公里。1.3.21.3.2历史沿革历史沿革秦皇岛市历史悠久,古为碣石地域,春秋战国时期沿海五大港口(碣石、芝、琅琊、宁波、会稽)之一的碣石港,为内地与边陲进行政治经济活动的通道。秦

13、皇岛就是秦皇岛曾东巡到此并派人从这里入海求仙而得名。明代始修建长城,设置山海卫,修筑山海关城,成为明代拱卫京师的主要屏障。清朝建立后,秦皇岛为辅地区,国土开发有较大进展。1891 年修建津榆(天津至山海关)铁路,在山海关设立“北洋官铁路局” 。1893 年津榆铁路全线通车,北洋官铁路局在山海关建设造桥厂(现山海关桥梁工厂) 。1898 年(清光绪24 年) ,御设秦皇岛港口,设秦皇岛镇。同年,将北戴河海滨辟为对外开放的游览区。1901 年清总理衙门照会各国驻京使节,宣布秦皇岛为对外自开商阜。1922 年中、比(利时)合资兴建耀华机器制造玻璃有限公司,1924 年建成投产,生产出亚洲第一块机器制

14、造的平板玻璃。秦皇岛已现城市雏形,1948 年 11 月秦皇岛解放,设秦榆市。1949 年 3 月改称秦皇岛市。1.3.31.3.3历史沿革历史沿革秦皇岛经过建国 50 多年的开发建设,积累和建立了一定的经济技术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 20 年来,秦皇岛的发展有了巨大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投资环境日趋改善,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0 年全市 GDP 总量达到 285.39 亿元,GDP 总量为1980 年的 26.3 倍,人均 GDP 为 1980 年的 20.9 倍。1.3.41.3.4自然条件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秦皇岛市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北部地势较高,为燕山余脉低山丘陵,山脉走向北东东,最高点(后石胡山)标高 926 米;南部堆积平原地势最低,一般标高 0-30 米,且沿岸东北偏高,西南略低。总的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降低,依次为中低山、低山丘陵、剥蚀台地、堆积平原、海岸滩涂。该地区地貌类型较多,成因复杂,按其成因可归纳为:构造侵蚀中低山区、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区、构造剥蚀残丘区、构造剥蚀坳谷区、冲洪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