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课时提升新人教版选修6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583617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课时提升新人教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课时提升新人教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课时提升新人教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课时提升新人教版选修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节第一节 森林及其保护森林及其保护测控导航知识点题号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1、2、3、4、6、7保护森林5、6、7一、选择题2016 年“世界森林日”的主题是“森林与水”。 设立世界森林日,目的是为了引起世 界各国对森林资源的重视,通过协调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据此 回答 12 题: 1.“穷了山区,害了平原”这句话从反面说明森林具有的环境效益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2.森林植被破坏,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 土地荒漠化 火山喷发 水土流失 山体滑坡 水旱灾害频发 泥石流 地震 物种锐减

2、A.B. C.D. 解析:1.A 2.C 森林遭破坏,会造成山区水土流失、地下水位降低、土壤肥力下降,同时导 致河流下游泥沙淤积、堵塞河道,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说明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的作用。火山喷发和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引起的,与森林破坏无关。人们把森林称作“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据此回答 35 题: 3.森林的首要价值体现在( ) A.为工业提供原料 B.为人类提供食品 C.为建筑业提供木材D.改善生态环境 4.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不属于其产生的影响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全球温室效应增强 C.生物多样性减少D.南极臭氧层空洞扩大 5.提倡“免用一次性木筷”

3、的出发点是(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减少固体垃圾 C.减少木材的消耗量D.移风易俗 解析:3.D 4.D 5.C 第 3 题,森林的首要价值是改善生态环境,其经济价值是次要的。第 4 题,根据森林的作用可知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全球温室效应增强、 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后果,臭氧层空洞是氟利昂的排放引起的。第 5 题,提倡“免用一次性木 筷”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木材的消耗量,减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绿荫”,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 了两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

4、账,于是向社会公众 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2(1)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保留烧烤这种饮食文化,同时又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3)根据你的观察,在目前的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保护有严重危害的现象?(结合实际列 举两例)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炭火烧烤不但对森林有破坏作用,同时还造成环境的污染。第 (2)(3)题为开放性题目,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污染空气、破坏森林。 (2)电烤。(其他方式只要合理即可) (3)用一次性筷子;用塑料饭盒;吃野生动物等。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山西汾河流域的吕梁山山脉曾是一个著

5、名的森林地区,也是汾水的水源涵养地。现在的吕 梁山仅存在主峰附近一片森林,大片林区已不复存在。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笼,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 室、营造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4 世纪时,一次山洪暴发,竟冲下百万棵大树。唐代以后, 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于记载。 (1)山区的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的作用是 。 (2)文中所述森林被破坏的原因是 。 (3)渭水的流量已明显减少的原因是 。 解析:第(1)题,山区的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的作用为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第(2)题,一定 注意这里是让说明文中所述森林被破坏的原因。第(3)题,这里既有森林面积减少的因素,同 时也有气候变迁的 原因。 答案:(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山洪暴发;大量采伐兴建土木工程 (3)森林破坏,导致调节、涵养水源作用减弱,气候变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