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海:共同先祖的虚拟与民族国家的初造——中世纪中后期法兰西人的“同宗意识”刍论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583481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7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文海:共同先祖的虚拟与民族国家的初造——中世纪中后期法兰西人的“同宗意识”刍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陈文海:共同先祖的虚拟与民族国家的初造——中世纪中后期法兰西人的“同宗意识”刍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陈文海:共同先祖的虚拟与民族国家的初造——中世纪中后期法兰西人的“同宗意识”刍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陈文海:共同先祖的虚拟与民族国家的初造——中世纪中后期法兰西人的“同宗意识”刍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陈文海:共同先祖的虚拟与民族国家的初造——中世纪中后期法兰西人的“同宗意识”刍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文海:共同先祖的虚拟与民族国家的初造——中世纪中后期法兰西人的“同宗意识”刍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文海:共同先祖的虚拟与民族国家的初造——中世纪中后期法兰西人的“同宗意识”刍论(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民族2002年第2期共同先祖的虚拟与民族国家的初造 中世纪中、 后期法兰西人的 “同宗意识” 刍论陈 文 海内容提要 同宗意识亦即共同的血缘意识或共同的先祖意识,它是民族观念的构成要素之一。中世纪法兰西人的 “同宗意识” 是以上古时期即已出现的 “特洛伊神 话” 作为其表现形式的,这一神话不仅有力地将全体法兰西人稳固地植根于一片深厚 的血缘纽带土壤之中,而且还成功地辅佐法兰西提高了自身在西欧世界中的国际地 位。可以说,以 “特洛伊神话” 为表现形式的 “同宗意识” 在法兰西民族观念和民族国 家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关 键 词 同宗意识 民族观念 民族国家 法兰西 特洛

2、伊传说民族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观念一般都具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 表现特征。就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来说,其民族观念最终得以形成,是多种要素相互综合的 结果,其中同宗意识应当说居于一种核心地位。何谓同宗意识?简言之,就是共同的血缘意识 或共同的先祖意识,它是在特定的历史、 地理条件下形成的自然而有力的人类群体的聚合剂。同宗意识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有的是真实的历史事实;有的是缥缈虚无的神话;有的则是历史与神话的混杂。有关法兰西人起源的神话、 传说最初萌芽于中世纪早 期,但在中世纪中前期的数个世纪里,由于基督教普世主义和地方世俗主义的强劲泛滥,有关 法兰克人(法兰西人的

3、先祖之一)起源的神话、 传说只能沦为汪洋大海中不为人们所注意的一 朵小小的浪花。到了中世纪中后期,随着王权的不断加强,法兰西人的 “同宗意识” 开始浮出水面,有关这一共同体起源的神话、 传说也开始迸发为一股颇为引人注目的潮流,从而为法兰西 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动力源。那么,法兰西民族起源神话、 传说的具体表现 形式如何?它在法兰西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展、 变化的?这种神话、 传说对法兰西民 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政治、 文化产生了何种影响?关于这些问题,目前在我国学界尚未见具体8 世界上几乎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起源神话或传说,中国人也不例外,如称中华民族是 “龙的传人” 或

4、“炎黄子 孙” 。关于同宗意识可否作为民族观念的构成要素,学术界有不同意见。否定论者通常以 “美利坚民族” 作为自己的立论 依据,即:美国人并无共同的血统,更无共同的血缘意识,但美国人还是形成了颇具自身特色的 “美利坚民族” 。(参见熊锡 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6276、142143页)“美利坚民族” 这一概念虽颇为流行,似成定 论,但我总觉得有些牵强。依我个人的理解,“美利坚” 只能算是一个地缘政治共同体。作为地缘政治共同体,通过一定的政 治、 文化操作,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也完全可以形成共同的语言、 共同的文化、 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共同的群体意识。这些人 可以建

5、立一个 “国家”(state , country) ,但这些人本身并不能构成一个 “民族”(nation) ,由他们建立的国家也不能称为 “民族国 家”(nation - state)。作为民族或民族国家,共同的血缘意识应当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应该得到承认。(参见纳日碧力戈: 种族与民族观念的互渗与演进 兼及民族主义的探讨,载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 ,1996年秋季卷,第116页)论述。本文拟对之作一探讨,以期对全面、 深入理解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形成有所帮助。一、 “同宗意识” 在法兰西的发端与流变中世纪法兰西人的 “同宗意识” 是以上古时期小亚名城特洛伊(特别是 “特洛伊战争”)为中心而敷

6、陈、 衍化的。由于这一故事本身所具有的真假难辨、 虚幻模糊之特征,加之有善于穿凿附会、 添枝加叶的中世纪编纂学传统,“法兰西人起源于特洛伊人” 这一神话、 传说也就显得芜杂零散、 横枝蔓节;在具体细节方面,不同 “版本” 多有抵牾之处。另外,法兰西民众心理的变化以及社会、 政治现实的发展,也要求法兰西人的 “特洛伊起源传说”(以下简称 “特洛伊传说” 或“特洛伊神话”)不断 “改版” 。在中世纪中前期,法兰克人一直是这一起源传说中的主角,其主要内容就是讲述一部分特洛伊人(即后来的法兰克人)由东向西迁徙、 入居高卢、 繁衍生息并进而发展壮大的漫长历程。这一传说虽然有利于中世纪法兰西人证明自身的独

7、立地位,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其 “外来者” 形象及 “异教徒” 色彩显然无法满足法兰西人在宗教氛围依然浓厚的西欧大环境中建立民族国家的要求。正因为如此,到了中世纪晚期,比法兰克人的历史更为悠久、 在远古时期即已生活在法兰西这片土地上的高卢人开始被纳入 “特洛伊神话” 之中,并且这一 “新版” 神话还将高卢人、 特洛伊人以及法兰克人与基督教圣经中所言的洪水过后之人类新始祖诺亚(Noah)联系起来,从而为法兰西人树立起一种既是土生土长,又是出类拔萃、 更具纯正宗教情怀的民族新形象。这一演化过程相当复杂,在此只能撮其主要,略作如下梳理。1.法兰克人之 “特洛伊传说” 的发端一般认为,“法兰克人起源于

8、特洛伊人” 这一论点最初出现于公元660年左右以 “佛莱德加”(Fredegar)之名义所编纂的 法兰克人史(Gesta Francorum)一书中。其基本内容大致如下:在一个极为久远的年代,在小亚名城特洛伊的特洛伊人与希腊人之间展开了长达十年的战争(即 “特洛伊战争”)。特洛伊城被攻破之后,一部分特洛伊人在一位名曰法兰西奥(Francio)的首领率领下,从大火熊熊的特洛伊城废墟中逃出并一直西徙,继而在多瑙河畔创建了西卡姆布里亚城(Sycambria)。在法兰西奥的苦心经营下,这批死里逃生的特洛伊人(后因其首领之名而被称为 “法兰克人”)在多瑙河与莱茵河之间广袤的土地上又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

9、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Valentinian ,公元364375年在位)吁请法兰克人出兵征讨阿兰人(Alans) ,并给予法兰克人十年免纳贡赋之特权。十年期满后,法兰克人拒纳贡赋并随即西渡莱茵河进入高卢地区,法兰克人的历史由此掀开新的篇章。在佛莱德加的笔下,法兰西奥是“特洛伊战争” 英雄埃涅阿斯(Aeneas)的兄弟,是特洛伊末代国王普里阿摩斯(Priamus)的亲9 根据希腊神话,埃涅阿斯是达尔达尼亚人的统治者,曾在 “特洛伊战争” 中英勇抗击希腊人。后有神话认为,埃涅阿 斯在特洛伊城陷落后带领余众迁居海外并展转落居意大利半岛,由此成为罗马人的先祖。(参见 苏MH鲍特文尼克等 编著

10、、 黄鸿森等译:神话辞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041页)法兰西民族观念及民族国家的形成问题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本文探讨的 “同宗意识” 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关于 其他方面的内容,可参阅陈文海:民族语言 民族文化 民族国家:法国中世纪后期语言文化的民族化进程探析,载 世界历 史,1997年第6期;民族形象 民族空间 民族情感:中世纪中后期法兰西民族观念形成轨迹探析,载 世界民族,1998年 第4期; 撒利克法典 在法国中世纪后期的复兴和演化,载 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试论中世纪中后期的法兰西王统 理论,载 世界历史,1999年第1期;法国中世纪王室徽章研究:百合花的象征主义及神学渊

11、源,载 历史研究,2000年第 4期。戚,这就自然为法兰克人的起源史涂上了一层高贵色彩。我们知道,佛莱德加的 法兰克人史是一部受后世历史学家诟病颇多的 “杂烩式” 史著,其内容荒诞不经,杜撰、 附会之事充斥其间。然而,在文化凋敝的中世纪中前期,并没有人去认真探究 法兰克人史 所述内容的真伪问题,相反,该书的治史风格却被编年史家们一代一代地沿袭下来,“法兰克人源于特洛伊人”这一天方夜谭式的神话也就因此而被当成 “正史” 流传开来。公元8世纪前期(约公元727年) ,在法兰克王国又出现了一本佚名作者的 法兰克诸王本纪(Gesta regum Francorum)。该书在叙述法兰克人的起源问题时,其

12、作者基本上承袭了佛莱德加 法兰克人史 中的说法,但却将这一神话的主人公由法兰西奥变为安特诺耳(Antenor)。也就是说,是安特诺耳完成了率领残众西迁、 创建西卡姆布里亚城、 挺进高卢等一系列壮举。从法兰克王国晚期开始,历经加洛林帝国时期,一直到法兰西国家出现后的最初三个多世纪,其间历时约四五个世纪之久(即公元8世纪中期至12世纪)。在此期间,有关法兰克人起源的神话、 传说基本上没有再出现其他新的说法。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数量众多的编年史著作中,有的继承了佛莱德加 法兰克人史 中的论调,如利兹厄(Lisieux)主教佛雷古尔夫(Freculf)于公元830年前后完成的 编年史 以及丢多(Dudo)

13、于公元1015年左右完成的 早期诺曼底公爵的事业与死亡;有的则是因袭了 法兰克诸王本纪 一书中的观点,如西热贝尔 德 让布鲁(Sigebert de Gembloux ,公元1030 ?1112年)于12世纪初完成的 编年史;更多的编年史作家则是采取兼收并蓄的方法,即把上述两种说法不加评判地同时列入自己的著作中。有关法兰克人起源的神话、 传说虽然出现较早,而且各种编年体史书也多有传承,但是,在12世纪以前,这一传说并未在社会上引起太大的反响。出现这种相对平静的状态并非偶然,它与此间加洛林帝国的一统天下以及随后法兰西早期王权的极贫、 极弱是相应的,建立统一且独立的法兰西国家尚未提上议事日程。2.

14、法兰克人之 “特洛伊传说” 的发展从12世纪末、13世纪初开始,法国王权进入逐步强化的阶段,统一国家的斗争也开始渐次展开。在此背景下,反映法兰西 “同宗情结” 的 “特洛伊传说” 也趋于活跃。在此后的两个多世纪里(即公元12世纪末、13世纪初 15世纪中期) ,法国人在已有传说的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演绎,从而使得法兰西人与特洛伊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 “具体”,也使得法兰克人的源流变得更加 “辉煌灿烂” 。具体来说,这一时期对 “特洛伊传说” 的加工基本上是分 “法兰西奥” 和 “安特诺耳” 两个系统进行的,其中前者的影响更大。13世纪初,法国圣丹尼修道院修士里高尔(Rigord)和布列塔尼

15、人吉约姆( Guillaume leBreton)共同完成了歌功颂德式的巨著 法王腓力 奥古斯都传(De gestis Philippe AugustiFrancorum regis)。在这部书中,作者引入了佛莱德加有关法兰西奥的传说,并对其做了大量的增补和修改。例如,将法兰西奥置于一个更为高贵的谱系之中,即:法兰西奥并不是特洛伊01 参见Collete Beaune ,The Birth of an Ideology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 1991 , p.334。根据希腊神话,安特诺耳是特洛伊人的领袖之一,主张同希腊人媾和。希腊人攻占特洛伊后,对他宽

16、大相待,准其 离开。(参见 苏MH 鲍特文尼党等编著、 黄鸿森等译:神话辞典,第47页)参见 美JW 汤普森著、 谢德风译:历史著作史 上卷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19220页;陈文海:在法国中世纪后期的复兴和演化,载 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第108页。末代国王普里阿摩斯的普通亲戚,而是普里阿摩斯的嫡亲孙子,其父亲是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Hector)。这样,法兰西奥就由原来的一名普通贵族变成了特洛伊王室成员。又如,该书增加了有关巴黎建城的传说,即:在公元前9世纪,法兰西奥的后裔伊波尔(Ybor)率领一部分人马离开多瑙河畔的西卡姆布里亚城,在高卢地区的心脏地带创建了一个城市,并且,为了纪念其先祖普里阿摩斯,伊波尔便将此城命名为巴黎(Paris)。里高尔等人的 “特洛伊神话” 演绎本迅即为随后的众多史学著作所吸收,在这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