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细颗粒物监测的政策制定和标准设计

上传人:xy****7 文档编号:47575499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7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细颗粒物监测的政策制定和标准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气细颗粒物监测的政策制定和标准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气细颗粒物监测的政策制定和标准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气细颗粒物监测的政策制定和标准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气细颗粒物监测的政策制定和标准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细颗粒物监测的政策制定和标准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别 关汪 大气细颗粒物监测的政策制定和标准设计 我国现行大气质量标准制定时间较早,已明显落后于当前的社会需求和 欧美发达国家的标准。特别是在城市及区域大气P M 污染严重的态势 下,我国尚未制定P M 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这与我国目益崛起的国际 地位明显不符。 文 柴发合 高健 王淑兰 目前 ,我 国 以大 气 细 颗 粒 物 ( P M: ) 污染为典型代表的区域大气 复合污染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 关注和 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并在国家中 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被确定为资源环 境领域的优先主题。 为了在 “ 十二五” 期 间使大气P M 污染得到缓解, 区域 大气复合污染得到有效遏制, 大气

2、环境 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环保部门在政策、 标准、 基础研究、 控制技术等领域需要 进行_系列的储备。 区域复合型污染形势严峻 当前, 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十分严 重, 在传统的3 项污染物 ( 二氧化硫, 二 氧化氮, P M 。 ) 未有效降低的情况下, 以臭氧和P M, 为代表 的二次污染物浓 度水平正快速上升, 区域能见度持续下 降。 大气细颗粒物污染远远高于世界 卫生组织 ( Wo rl d He a l t h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 WH0 ) 2 0 0 6 年1 0 月发布的 全球空气 质量指南( A Q G )( P M 年平均浓度 1 0 微克

3、立方米) 和美国大气质量标准 ( P M 年平均浓度1 5 微克 立方米) 。 在我国珠三角及京津地区P M , 占P M 。 的比例近年来正明显增加, 2 0 1 0 年珠 三角地区区域站点鹤山站P M 与P M。 。 日均质量浓度之比平均值已达7 4 。 位 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区的南京市, P M, 年均浓度己接近9 0 微克 立方米, 分别约是美国和WH O 标准限制的6 8 1 8 i 环境僳 户 2 0 1 1 年第1 6 期 P M2 易于富集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倍, 污染严重程度触 刚襄 。 灰霾频发 颗粒物浓度增加是灰霾产生的主 要内在因素, 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 以 P

4、M:污染为代表的我国区域性重灰霾 5 持续时间可长达5 1 0 天, 区域重污染 时段P M 可超WH O 指导值几倍到十几 倍。 根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观测数据 显示, 北京市大气中P M 年均浓度为 5 0 6 0 微克 立方米, 灰霾天气中P M2 质量浓度平均高达2 0 0 微克 立方米。 由P M, 导致的区域性大气污染程度之 重, 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少见的, 西方国 家经历过的重大空气污染事件随时有 可能在我国大范围重演。 P M 5 污染造成环境及健康损失 P M, 粒径小、 比表面积大, 易于富 、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之一。 集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并可以随着 人的呼吸进入体

5、内, 甚至进入人体肺泡 或血液循环系统, 直接导致心血管和呼 吸系统疾病, 是大气环境中化学组成最 复杂、 健康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之_。 在欧 盟, 据估计仅是最微小的颗粒 ( P M, ) 就 使每个欧洲人丧失8 6 个月 的统计预期寿 命。 WH O 在2 0 0 5 年估计, 全球城市大气 P M : 污染造成每年至少8 4 居民死亡 的损失, 且这些损失的6 5 落在P M, 污 染较为严重的亚洲国家。 严重大气污染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我国以臭氧和P M 为代表的区域 性大气污染问题已日渐成为社会和公 众关注的热点。 党中央、 国务院也已将 大气 污染防治纳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 规划和环境保

6、护宏观战略部署之中。 2 0 1 0 年明 , 由环保部等九大部委联合出 台的 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 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 中要求 “ U 2 o 1 5 年, 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 制, 形成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法规、 标 准和政策体系, 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 量显著下降, 重点企业全面达标排放, 重点区域内所有城市空气质量达到或 好于国家二级标准, 酸雨、 灰霾和光化 学烟雾污染明显减少, 区域空气质量大 幅改善。 ” 关键问题分析 大气环境标准P M2 5 关键指标缺失 我国现行大气质量标准制定时间 较早, 当时因缺乏系统的科学研 究支 持, 标准中大部分指标 限制主要 参

7、考 或套用了发达国家的基准值。 由于标准 的制定未系统研究分析标准限值大小 对人群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技 术可行性等因素, 已明显落后于当前的 社会需求 和欧美发达国家 的标准。 特 别是在城市及区域大气P M: 污染严重 的态势下, 我 国尚未制定P M 的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 B 3 0 9 5 -2 0 1 0 ) 仅将P M, 列入参考 标准 , 而仍未对我国目 前城市及区域面 临的严重P M 污染做出硬性限制。 我 国标准甚至落后于印度、 孟加拉国等其 他发展中国家, 与我 国日 益崛起的国际 地位明显不符。 PM 25监测及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不 健全 目

8、前, 国内对于P M 的监测 尚处 于起步阶段, 仅在部分监测能力较强的 城市开展了P M 的监测。 同时, 对P M 与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较少, 缺少灰霾 与P M: 监测网络建设规范、 评价体系, 制约了灰霾与P M, 监测工作的深入研 究。 目前, 由于我国仅在部分城市开展 了P M 相关监测, 使得环保部门无法全 面 了 解P M: 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 同 时, 由于P M: 标准的缺失, 在空气污染 指数中亦未能体现P M 污染, 从而使现 行空气污染指数 ( AP I ) 不能全面客观反 映我国当前的大气污染状况, 这也成为 制约我国P M, 污染控制的障碍之_。 环 保部门应

9、积极开展相关前期研究工作, 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评价方法。 相关研究不足 在污染源方面, 工业锅炉、 民用生 物质燃烧是P M, 的主要排放源, 但由 于排放 因子确定过程的随机性和不确 定性较强, 造成确定P M: 源排放清单 的难度远大于确定二氧化硫源排放清 单的难度。 在环境影响方面, P M, 具有 多重的环境效应, 不但 影响区域 能见 度, 损伤人体健康 , 还具有气候效应, 这些特点加大了确定P M: 环境影响的 难度, 也增加了量化P M 减排目 标的难 度。 在控制对策方面, 虽然在北京奥运 会、 上海世博会、 广州亚运会期间, 通 过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对策, 对包括颗粒 物污

10、染在内的复合型污染有一定的控制 效果, 但基本上都属于局限于通过非常 规的强化手段获取短期环境效果的行 为, 对于区域污染控制长效机制和对策 的研究、 建立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实践。 事实上, 我国目 前还没有出台真正意义 的针对P M, 的控制对策。 未建立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及 机制 。 P M 前体物种类多且来源复杂, 主要前体物包括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氨气等。“ 十五” 以 来, 我国煤炭消费量从1 5 2 亿吨增加到 2 7 4 亿吨, 增长8 O 3 , 2 0 0 8 年我国重 工业增长 1 3 2 , 6 大高耗能行业增加 值同比增长1 0 0 。“ 十二五

11、” 期间进一 步减排二氧化硫的难度增大。 氮氧化 物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逐渐增加, 控制氮氧化物的要求日益迫切。 挥发性 有机物和氨气方面, 我 国尚未在全 国 开展控制工作, 也未出台全国的控制方 案 , 对生产工艺排放的标准控制方面 基本处于空 白 状态。 然而, 我国现行的 控制技术以单污染物控制或单污染物 控制技术组合为主 , 这增 3 N TP M, 的 控制成本, 降低了控制效果。 我国目 前 圈冒皿四墨墨 | 匦一 亟需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及管 理机制的研究。 尽管 目 前大气环境领域的科学研 究取得较大进展, 成果丰富, 各个城市 为控制环境污染做了 大量工作, 局部污 染

12、得到一定控制, 但面对快速发展变化 的P M 环境污染 问题, 凸显出缺 乏全 国层面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的研究, 特 别是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 标准制定和 环境管理结合不密切, 现有工作成果难 以支撑国家、 区域、 城市P M 污染控制 和空气环境质量达标工作的需求等问 题。 因此, 在制定P M 污染控制路线图 时, 需要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科学层面 掌握以P M, 污染为主要特征的复 合污染反应机制。 除掌握关于单一污染 物在大气中的输送、 扩散、 反应机理外, 还要从整体层面上进行以P M: 为主的 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 相互耦合并发生 复杂联系的内在规律和机理研究。 明确 区域性 P

13、 M 重污染 形成机 理。 除明确污染物的局地演变和生消规 律外, 还要加强对持续时间较长的区域 尺度P M, 重污染过程 的认识研究, 明 确其形成和作用机理。 加强对二次颗粒物形成关键前体物 及关键排放源的解析研究。 认识二次颗 粒物在区域细粒子污染中的地位, 开展二 氧化硫、 氮氧化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氨气与二次颗粒物的生成关系研究。 技术层面 建立区域P M 污染优化控制技术 体系。 着力发展针对区域P M, 重 点污 染源和关键前体污染物的优化组合协 同控制技术体系, 满足 区域P M, 空气 质量达标的战略需求。 强化 监测、 预 报技术。 展开针对 P M 相关的多污染物、

14、 多行业、 多尺度 监测预报和协同减排的关键技术开发。 发展源头和过程 控制技术 。 打破 目前的污染物减排控制技术多以末端 2 0 1 1 年第1 6 期 l 环罐傈护 1 9 特 别关注 治理控制为主的格局, 着力发展P M 5 及 前体污染物源头削减和过程减排的综 合技术。 技术研发与管理控制 的接轨 。 有 效 推广 P M 及前体 污染 物控制技术 和设备研发方面取得 的重要成果 , 将 实际控制技术的研发和管理工作有机 结合。 标准层面 完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以 WH O 指导值为依据, 以 保护人 体健康、 维护生态系统稳定、 促进农业发展为基 本目标, 将P M 正式纳入

15、到环境质量 标准中去并按阶段逐步加严, 完善与之 配套的环境空气监测标准分析方法。 发展完备客观 的环境空气质量评 价标准方法。 把P M 作为重要污染指 标加入AP I 系统中, 以P M 5反映灰霾 状况。 逐步将灰霾作为A P I 的一个附加 指数。 改进考核指标体系。 完善科学的区 域大气环境规划指标和地方政府或各 类创建活动的考核指标体系。 对地方政 府应严格按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规 定的内容进行考核。 管理层面 建立P M 区域环境监测和污染源 监控系统。 完善现有大气环境监测系 统, 建立区域尺度的监测站点, 反映我 国当前 以P M 为特征的区域性大气复 合污染。 加强区域P

16、 M: 及前体 污染物 污染源监控管理。 建立面对 区域污染新形势的管理 机制。 打破我国目 前大气环境管理以行 政区局地治理为主的方式, 明确省市之 间与地域之间, 特别是在一些区域污染 特征较明显地区污染相互影响的程度, 建立长期有效的污染物协同控制管理 机制。 建立宏观大气环境调控机制。 建 立从政策制定、 方案优化、 执行跟踪、 效果评估到持续改进 以及进一步完善 规划的宏观大气环境调控机制。 形成定 量化的环境空气质量和污染源控制管 理联动机制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 2 0 l 环境保护 I 2 0 1 1 年第1 6 期 P M25监测的政策制定和标准设计 监测与监管 I 建立覆盖全国的P M 2 监测体 系 “ 十二五” 期间, 通过分期分批地逐步l 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