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72268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82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城市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城市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城市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城市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绿化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1.1.1 项目名称*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负责人项目承办单位:*县建设委员会项目负责人: 1.1.3 建设地点*县城市规划区。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 制 单 位: *有限公司资格证书编号:*1.2 编制依据1、关于编制*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 *县城市总体规划 ;3、 *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 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令第 100 号;7、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的通知 ;8、 城市绿化规划

2、建设指标的规定 ;9、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10、 城市绿地系统编制纲要(试行) ;11、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12、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13、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14、 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 ;15、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16、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7、 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18、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19、其它专业有关设计规范。1.3工程提出的理由与过程城市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我国的

3、城市绿化工作受到了各级人民政府的普遍重视,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绿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口将转向城镇生活和工作,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这就对城市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加迫切的要求。目前*县城市绿地面积为 217.44 公顷,城市绿地率 30.2%,绿地覆盖率 35.25%,人均绿地 4.51 平方米。与省政府和国家相关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街边绿地的建设距国家要求差距颇大。为了尽快改善目前不利的局面,必须快速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1.4 工程概况1.4.1 地

4、理位置本项目建设范围位于*县城规划建成区,因有两个子项组成,分别为*大道两侧和*路两侧。1.4.2 建设内容*县城市园林绿化项目 主要依据*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6-2020) 所确定的各项绿地范围进行建设,项目建设总面积为11.56 公顷。用地类型为绿地系统规划中所确定的绿地。本项目为县城绿化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大道、*路道路两侧绿化建设。1.4.3 区位及交通条件*县位于*省西北部,*南麓,毗邻 2 市 4 县,西与*市接界,东、东北分别与*县、*市接壤,北、西北同*省*县、*县搭界,南和*县相邻。项目围绕城市规划区建设,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制定,保证了本项

5、目的顺利建设。1.4.4 水、电供应本项目以*县城区为依托,水、电等基础设施齐全,可保证本项目建设及后期保养要求。1.4.5 环境保护本项目的建设对城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将起到进一步的改善,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1.4.6 项目定员和来源项目建设所需工作人员依据政府编制和外聘人员,外聘人员将来根据需要酌情增减。各类人员可采用公开聘用的方式解决。1.4.7 项目实施进度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项目建设程序进行,为便于对项目建设的管理,方便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期安排为一年。1.4.8 总投资与资金筹措工程投资估算为 1228.17 万元,其中申请*贷款 950 万元,其余为自筹。*贷款部分

6、由政府逐步偿还或者由政府通过其它渠道筹措。1.4.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投资(万元)备注1项目总投资1228.171.1工程直接费1107.071.2其他费用43.81.3基本预备费521.4建设期利息30.32资金筹措1228.172.1银行贷款9502.2政府自筹278.171.5 结论及建议1.5.1 结论本项目和*路等道路绿化项目建成后,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树立城市形象、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都将有着明显的作用;为树立文明、整洁、现代化的城市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完善*县投资环境、带动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能发挥较好的社会和

7、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园林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工程技术合理,建设方案切实可行,建设条件具备,建议尽快实施。1.5.2 建议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建议注意以下几点:(1)积极争取政府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的支持,使本项目发展有较好的外部环境。(2)承办单位应加快前期工作,落实建设资金,早日开工,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发挥其效益。(3)在建设和经营期间要尽量避免扬尘和保护好原有较好生态,切实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做到环保“三同时” 。(4)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好管理养护措施。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当今时代,竞争力已经成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

8、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态环境是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城市绿化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因此,包括道路绿化在内的环境建设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和发展活力。城市绿化建设是在对现状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用地布局等规定,吸收国内外城市绿地规划和建设的先进理念,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区中各类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城市各类绿地建设,达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004 年,建设部在提出创建“园林城市”的基础上,把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建设现阶段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利用环境

9、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止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城市园林绿化也是一项城市公益性建设。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对改善投资、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提出了本次*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项目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通过大力发展城市绿化工作,能够大大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聚集人才、聚集资金、聚集技

10、术、聚集有利于发展的要素,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极大地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2)城市绿化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注重生态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还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生态文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优美、舒适、*、方便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体现。(3)城市绿化,不仅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措施。通过城市绿化,着力打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项目建设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1、:通过创建城市绿化,提高居民的生存环境,提升城市的品位,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修 武县的社会和谐发展。经济效益:除了间接促进*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外,还可以为招商引资创造极佳条件,拉动*县经济发展,另外可以带到周边地价的上涨。生态效益: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力发展绿化,使*县的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第三章 建设条件3.1 城市概况3.1.1 城市性质及规模*县位于*省西北部,*南麓,毗邻 2 市 4 县,西与*市接界,东、东北分别与*县、*市接壤,北、西北同*省*县、*县搭界。*县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它地处我国*交汇点,*结合部,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中心地带

12、,具有承东启西、沟南通北的枢纽地位。*县距*市 70 公里,距*市 25 公里,距*600 公里。以该县县城为中心,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县现辖三镇五乡,一个工贸区和一个城镇办事处,223 个行政村。*县县城现状建成区面积 7.23 平方公里,城区人口 65400人。3.1.2 社会经济及市政基础设施2005 年,*县实现全县生产总值 50.25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18136 元;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2 亿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47 亿元。*县县城现状建成区面积 7.23 平方公里,城区主体在*铁路以南,*路以北,*路以东,*路以西。城市以北部老城区为依托,逐渐向南蔓延

13、式发展,城市向东、向西发展相对缓慢,形成南北向较长,东西向略短的城市形态。城市主要对外联系道路有*大道、*路与*路,城市主要道路东西向有*路、*路、*路、*路、*路,南北向有*大道、*路、路,初步形成了五横四纵的路网骨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各项基础设施也趋之完善。截至目前,*县的水、电、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能够完全满足本项目的建设需求。3.2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地质构造主要受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地质构造基础为燕山运动所奠基。早在燕山运动时期,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沉降,接受堆积,形成平原。山地在接受沿走向的断裂影响的抬升过程中,造成从南向北阶梯高起地形。从东北往西北是斗水峡谷

14、、*峡谷、黄龙洞峡谷与青龙洞峡谷等,一般都比较短。在雨季时,东西向的冲沟流水分别汇入南北的河谷而流出山区。另外,就是喜马拉雅运动对北部山区的强烈影响。其标志是:河谷呈明显的下切,岩性一致的各坡上部坡度较缓,有薄土层,下部多陡崖;沟谷河曲明显为深切嵌入,有自然截弯;冲沟深切有一段切入岩基,深达 60 米左右,为石质冲沟,属山区最好的耕田。本县出露的地层,在南部是新生代的第四纪的松散土层,北部是古生代的沉积岩层,以石灰岩为主。本区内地层出露异常简单,其时代以元古代和古生代为主,以新生代为次。*县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县地形为“北山南川” ,北部为山区和丘陵,面积 337.1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15、49.8%;南部为冲积平原,面积 339.3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50.2%。山区与平原面积几乎各占一半,素有“半山半川”之称。北部是山地,属*的组成部分,自河北省沿入,呈东北、西南走向与*山相连,构成一道天然屏障。海拔高度大部分在 1000 余米。全县北山南川,地貌复杂,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步过度到低山、丘陵、山前倾斜平原及洪积冲积平原。北部山区面积为 384.9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57%。南部平原面积为 291.1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3%。全县平均海拔为 720 米左右,最高点海拔 1368 米,最低点海拔 78 米,南北相对高差为 1290 米。*县河流属海河流域的卫河水系。平原地区以*河、*、*、*河较大。山区有*河、*河、*河等自然河流;其次还有人工兴修的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三道河、峪*支等。除山区的人工管道之外,其余均属季节性河流,旱季无水,汛期洪水较大。距城区较近的河流主要有*河、*河、*河故道等。(1)*河*河位于县城北部,发源于*省*县*镇。该河自西向东流经*县、*市、*县、*县至*县*北入*渠,全长 115.5 公里,在*境内长 36.5 公里,流域面积为 450 平方公里。上游河宽 15 米,下游河宽为 30 米,平均河深为 3 米,多年平均径流深度为 150 毫米,是*一条最主要的防洪排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