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68763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2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7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20 00 07 7 年年度度农农业业综综合合开开发发 潘集区土地复垦潘集区土地复垦( (续建续建) )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项项目区背景情况目区背景情况潘集区原名古沟区,是淮南市辖的农业大区、能源新区。资源强区。面积近 600 平方公里,人口 42 万。地处淮北平原南端,濒临淮河中游,南与八公山隔淮河相望,北倚黑河或跨河而立。区内伊河、架河、茨淮新河、顾高新河、利民新沟九水相济,淮河、泥河、黑河三河横流,气候温和,土质肥沃,资源丰富,

2、民风淳厚,盛产麦、稻、杂粮和各类瓜果蔬菜。我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总贮量 25 亿吨。有年产 800 万吨的三座大型现代化煤矿和发电 260 万千瓦时的平圩电厂。潘集区所辖田集街道位于潘集区中部,淮河北岸,东邻古沟乡,南靠架河乡,西与芦集镇接壤,北与潘集镇、泥河镇相连,淮潘公路东西方向贯穿全街道,境内有潘集区政治文化中心的袁庄城区,是一个城乡交错型街道。全街道辖 11 个行政村,11 个社区,总人口 8.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61974 人),土地总面积 49 平方公里,潘集区所辖泥河镇位于潘集区东北部,淮河北岸,东与夹沟乡毗邻,南与古沟回族乡相连、田集街道隔河相望,西与潘集镇搭界,北跨黑河与

3、怀远县接壤。225 省道贯穿全镇,境内有国家大型煤矿潘东公司,是一个城乡交错的农业大镇。全镇辖 15 个行政村,2 个社区,总人口 3.6670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0.9675 万人),土地总面积2007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9.9645 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 2562.664 公顷。多年来,潘一矿和潘东公司为淮南市工农业生产和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煤炭资源。同时,煤炭的开采也破坏了大量的土地资源,项目区塌陷地面积已达到 1340 公顷(20100 亩),塌陷造成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突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等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

4、活。本项目位于田集街道及泥河镇境内,属潘一矿及潘东公司采煤塌陷区范围。1.1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1 必要性必要性 随着采矿区的不断开采,塌陷区的面积逐年扩大,对矿区农民的生产、生活、城市建设及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项目所在地已塌陷水面约 528.6 公顷(7929 亩)。由于塌陷造成地势倾斜,水系破坏,常受旱涝灾害的影响,大部分土地无法利用,其余土地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利用,但基本上是粗放耕作,处于半抛荒状态。塌陷形成的水面较大,虽有一小部分已用于水产养殖,但也是只放不养,产量很低。大量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耕地,粮食不能自给,而随着煤炭塌陷地逐年扩大,

5、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给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给当地政府造成巨大压力。同时,矿区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做好塌陷地复垦,对推动全市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2007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改善本区域人民生存环境,解决人地供求矛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1.1.2 可行性可行性1.1.2.1 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潘集区人地的逆向发展,导致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复垦塌陷地,增加有效耕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已提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田集街道和泥河镇领导班子勇于开拓进取,复垦治理的思路清晰,群众要求搞好塌陷地

6、复垦的积极性高涨,自愿筹资出劳。1.1.2.2 优越的地理位置项目区地处田集街道潘一矿北侧,南靠潘一矿至潘二矿铁路专用线,泥河镇潘东公司西侧,交通便利。项目区通讯网络基础良好,村里通有程控电话,项目区乡镇、街道设有农技、种子、林业、水产等技术人员,并配备了各种必要的检测仪器。项目区紧靠泥河及其支流瓦沟可直接从泥河中提水。经该项目实施和配套,道路通畅,完全能够满足复垦后耕地灌溉用水及排水需要。1.1.2.3 强有力的复垦技术力量塌陷区土地资源的综合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需要提高科技含量。近年来,潘集区不断加大塌陷地治2007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

7、报告 理力度,通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国土资源部批准的淮南市2004 年度、2005 年度、2006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和国土资源厅批准的田集街道一号井采煤塌陷地复垦项目的组织实施,已积累了一定的复垦经验。同时与农业、林业、水利、矿业集团等部门建立了密切的业务联系,使项目区广大干群基本掌握了复垦整治的施工程序、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塌陷地治理经验,能确保项目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工。1.2 项项目目类类型、性型、性质质、范、范围围和和规规模模项目分两个片区,分别位于潘集区田集街道和泥河镇境内,田集街道项目片东邻潘泥路(225 省道),西至王庄生产路,南靠潘一矿,北临瓦沟。泥河镇项目片在泥

8、河镇境内,隶属于泥河镇后湖和大圩二个村的农村集体土地,东邻大圩振兴生产路,西至西湖旧村庄西侧生产路,南靠陶潘路,北至西湖旧村庄门前路。项目区总面积 75.3333 公顷(1130.00 亩),项目实施后可新造耕地 45.5588 公顷(683.38 亩),农田防护林防护面积 61.333公顷(920 亩),总投资额 417.41 万元,计划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国土资源部列为淮南市 2007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立项。该项目的实施,将对积极探索土地复垦新政策、新机制和我市淮河以北大面积塌陷区复垦、生态环境重建提供宝贵的经验。2007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

9、)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项项目治理目治理总总体目体目标标通过复垦,治理塌陷区 75.3333 公顷(1130.00 亩),新增耕地 45.5755 公顷(683.63 亩),养殖水面 6.8140 公顷(102.21 亩),土地复垦坚持以农用地为主,节约用地和集约经济相结合,开发利用与综合整治相结合,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将项目区建设成环境优美,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显著的农业生态园区。1.4 项项目生目生态态和景和景观观再塑措施分析再塑措施分析以大力发展农业为主体。农作物以粮食生产为主,兼发展经济作物、水产养殖,形成良性农业生产态势。通过多层次种养,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10、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农田质量,发展生态农业和景观农业。加大土地复垦力度,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按照田、水、路、林、村为一体的标准,开发利用浅层塌陷土地,积极进行内部挖潜,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土地平整和配套设施建设,使整个项目区形成四个特色产业区,即:粮食种植区、水产养殖区,经济作物种植区和经济林再造区。在硬件建设上达到“农田成方、绿化成行、排灌畅通、路渠配套”的标准。积极进行景观再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充分利用项目区内交通便利和靠近煤矿居民点的优势,积极进行景观再塑,2007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展休闲观光高效农业。项目区复垦

11、后发展经济作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片,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将整个项目区发展成为一个科技农业示范区,提高经济效益。2 报报告告编编制依据和制依据和过过程程2.1 报报告告编编制依据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关于农业综合开发的若干意见安徽省实施办法安徽省淮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保证我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我们根据淮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把潘一矿、潘二矿塌陷区作为实现耕地总量不减

12、少和生态环境恢复的重点复垦项目,本报告系在此基础上编制的。2.2 报报告告编编制制过过程程2007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立项审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淮南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淮南市塌陷区复垦整治工作实际,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勘测调研。确定项目的类型、性质、范围、规模。规划设计。本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田、水、路、林的规划布置。概算编制。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和本市材料价格信息,核定工程概算。建立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工程投资结构,制定工程管理制度和项目竣工后管理与设施维护措施。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项项目区概况目区概况

13、3.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项目区田集街道片东部紧邻潘泥公路、225省道,西与王庄生产路接壤,南靠潘二铁路,北与架河东干渠相连,坐标东经1164949-1165028,北纬324824-325027。泥河镇片项目区位于泥河镇境内,东邻大圩振兴生产路,西至西湖旧村庄西侧生产,南靠陶潘路,北至西湖旧村庄门前路,坐标东经1165035-1165134,北纬324903-324920之间。3.2自然条件自然条件2007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区属于淮北平原,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气温为 14.3-16.4,极端最高温度为 42,最低温度-22,稳定通过 1

14、0的天数约 213 天;85%灌溉保证率年降水量857.1mm,年最大降水量为 1428.3mm,最小降水量 471.9mm,夏季雨水多以八、九月份降水量最多,占全年的 25.7%;水面年均蒸发量为 1613.2 毫米,平均年日照时数为 2279.2-2323.1 小时,年无霜期平均为 223 天。光能充裕,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热同期,有利于各种植物生长。农业种植方式为一年两熟制,一麦一稻为主。 3.3 水土水土资资源源项目区原属平原地貌,自然坡降为 1:30004000 之间,土层厚度大,土地类型以黄棕壤类黄白土及砂姜黑土为主,经多年种植水稻,现已成为潜育型水稻土,土质较优良。距项目区东面

15、 400 米有约 4500 亩塌陷水面,并且与泥河相连,完全可以满足多种农作物生产需要。3.4 经济经济条件条件潘集区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约 0.63 亩,但耕地分配不平衡,多则 2 亩/人,少则 0.1 亩/人,塌陷区群众可耕地较少,人地矛盾非常突出。2006 年潘集区人均纯收入仅为 1980 元,收入水平较低。2007 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5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现现状状项目区土地原为田集街道潘庄及泥河镇后湖大圩和谢街村所有,后被潘一矿及潘东公司所征用,随着潘一矿及潘东公司的不断开采,塌陷区范围逐年扩大,现已形成塌陷水面 761.9公顷,塌陷坡地面积

16、 1340 公顷,项目区范围内沟、渠、路及水系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严重,该地块涝不能排,旱不能灌,土地利用率很低。该项目区土地从 90 年代开始,已处于塌陷稳沉阶段,项目区经过复垦治理后,不会发生地形变化。通过对塌陷区土地进行复垦整治,可以明显改善种植条件,提高经济效益。3.6 土地利用潜力状况土地利用潜力状况项目总规模 75.3333 公顷(1130.00 亩),经过开发复垦,可新增耕地 45.5755 公顷(683.63 亩),项目区土层厚度大,土壤肥沃,采用推高垫低的复垦方式,可提高新造耕地质量。塌陷区具有较高的土地利用潜力。3.7 项项目区基目区基础设础设施施现现状状项目区地处泥河以北,西邻王庄生产路,东与 225 省道相通,交通便利。项目区内有瓦沟排涝大沟,西接杨集塌陷大水面,分别与泥河相接,泥河东干渠位于项目区北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项目区外有袁古高压供电线路,可提供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