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第4课走向国际舞台导学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565233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第4课走向国际舞台导学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第4课走向国际舞台导学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第4课走向国际舞台导学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第4课走向国际舞台导学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第4课走向国际舞台导学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第4课走向国际舞台导学案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4 4 课课 走向国际舞台走向国际舞台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新中国外交方针,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史实。2、了解周总理高超的外交艺术,逐步培养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能力。3、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是以热爱和平而又不畏强暴的崭新面貌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意识。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万隆会议的史实。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如何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原则、会议这些枯燥知识产生兴趣。学法提示学法提示: :比较法、模拟场景法、讨论法、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法、学生自主学习法。一、导入示标一、导入示标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

2、平与发展,回顾历史,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你知道他在万隆会议上是如何以高超的外交艺术赢得与会国代表钦佩的?如何去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 。 。二、自学质疑二、自学质疑(一)预习检测:(一)预习检测:(每格 1 分,共 10 分)1、新中国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毛主席把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比喻为“ ” , “ ” , “ ”三条方针。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年,中印首次提出。主要内容互相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3、万隆会议的时间: ;中国代表团团长: ;中国政府提出的方针: 。(二)质疑问难:(二)质疑问难: 3 3、探究交流:探究交流:图说历史,形象

3、生动图说历史,形象生动2想一想:(1)这两幅图片说明了建国初期,毛主席提出什么外交方针?(2)并结合教材所学知识,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被毛主席形象比喻为什么方针?(3)这些外交方针表明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解读史料,触类旁通解读史料,触类旁通 读一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对世界的一大贡献,50 多年来,我国一直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然而,我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着领土主权的纷争,如钓鱼岛、南沙西沙的一些岛屿以及中印、中俄边界等地。(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谁倡导,并在哪年最早提出的? (2)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将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解决这些

4、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管用吗?走进情境,体验智慧走进情境,体验智慧 历史短剧万隆会议(旁白:时间:1955 年;地点:万隆;人物:亚非国家会议代表)镜头一(代表 1):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 ,中国是在搞邻国的“颠覆活动” 。镜头二(代表 2):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镜头三(代表 3 ) “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1)万隆会议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有哪些代表参加?3(2)在这次会议中,他们的共同愿望是什么?(3)在会议中为什么会出现矛盾?周恩来是怎样解决的?(4)周恩来能改变会议航向的原因:四、训

5、练反馈:四、训练反馈:(一)精挑细选(每题 1 分,共 5 分)1.(2017海南) 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54 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和平统一八项主张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 “ 求同存异”方针2.为促进“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圆满成功,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睦邻友好 C.战略结盟 D.平等互惠 3.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 26 届联合国大

6、会 D.上海 APEC 会议 4.2013 年 5 月 20 日,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印度时,发表了题为跨越喜马拉 雅山的握手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印两国天造地设,注定终将走在一起。60 年前,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多边外交活动的原则 D.“求同存异”的方针5.(2017贵州六盘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结朿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奉行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请问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联合国 26 大恢复中国合法席位万隆会议 日内瓦会议A B C D五、学习感悟

7、:五、学习感悟:由于我国政府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外交上所取得的成就举不胜举。请同学们举出你所知道的事例来加以说明。我来说: 45第第 4 4 课课 走向国际舞台走向国际舞台一、学习导航:一、学习导航:1、独立自主,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2、1953 年,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共处。3、1955 年,周恩来,“求同存异”3 3、探究交流:探究交流:图说历史,形象生动图说历史,形象生动想一想:(1)外交方针:一边倒(2)另起炉灶(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解读史料,触类旁通解读史料,触类旁通(1)周恩来倡导提出的,最早是 1953 年接见印度代表

8、团时提出的。(2)(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内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会发挥它的作用。对于处理国际争端仍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走进情境,体验智慧走进情境,体验智慧 (1) 万隆会议是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2)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3)美国的干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4)因为他坚决执行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外交能力出类拔萃,外理重大事情时既能从容不迫,风度翩翩,又能急中生智,灵活应变,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平息了会议中的许多争论,扭转了会议的航向。四、训练反馈:四、训练反馈:(一)精挑细选:(一)精挑细选:1-5: A A B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