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 系统架构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7564501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FIS 系统架构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FIS 系统架构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FIS 系统架构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FIS 系统架构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FIS 系统架构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FIS 系统架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IS 系统架构(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IS 系統架構想 得 大 , 找 小 空 隙李文福主流網科技公司 總經理 Ongrand Limited 執行董事.tw 886-22776-0048 886-936-939-968大綱網頁給人看卻不能讓電腦操作,為何Web 成為分散式運算唯 一的選項? P2P的限制 專利技術 站在巨人的肩膀 (微軟公司 .NET技術) 的分散式運算機制 FIS藉擴大通訊及互動的空間,提高分散式運算的利用性 授權經營 架構及其安控 參與後續開發分散式運算將多部獨立的電腦系統以網匯集起來,讓使用者感覺就像 是在使用一部獨立的電腦系統。分散式系統具備以下幾個特 性:提供方便的使用者介面,讓使用者感覺就像是在使用

2、一部高效能的電 腦 各個獨立的電腦系統間必須要有穩固可靠的溝通網 有效率地分配工作與系統資源 提供保護機制,避免系統資源被非法使用者存取分散式系統 設計考量 (1/2) 通透性:如何讓使用者感覺像是在使用單處理器系統。 位址通透性 遷移通透性 複製通透性 並行通透性 平行通透性 彈性:修改或增加系統功能時的難易程度,關鍵在用戶端作業系 統發揮的功能。 只將作業系統作微核心,系統可以高度模組化 低階的行程管理與排程機制 行程間互相溝通同步的機制 記憶體管理機制 低階的輸出輸入功能分散式系統 設計考量 (2/2) 可靠性:系統中的一部電腦停止運作時,執行中或尚未執行的工 作可以由其他電腦接手,不致

3、於影響整個系統運作。 系統是否可自動備份資料 安全性 錯誤容忍度 效能 反應時間 系統整體資源的使用效率 增加系統額外附加功能或局部效能時,可能會產生降低系統整體效能的現象 延展性:藉新電腦加入,即可提升效能,不需大幅更改整個系統 的軟硬體配置 某部電腦發生錯誤時,不會使整個系統停止運作 各個電腦只需要知道局部的資訊就可以運作 沒有工作會使用到全域時脈 各種分散式運算的比較主從架構 Web/browser P2P-基於極低的客戶端建置、維護和學習成本,當客戶端的數量 超過某個數量時,web 成為唯一的選項。 -於是提高 web 的互動性 及 豐富性 成為 IT 的著力點。Main FrameC

4、lient/Server Web/Browser 互動性好極高差 豐富性差好普通 客戶端建置成本高高極低 系統維護成本中高極低 使用者學習成本高高極低Web的優缺點與限制主從架構 Web/browser P2P1. HTTP 不保留永續連線,資料一旦傳遞完畢,連線即中止。 - 伺 服器的負擔最低。 2. HTML 夠簡單,並有 Flash 等多媒體補充。 3. 但 HTML 嚴謹性可議,考慮也欠周詳,最大的缺點是文件結構和 視覺呈現混淆不清。所以 HTML 基本上只能給人看,電腦很 難做進一步的處理。 4. HTML 圖形能力不足,圖形必須以 plug-in 形式存在。 5. 伺服器端無法準確

5、掌握客戶端的事件:每次互動必需client端發出 HTTP 請求。 無法得知客戶端實際呈現效果。 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企業被迫 混合使用 好幾種技術。 分散式系統的延伸: P2P主從架構 Web/browser P2PP2P是一種標籤P2P不是一個定義。它強調的是網際網架構之下端點對端點(Peer-to- Peer)、程式對程式(Program-to-Program) 、電腦對電腦(PC-to-PC), 人與人間(People-to-People)四重直接的關係。Peer具同儕之意思,它可以是個軟體程式,同時擁有網上客戶端 (client)和伺服端(server)的雙重能力,個peers之間的

6、溝通是組客 戶端對伺服端、伺服端對客戶端的連線關係。電腦對電腦的關係是指端硬體資源透明分享,這些資源包括硬碟儲存 、計算處理、以及上網能力。而人與人間的關係是指藉傳訊來進行溝通 ,層次可以是從聊天訊息、檔案交換,至心靈交流。P2P 網效能主從架構 Web/browser P2PCentral server: 採集中式管理,單點協調各點,無 overhead。 背負智財權侵權及病毒散播的原罪,單點脆弱性。 此單點亦是一個易受政治干擾的點。Without central server: overhead 流量可能拖垮網,無應付規模的解決辦法。 如何建立消費者與企業的關係?分散式P2P不具集中式管理

7、,無法進行訊 息推播(information push),企業將無切入點來進行B2C行銷交易等。 使用者間不容易自我組織,特定意識之群組難形成。 混合式 P2P 應用實例Napster以及ezPeer之基本運作分為五個層次:由左至右,分別是廣大的 使用者、使用者所提供的資訊內容、中介的網路連線服務、資料庫索引 管理與查詢之電腦伺服群組、以及個人或團體所提供的內容服務。 P2P 應用 - 媒體通主從架構 Web/browser P2P混合式P2P (with central server) 容易形成社群(Community)、 群組(Grouping)、以及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8、)三層架構。使用者匯集在同一個通,自然而然形成社群,如ezPeer形成多媒體社 群。社群經營具易於管理,口耳相傳的特性,很容易在社群裡進一步地形成 次文化群組。譬如衍生爵士樂、旅遊以及賞鳥之各次文化。除了這 種依性向而形成的群組之外, 其他依互動式投票以及民意調查等,也可 組織各自群組。最後,P2P可深植個人化經營,使用者已因Peer的技術而有當家做主的自 我價值,再輔以集中管理所提供的統計服務,個人的特質就被突顯出來 。P2P 應用 - C2C電子商務 主從架構 Web/browser P2P簡單性(Simplicity) 它簡化了網連線的過程,直接應用網址(IP)連線,使用者不再需要記 住

9、連線對方的網域名稱(Domain Name),移走了看似簡單但對泛泛大眾而 言卻是煩瑣的網設定。透明性(Transparency) 連線對方的所在是透明的,每一個使用者可以與其他使用者進行直接連 線,互相知道對方在做什麼,不同於登入一個網站的使用者間是互不認 識的,不知道對方在做什麼。立即性(Immediacy) 因為採直接連線,使用者間可以進行立即溝通,增加時效性。P2P 待克服的議題主從架構 Web/browser P2P管理(management)、安全(security)、互信(trust)、以及臨場 (presence)分散式軟體需要安裝、設定、更新以及缺乏監控系統(monitori

10、ng system),都將成為企業 IT人員的阻力。如何平衡優勢與阻力將成為P2P須克服的議題之一。P2P解放了個人電腦,將之推向網際網的邊緣,然而卻開了一個安全的隱憂。重要的是並 不是P2P程式不安全,而是它暴露了個人電腦的所在。使用者互信是P2P平台的關鍵, P2P是高層次互信,使用者必須相信對方。尚未出現P2P信 賴機制。類似 eBay 的信用評鑑系統,讓使用者主動回饋並互相評鑑,只能認定一種暫時 性的解法,並且也限制其應用。臨場包含個層次,個人電腦是否可以被連接以及使用者是否待機,一個離開電腦旁邊的 使用者與不進行P2P互動的使用者,是無法被區別的。去滿足 空隙 主從架構 Web/br

11、owser P2PWeb 及 P2P 各有長短、限制。我們需要以下的系統:1. 比混合式P2P更高的參與性,使用者零增支成本。 2. 除了 P2P 的自主、簡單、透明、立即性,還能不暴露自己 。 3. 可以不使用企業的服務為物件,而以各用戶自己的需求為核 心,參加社群,或建立層級式服務。 4. 系統應用的利益,立竿見影。 5. 比 web 讓使用者更信賴。 6. 功能、規模(用戶、物件、通聯數)、效能、可靠、延展。 7. 企業容易加入, IT 人員不會排斥。當代 IT技術焦點主從架構 Web/browser P2P.Net奠基於XDegrees的 XRNS技術。微軟收購XDegrees公司,目

12、的是取得XRNS技術,植入P2P軟體來組織資訊 。 XRNS 全名是可延伸資源命名系統(Extensible Resource Name System),該技術將全球資源定位器(URL)型的識別器一一分派給每個 網上的裝置和檔案,從龐大的資料庫到區區一個檔案無一遺漏,藉此 讓使用者輕易搜尋整個伺服器、儲存設備和桌上型電腦所組成的網絡, 進而查詢特定的資料。推廣微軟把P2P技術整合至核心Windows作業系統,和Office套餐軟體之中。- 2008/6 Office中文套餐已包含Groove。FIS 組織 人及資訊以需求定性資訊,以需求組織社群 群組式資訊處理系統 I266236號核准公告 以

13、資訊本身及其metadata為元件,在各用戶自主的條件下,建立關聯體系 ( 虛擬 但可層級式) 。本系統以資訊起動設施間交互運作。任何用戶不需 要先加入協作群組,以目錄為單位,對該目錄的虛擬社群成員,收發資訊、 交付運作。 以利益作為目錄,自我組織,形成拋棄式臨時群組。 利益不待開發/培育。(買 LCDTV的一百多萬個家庭,自有取得折價的誘因) 建立消費者與企業的關係。 - 藉 push 訊息,企業建立了進行B2C行銷交易等 的切入點。交易人無門檻地推播買賣報價,也形成完全競爭市場。 企業以自己為核心,串連業務流程,提供服務;個人以自己為核心,接受資訊, 進行遠端管理。 (例1: 用戶訂閱品牌

14、飾品資訊,操作本機virtual model程式及 遠端交易程式,例2: 用戶訂閱行情、諮詢資訊,操作本機理財程式 及 遠端交 易程式)FIS通訊機制代理式一對多傳輸資料的系統 I270273號核准公告以代理機制,而非 ISP 的 M bone 群播,用戶於聯網時補足資料。 此種通訊採用TCP,可分散負載,保留通聯記錄,沒有頻道限制 (一 ISP僅有256群播IP)。點對點通聯的系統與方法 200633443號公告 通聯二造透過系統中介伺服器、ISP的 DHCP server 建立與該 ISP router的tunnel,形成穿透二端LAN NAT的隧道通訊,此一通訊流成 為經任何server

15、。n透過此二技術,各用戶均可以零成本,選擇性地push資訊; 用戶間也可以透過 ISP 進行安全的隧道通訊。 n用戶不需待機。FIS作業系統分散式作業系統 每部電腦各執行一個分散式作業系統 (FIS/client, a plug-in to OS) 每部電腦的 FIS/client 透過 central servers 操作,無overhead。 每個使用者使用FIS系統上的遠端資源就像是使用自己的內部資源一般 整個系統的檔案管理由FIS servers統一處理,使用者不必知道檔案的實體存放 在哪裡、搬移時要下哪些指令。 FIS servers中某部電腦不能工作時,經由負載平衡/備援機制,不會因此有任何 一位使用者必須終止工作。設計特性 資料遷移 將目前工作上所需要的部分資料傳送到電腦,以後如需要另一部分資料時, 再把該部分資料傳輸過來 將要用到的資料一次全部傳到電腦處理 運算遷移:系統傳送運算內容,而不傳送完整的原始資料。 行程遷移:將行程遷移到別部電腦執行。FIS/client 遠端管理Solution: MS .NET framework (XML-Based RPC 及動態連 結) Windows 高市占率。 failure modes (client端crash, message lost, server crash, server lost message)已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