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习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561783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习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2018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习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2018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习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习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伟大的悲剧习题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121 伟大的悲剧伟大的悲剧01 积累运用 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1)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w nng)说更害怕回家。 (2)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qn pi)。 (3)他们离开了这块“辜负(g f)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4)刺骨的寒冷吞噬(tn sh)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 B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智能手机无处不在,而移动终端藏污纳垢,也让家长忧心忡忡。C一只大螃蟹在沙滩上挥动着它钳子般的爪子,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

2、。 D今年,北方的春天姗姗来迟,过了清明草还没有发芽。 (解析:A 项“语无伦次”指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用在工作方面不合适。) 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 多游记。5 月 19 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国务院把这一天确定为“中国旅游 日” 。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增加国民的生活质 量。 (1)画线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将第一处引号改为书名号。 (2)画线句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将“增加”改为“提高”或“提升” 。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他不

3、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心理描写) (2)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外貌、动作描写) (3)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 ” (动作、语言描写) 5填空。 本文作者是奥地利(国籍)作家茨威格。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 、传记三位 大师等。 6学习了伟大的悲剧后,你班开展了以“我说探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 参与。 (1)“伟大的悲剧”发生后,美国把设立于南极南纬 90的科学实验站命名为“阿蒙 森斯科特站” 。你知道这样命名的意图吗? 示例为了纪念领队登上南极极点的两个勇士,斯科特虽然归途死亡,但精神

4、永 存。 (2)斯科特一行的故事确实令人感动,无情的暴风雪吞噬了五位探险者的生命,然而, 他们面对厄运、面对死亡的悲壮场面却让人久久难以忘却。说说文中最令你感动的 是哪个人物,说说感动你的理由,并仿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形式,为他写 一段颁奖词。 人物:斯科特 理由:他坚持到了最后一刻,即使死亡与恐惧把他包围,他也没有放弃希望。在令2人心痛的结局面前,他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遭遇的种种苦难。 颁奖词:集伟大与悲剧于一身,在距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时,他失败了,这一次失 败让他跌倒再也爬不起来,但他始终坚持,在生命的尽头与命运做着殊死 抗争。 02 课内精读 阅读“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

5、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 是最伟大的悲剧” ,回答问题。 7 “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 , “这种希望”是指什么? 示例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遗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 8 “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 “悲伤地”与“坚决地”是否矛盾?为什么? 示例不矛盾。 “悲伤”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想起自己的妻子自然十分痛 苦;“坚决”则表现出他的坚强,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9选文第段“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示例从侧面表现出人们对斯科特上校勇于探险,敢于面对死亡的精神的无限敬意。 10 “一个人虽然在同

6、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 尚。 ”结合文章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示例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 住了考验,他勇于探险,勇于面对死亡的精神让人们永远铭记。 03 拓展阅读 山永远在 李国文 一群人穿着鲜艳的登山服,在皑皑积雪的安第斯山间艰难地行进着。很少见到这样大 规模的探险队伍,后来听解说,知道是南美洲委内瑞拉的盲人们,希望实现登山的梦想, 正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攀登。 那真是一次悲壮之旅,走出每一步路,度过每一分钟,完全以生命为代价。任何人看 到这个画面,都不由得肃然起敬。 因为,他们活了一辈子,这座对他们来讲充满神圣

7、意义的安第斯山,却从来没有去接 触,去实地感受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于是,就有了这次行程。盲人们每三个人结成 一组,一个仍残存些许视力的盲人走在前面,两个全盲的在后边,他们三人通过手里握着 的长木棒,联结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脚和手,实实在在地感觉这座大山。 安第斯山脉平均海拔为 3 000 米,最高峰海拔近 7 000 米,对正常的登山运动员来说, 也是一次体能的极限考验。虽然有很多志愿者做后援,但即使在可以使用驴子驮物的山路 上,盲人们也是步履维艰,行进缓慢。那么,他们要想攀上最高峰,该是比登天还要难的 事情了。 据电视台的报道,这支盲人登山队在短短的行程中,已经有好几位上了岁数的盲人, 在

8、风雪弥漫的夜间宿营,一觉睡去,再也没有醒过来,不幸将生命留在了安第斯山。于是, 组织者便决定后撤,将登山计划放置到未来更合适的机会,做更充分的准备以后再进行。 一些走得兴起的盲人登山队员不免有些失望,最后,他们还是想开了。无论如何,他们开 始了行程,尽管离峰巅还远,但是终究迈出了第一步,是结结实实在安第斯山上的一步, 是纸面上的计划化为现实的一步。他们对记者说:“山永远在,我们还会来的。 ” 这实在是一句至理名言,对于未来,有目标和没有目标是很不一样的。有一个奋斗方 向、努力追求的结果,也许离那个目标尚远,但稍稍接近了一点的事实,便有了落到实处 的心理回馈。 “山永远在”这句话很重要。有这句话

9、,意味着还有登攀;没有这句话,也就 等于说放弃、终止,也就不会再有奋斗、争取了。3在人的全部生命过程中,除先知先觉的大智慧者外,都类似这些盲人在安第斯山的登 攀,目标虽然明确,是那天穹里晶莹剔透的积雪笼罩着的最高峰,像琼楼玉宇一样,茫茫 然,杳杳然,吸引着你的目光。但是,一步一步走到那里的途程,是平坦,还是崎岖;是 幸运,还是灾难;是障碍重重,还是一路顺风;是迷失方向,还是峰回路转。所有这些突 如其来、措手不及、随时发生、无法预防的事故、变化,都有很大的不可知性。因为,这 个世界上能够完全把握自己未来的强者,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仅仅有“山永远在”这 样的信念,是远远不够的。 人,需要远大的目

10、标,宏伟的理想。有大志向,立大雄心,如果不能伴之以脚踏实地 的决心,小处做起的耐性,水滴石穿的韧劲和沉着冷静的精神,山,当然永远在,那也恐 怕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了。 如果委内瑞拉的盲人们就抱着“山永远在”的期望,坐在那里干等,而不行动,我想, 他们与安第斯山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 11攀登安第斯山对正常的登山运动员来说,也是一次体能的极限考验,为什么这群盲人 要攀登这座山呢?(2 分) 示例因为他们活了一辈子,这座对他们来讲充满神圣意义(1 分)的安第斯山,却从 来没有去接触,去实地感受过,心中有遗憾,希望实现登上安第斯山的梦想(1 分)。 12你是怎样理解题目“山永

11、远在”的?(3 分) 示例仅仅有“山永远在”这样的信念,是远远不够的。人生要有目标,要有一个奋 斗方向(1 分),并为之不懈地奋斗,争取实现梦想(1 分)。 “山永远在”意味着还有登 攀;没有这句话,也就等于说放弃、终止,也就不会再有奋斗、争取了(1 分)。 13作者认为,在人的全部生命过程中要实现梦想,除了要有“山永远在”这样的信念外, 还需要什么呢?(2 分) 示例还要有脚踏实地的决心,小处做起的耐性(1 分),水滴石穿的韧劲和沉着冷静 的精神(1 分)。 14有人觉得和伟大的悲剧中的英雄人物相比, 山永远在一文中的盲人没有什么值 得歌颂的,你怎么看呢?(4 分) 示例伟大的悲剧中的探险者

12、在面对死亡时表现出了无所畏惧,坦然面对的高贵 品质(2 分),值得歌颂;山永远在中的盲人,心中有梦想,并为实现梦想不懈努 力,他们勇于挑战的精神(2 分)同样值得我们称颂。 04 写作创新 15卒章显志,即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写作手法。本文在结尾处 的议论性文字,卒章显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请你在写作中也运用卒章显志的写 法,来点明文章的主旨。 【课文片段在线】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 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写法分析】茨威格作为一名伟大的作家,他想到的绝不仅仅是事业上的成功者, 还有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

13、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标准,作者当然认为给斯 科特作传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在传记结尾,作者通过这段议论性的文字 卒章显志,振聋发聩,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运用卒章显志的写法要注意两点:一是 要富有哲理性;二是要注意语言精练。 【例文】从草原归来,在父母的鼓励下,我鼓足勇气向报社投去了我在草原生活 所写的习作。一天,两天,三天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不免有些灰心丧气了。偶尔 也会翻翻报纸,盼望出现我的文章。一天,班里又发了平日订阅的语文周报初中4版 ,在四版的头条上,我的文章变作一个个小小的铅字,整齐地排列在那里,我的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揉揉眼睛,仔细再看,我的文章果然发表了!我不由得惊呼起来。一次小小的成功不算什么,也许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鼓励,因为成长的道路还很长, 梦想只有在我一步步的努力下,才会不再遥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