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多媒体光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56856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学》多媒体光盘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土壤学》多媒体光盘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土壤学》多媒体光盘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土壤学》多媒体光盘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土壤学》多媒体光盘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学》多媒体光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学》多媒体光盘(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壤学多媒体光盘前 言本课件以孙向阳主编土壤学为主要教材。全书共包 括十五章,章节和制作者依次为:绪论、第一章、第二 章由徐秋芳教授制作;第三章由秦华老师制作;第四章 、第八章、第九章由王旭东副教授制作;第五章、第六 章、第七章由徐涌老师制作;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 二章由李永夫老师制作;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由叶正钱 教授编写。最后,由徐秋芳教授统一审阅。由于编者水 平有限,谬误之处,敬请广大师生和读者批评指正,以 便在再版时及时更正。 编者 2007. 12绪 论l 土壤的重要性l 土壤、土壤剖面、土壤肥力的概念l 土壤学的发展概况l 土壤学的课程内容内容提要第一节 土壤在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系统

2、中的作用 土壤在植物生长中的特殊作用1. 营养库的作用2. 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3. 雨水涵养作用4. 生物的支撑作用5. 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一、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地二、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圈处于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和水圈的交接点。土壤圈与其它四个圈之间的物质交换1. 土壤资源的再生性与质量的可变性治之得宜,地力常新。2. 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土壤资源的破坏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3. 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土壤具有地带性分布规律。三、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土地类类型中国的 总总面积积 %人均占有量(hm2)中国人均占 有量与世界 人均占有量 比

3、例%世界中国美国巴西印度土地总总面积积7.12.770.913.926.280.4332.9耕地与园地6.80.310.100.800.560.2232.3永久草地9.00.660.271.011.220.0240.9森林和林地3.20.840.131.114.150.0915.5表:中国土地资源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及其与世界和部分国家比较摘自土壤学黄昌勇主编土壤资源面临的危机短期内不可逆转的趋势: 1. 耕地减少不可逆转(中国每年减少土地300万亩) (中国荒漠化速度2620km2/年) 2. 人口增长不可逆转(中国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 3. 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可逆转红壤砂化面蚀黄土梁、峁景

4、观崩塌SOSSAVE OUR SOILS 应用土壤科学,可持续利用土地、发展农 林业生产。人口的零或负增长资源破坏的零或负增长生态环境恶化的零或负增长我国要跨进可持续发展的“大门”还需要 30-50年?因为要达到以上条件不是短时期能做到的 。可持续发 展的条件对策第二节 土壤、土壤剖面、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因子(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体,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其本质特性是土壤 肥力。概念既介绍了土壤形成的实质,又强调土壤提供 植物收获的本质属性 。 一、土壤土壤物质组成矿物质(由岩石风化而来,w95% )固体有机质(生物及生物残体,w5%

5、) 土壤 液体 (包括水及溶解的离子)气体 (土壤空气)空气(V25%)水(V25%)有机质矿物质旱地农业土壤水田土 土壤原始森林土壤(纯自然、未扰动)林业土壤 人工林及经济林土壤(人为耕作,培肥 )园林土壤(大多为搬运土)土壤的利用类型从地表向下垂直挖掘后露出的一个切面。 一般挖 到母岩,如果太深则挖到米即可。l 土壤剖面是观察土壤的一个窗口,土壤剖面上不 同颜色的层次是土壤发生层。l 从土壤剖面可以了解土壤所处的环境。二、土壤剖面一个发育完整的土壤常有如下的剖面模式:代号:发生层名 : 枯落物层(未分解和半分解的植物凋落物) : 腐殖质 又叫表土层(含大量腐殖质)E: 淋溶层 : 淀积层

6、又叫心土层(表层物质淋至此层淀积) : 母质层 (以风化岩石为主)R: 母岩层 (未风化的坚硬岩石)但大部分园林土壤或果园、人工林土壤及农业土壤都不 具备上述标准模式。 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物质和能量在上下部位之间的转化 与转移,从而可能形成上下不同的层次,称为发生层, 如A、B、C等。土壤发生层由于地质作用或人为活动而造成的堆积层(幼年土)。土壤堆积层指土壤剖面的分层状况及各层排列顺序。成熟土壤一般为OABC构型,幼年土一般为(A)C型 或AC型 。土壤剖面构型几种常见的土壤剖面类型示意图A、B、C代表 土壤发生层。1、2、3代表堆 积层。 不明显土壤剖面层次过渡明显土壤剖面实图黑土(东北) 砖

7、红壤(海南) 包括地表至母质层以上的垂直深度。树木根系的分布和生长 土壤的 总厚度土壤水分和养分贮量和供应能力注:土壤厚度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因子 土壤厚度决定土壤不间断地、相互协调地提供植物生长全过程 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肥力四因子:水、肥、气、热。在生产上灌水、施肥、 中耕以及园林土换 盆等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使植物 生长更加好。三、土壤肥力1.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前者指土壤在自然形成过程中产生或 发展起来的肥力 。后者指在自然肥力的基础上,通过人为 的影响,如耕作、施肥、灌溉和排水、土壤改良等形成的肥力。 2. 潜在肥力与有效肥力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肥力,不能被植物直

8、接利用 的潜在肥力。 土壤肥力l 土壤肥沃或者不肥沃是针对植物而言的,应从植物 的生态要求出发来认识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l 如果植物的生态要求和土壤所能提供的生态性质不 一致,即使土壤具有丰富的物质和能量,植物也不能利用或利用很少。l 通俗意义上讲的土壤肥力高低,如果不指明植物,一般只能说明其有机质和养分的高低及适宜的物理性 质。 3.土壤肥力的生态性相对性 土壤肥力4.土壤肥力的量化指标l 以地上部分生物量来评价如:森林植被干物质重的年平均值来表示。经济林的单位面积产量来表示。l 以土壤的某些性质和养分数值来评价如:土层厚度、土壤质地、 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土壤肥力第三节 现代

9、土壤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19世纪土壤学科的诞生F农业化学土壤学派: (德) 李比希(1803-1873)F农业地质土壤学派: (德) 法鲁等 (19世纪后半叶)F土壤发生学派:(俄) 道库恰耶夫(1846-1902)一门独立的学科-土壤学科的诞生F土壤学科发展的驱动力 F前60年: 作物生产-独轮驱动60年代后:作物生产和环境质量保护 - 双轮驱动20世纪土壤学科的迅速发展20世纪土壤学科的新观点F土壤圈: (英) Matson(1938),(美) Arnold(1990)F土壤水能量理论与运动方程的建立: (美) Buckingham(1907), Richards(1930s)F土壤生态系统

10、: (美) Jenny(1940-1960)F土壤质量综合调控理论:(美) SSSA(1990s)19世纪土壤学化学 地学 生物学欧洲20世纪土壤学化学 地学 生物学 物理学 数学 生态学 系统科学美国20世纪土壤学科分支学科的发展尚书、周礼、管子地贡篇、吕 氏春秋任地篇、齐民要术、农桑辑要 、农政全书等有关土壤记载。我国土壤学的发展概况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间学术交流增多,国外一些先 进的土壤研究成果与技术传入我国,土壤学科的基础学科水平 得以全面迅速提高,我国土壤学科在我国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得 到了巩固和确认,到目前为止,土壤学科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 工程院的院士累计达17人。20世纪20年代开始,1930-1939,中国土壤概要, 1958、1978两次全国土壤普查,基本摸清了我国的土 壤资源特性和数量。古代近代现代第四节 本课程的内容第一部分:地质学基础知识 第二部分:有关土壤的物质组成、理化 性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第三部分:土壤养分及其调节(施肥)第四部分: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管理注:本课程的中心是土壤肥力,以土壤肥力(水、肥、 气、热)为主线,惯穿所有内容;目的是保持土壤资源 的充分并持续地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